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蓝领工人二十多年未涨工资,其一般制造业为何也会衰落?

据说美国的蓝领工人已经20多年没涨过工资了。而据法国经济学家《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皮凯蒂的研究,1978年-2015年,美国各收入层级中最底层50%收入年均增长率为零。

近期特郎普政府发动贸易战,给企业减税,意图促使一般制造业回归美国本土。“美国的去工业化”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

(由于存在大量贸易赤字),20世纪80年代美元被高估。“美元的高估,给美国的涉外经济部门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包括汽车、钢铁、纺织和农业在内的产业,由于产品价格相对于国外竞争品的价格急剧上升,国际社会对它们产品的需求迅速缩减。”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竞争力下降得很快,但并不是美国的生产率提高方面出现了下降问题,而是因为美国的储蓄率下降导致美元升值,美国的物价相对于贸易伙伴提高了。事实上,80年代生产率提高的总体趋势并未出现过大的波动,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生产率的提高在这一个时期比以前一个时期提高得更快。”

美国蓝领工人二十多年未涨工资,其一般制造业为何也会衰落?

直观一些的说法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相对上升,造成美国一般制造业向国外转移。

1980年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012年的时候下降到12%。1980年以来,美国底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几乎是没有增长的,为何劳动力成本会相对上升?

当我国制造业出现困难时,一些人抱怨是因农民工工资上涨过快造成的。如果要大幅缩小贫富差距,很多的人们肯定会担忧,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将会严重损害我国的对外贸易优势,对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美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上升,其实主要是因社会贫困差距逐渐扩大造成的。社会贫富差距越大,意味着“富人产业”(奢侈品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而民生产业的比重就越小。“富人产业”的扩大会对民生产业产生“挤出效应”,社会生产率大幅提高了,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却长期停滞,说明从事民生产业的劳动力减少了。“富人产业”的扩大同样也会对对外贸易部门产生“挤出效应”。

美国蓝领工人二十多年未涨工资,其一般制造业为何也会衰落?

当然事情也可以这样看,正是因为一般制度业的流失造成美国底层劳动者工资水平的长期停滞。特郎普意图使一般制造业回归美国本土,就是要解决美国蓝领工人失业和低工资的问题。这是从西方经济学逻辑出发得出的观点,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一般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然而美国底层劳动者几十年未涨工资是因失业增加吗?

劳动者在出卖劳动力获得工资的过程中,工资能够增加劳动者的效用(需求的满足),劳动给劳动者带来负效用(辛苦和受累),只要工资的效用大于劳动的负效用,劳动者就会愿意出卖劳动力。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时是以“效用价值”为基础来衡量工资的,而不管其实际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是多少。

工资(商品)的效用对于劳动者(消费者)来说取决于其已有的消费量,消费者消费的第一个面包和消费的第二个面包,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不一样的,消费的第一个面包比消费的第二个面包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要大。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定理。

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满足的程度(与劳动者的积蓄、劳动自用所能获得的产品,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以及社会保障和其它的互助关系等有关。可能会因而失业、疾病、年老以及其它天灾人祸等而降低),提高劳动者的“基础消费量',一定工资给劳动者带来的效用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工资)商品的效用价值会随着劳动者“基础消费量”的提高而降低。劳动者付出一定的劳动所能要求的最低工资水平就能够随之提高。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社会福利,可以提高劳动者的需求保障满足程度,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由于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底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总是被限制在一个由需求保障满足程度决定的水平上。

几十年来美国底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长期停滞,正是因为自里根以来的历界政府都提出了削减社会福利的政策。

美国蓝领工人二十多年未涨工资,其一般制造业为何也会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美国   制造业   消费量   蓝领   生产率   效用   劳动者   富人   劳动力   底层   面包   工资水平   工人   多年   工资   消费者   需求   产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