脂肪肝|凯-弗环|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问题

脂肪肝|凯-弗环|肝豆状核变性

上面的眼部体征是

A. 虹膜异色症

B. 凯-弗环

C. 弗莱舍环

D. 虹膜色素沉着

E. 虹膜色素剥脱综合征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15岁

患者性别:

简要病史:

脂肪肝3年余来诊。

因患儿体型肥胖,既往数年腹部超声检查均提示脂肪肝,无饮酒史和特殊药物服用史。

外院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正常范围。ALT为275 U/L,AST为188 U/L,ALP为395 U/L,GGT为175 U/L,TBil为9.8 μmol/L,DBil为3.4 μmol/L,总蛋白为72.5 g/L,球蛋白为26.8 g/L,白蛋白为44.5 g/L。空腹血清葡萄糖为5.65 mmol/L,糖基化血红蛋白为5.30%,空腹胰岛素为138.77 pmol/L,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3.98,空腹血清C-肽为1.29 nmol/L。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均未见异常。腹部超声检查示脂肪肝,脾稍大。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查(FibroScan)CAP为360 dB/m,肝脏硬度测量值为12.0 kPa。

当地医院考虑"脂肪性肝炎",予保肝对症治疗。

体格检查:

身高为155cm,体重为72.5 kg,BMI为30.2 kg/m2。体温为37.1 ℃,脉搏为72次/min,呼吸频率为18次/min,血压为120/80 mmHg。神志清楚,无黄染,无蜘蛛痣。心肺听诊正常。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眼角膜边缘凯-弗环阳性

辅助检查:

完善头颅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显示无明显异常。

铜蓝蛋白为0.08 g/L,血清铜(原子吸收法)为1.36 μmol/L,24 h尿铜为595.00 μg/L(24 h尿量1600 mL)。

基因检测:ATP7B基因检测提示c.3443T>C/c.3766-3767dupCA (即16,20号外显子)杂合突变。

临床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治疗经过:

口服青霉胺驱铜治疗。

静脉滴注二巯基丙磺酸钠,促进铜离子的排泄。

严格控制含铜(摄入量<1 g)丰富的食物摄入。

二甲双胍缓释片。

每日能量摄入≤7 535 kJ。

每日食用油摄入量<20 g。

进行饮食记录。

兼顾年龄、肝功能状态和肌肉状态进行运动指导。

病例思考

经多家医院转诊后,眼角膜边缘凯-弗环阳性的查体发现提供了诊断线索。

以脂肪肝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年轻患者,要注意合并存在的遗传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肥胖等情况,谨慎分析共患疾病。

答案

B. 凯-弗环

肝豆状核变性时角膜边缘可出现黄色或棕褐色色素环。

既往笔记

例说诊疗:儿童脂肪肝

低糖饮食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男童的肝脂肪变性程度

神经调节蛋白4 与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脂肪肝   虹膜   眼角膜   胰岛素   血清   阳性   超声   肝脏   色素   肥胖   腹部   脂肪   蛋白   患者   边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