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瞳症弓形虫病

临床问题

儿童白瞳症要考虑哪些疾病?

先天性弓形虫病有哪些临床特征(就诊高峰、主诉)?

病例介绍

双卵双胞胎出生于38周+3天,阴道产。其母32岁,G1P2,健康,HIV、乙型肝炎、淋病、衣原体、梅毒和风疹阴性。

孕期和产前超声检查均无异常。否认接触猫、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及生肉/贝类、食用未洗农产品或饮用井水;怀孕期间没做过园艺或农作。

双胞胎A(男孩)

出生体重、身长、枕额头围分别为第1、16、34个百分位,围产期和产后病程均不显著,一次性通过新生儿听觉脑干反应评估。

在9月龄,母亲无意中注意到左眼白色瞳孔(图),眼科检查提示弓形虫感染的黄斑疤痕特征,但没有活动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表现。右眼正常。

白瞳症-双胞胎-弓形虫病

在10月龄,出现了抽搐症状,但自行消失;脑电图正常。枕额径增加异常,从分娩时的第34百分位数开始,到2个月大时的第50百分位数,到6个月大时的第79百分位数,再到10个月大时的第96百分位数(图)。他在11个月大的时候,在发现黄斑疤痕后,第一次接受了儿科传染病医师的评估。

在11月龄,弓形虫血清学检查显示弓形虫IgG试验阳性(1:2048)。脑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轻度脑室扩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大,下侧脑导水管狭窄但通畅。脑室周围、皮质下和深部白质也有非特异性线性T2高信号,意义不明,Chiari I畸形(6 mm),无脊髓空洞症。无钙化、颅内肿物或中线移位。脑脊液检查正常。开始用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和叶酸进行抗弓形虫治疗。枕额径百分位数在12个月大时高于第97百分位数,此后沿着该百分位数曲线大致稳定(图)。

白瞳症-双胞胎-弓形虫病

在16月龄时,磁共振检查显示轻度至中度脑室扩大,脑室周围后白质稀少。

在17月龄时,神经学评估和发育里程碑评估显示轻度表达性语言延迟。

在20月龄时,轻度表达性语言延迟,通过言语治疗得到改善,无其他症状,无高颅内压表现。

双胞胎B(女孩)

出生体重、身长和枕额径分别在第8、27和23百分位,围产期和出生后无异常,一次性通过新生儿听觉脑干反应评估。

11月龄时被诊断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如上所述。枕额径从出生时的第23个百分点上升到11月龄时的>98百分位(图)。眼科眼底镜检查和腹部超声诊断正常。脑部磁共振显示双侧额顶白质内有少数非特异性T2高信号,但意义不明。无脑室扩大、颅内肿物及中线移位。脑脊液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开始用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和叶酸进行抗弓形虫治疗。然而,开始治疗10天后,出现全身瘙痒性黄斑丘疹,考虑过敏反应(图);停用磺胺嘧啶后皮疹消失。磺胺脱敏停药,选择继续使用乙胺嘧啶/叶酸,父母拒绝阿奇霉素替代磺胺嘧啶的联合治疗。

17月龄,枕额径第99百分位,一般神经和发育里程碑评估显示除轻度语言表达延迟外,总体发育正常。

在20个月大时(在本报告发表时),枕额径百分位数一直稳定在97%以上,轻度表达性语言延迟,随着语言治疗有改善。

白瞳症-双胞胎-弓形虫病

病例思考

本组病例中男孩因白瞳症来诊,最终被诊断。儿童白瞳症可由多种眼内疾病引起,临床须鉴别诊断。国内一项纳入68例白瞳症患儿的临床调查发现,先天性白内障2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23例、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8例、感染性眼内炎3例。该患儿白瞳症是由于弓形虫感染导致,弓形虫感染的患儿中有报道称70%患儿有脉络膜视网膜炎。脑积水是这组病例的另一个特点。弓形虫感染导致脑积水的发生率报道的结果不一,2%~70%。

这组病例的另一个思考是:先天性弓形虫病有哪些临床特征(就诊高峰、主诉)?

先天性弓形虫病10%~30%的病例出现在新生儿期,一般表现为病理性黄疸、脓毒症、肝脾肿大,有的病例也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见我以前的笔记(先天性脑弓形虫病)。

但是,多数先天性弓形虫病在新生儿期表现为亚临床期,弓形虫病会迁延至婴儿期,最终表现为脑部病变、眼底改变、胃肠道症状等,这就是今天笔记涉及的内容。

既往笔记

先天性脑弓形虫病

宠物狗的寄生虫引来女孩终身眼疾(犬弓形虫)

2021-07-0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弓形   白质   脑室   月龄   乙胺   黄斑   磁共振   磺胺   先天性   新生儿   病例   位数   百分   嘧啶   弓形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