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耳后瘀斑(帽状腱膜下血肿)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生后3天

患者性别:女

简要病史:

系第1胎第1产。母孕40周,行会阴侧切术分娩。婴儿出生体重3000 g,Apgar 1、5、10 min评分分别为5、6和7分,羊水Ⅲ度混浊,出生后患儿头顶部有一血肿,约3 cm ×4 cm。故诊断为"新生儿窒息,头颅血肿",转入新生儿病房。

体检:T 35.6℃,R40次/min,P 120次/min;反应差,面色苍白,无皮下出血点,无脐部渗血。

入院时血红蛋白171g/L,血小板102×10^9/L。

入院后头颅血肿逐渐扩大,血肿扩散至整个头顶部及两侧颞部,血肿触及柔软,呈凹陷,前囟扪不清,双侧耳后皮肤呈紫色。

新生儿耳后瘀斑(帽状腱膜下血肿)

全身皮肤苍白,血红蛋白降至99g/L,血小板143×10^9/L,凝血酶原时间13 s,凝血时间3 min;患儿一般情况差,全身皮肤苍白,伴轻度黄染,呼吸44次/min,心音钝,心率98次/min。考虑患儿为帽状腱膜下血肿合并贫血,给予输新鲜血30ml,用维生素K1和止血敏止血,用多巴胺6μg/(kg·min),以增强心肌收缩力等对症支持治疗。

患儿血肿于生后3 天开始逐渐吸收,血红蛋白升至125g/L,血小板189×10^9/L,家属拒绝再次输血治疗,住院治疗10 天,好转出院。

相关知识点

新生儿头皮血肿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三种。

新生儿耳后瘀斑(帽状腱膜下血肿)新生儿耳后瘀斑(帽状腱膜下血肿)

既往笔记

新生儿头皮血肿及血肿骨化的诊治

2021-09-0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血肿   新生儿   凝血酶原   骨膜   心音   多巴胺   血红蛋白   血小板   皮下   头颅   头皮   苍白   患者   全身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