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下没有真正的“用工荒”,只是劳动力出现了转移而已!

近十几年来,我国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并不是真正的劳动力短缺,只是劳动力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出现了转移。在“996”、“887”工作制还相当普通地存在的情况下,从整体上来说劳动力的供给是存在严重过剩的,不会出现短缺。因为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度。

劳动力总是从相对萎缩的行业向相对扩张和新兴的行业转移,总是从低利润的行业向高利润行业转移。当劳动力从低利润行业向高利润行业转移时,当劳动力从一般制造业向其它产业转移时,低利润行业,一般制造业便出现了用工荒。

李铁: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的是长期过剩,而不是供给不足。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城镇就业一直处于承压状态。这还不包括进城农民工。


“996”下没有真正的“用工荒”,只是劳动力出现了转移而已!

用工荒背后并不是“人口红利”的消失。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快速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降低。但是,劳动力是短缺还是过剩,最直接的是由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并无直接联系。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出现过剩,需求大于供给出现短缺。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据头条百科

如果劳动力出现真正的短缺,工资水平是会快速上涨的,通胀也会出现飙升。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已经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但是依旧通胀依迷,工资增长也异常缓慢,趋于停滞甚至是下降。长期以来日本的失业率都很低,现在日本的失业率都不到3%,大幅低于自然失业率,但过去的二十年日本的实际工资是负增长的。这表明日本经济根本就不存在劳动力短缺,而是严重过剩。

只是一直以来,人们都有着这样一种错觉:当失业率非常低时,劳动力就是短缺的。当失业率非常高时,劳动力就是过剩的。

当失业率非常低时,有可能是因为劳动过度供给导致失业率看起来非常低。当人们都不得不过度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时,失业看起来自然就非常少了。经济学中的自愿失业与其它种类的失业其实是很难严格区分的。“过劳”一词是从日本流传过来的,日本社会的过劳现象非常严重,这是因为社会福利相对不足导致劳动力过度供给所致。对于这一点后续再作详细分析。

而当失业率非常高时,也有可能是因为劳动力供给过少导致失业率看起来非常高。当许多的人们都不愿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时,失业看起来自然就非常的多。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长期“滞胀”,失业率长期高企。这是因为社会福利相对过度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所致。


“996”下没有真正的“用工荒”,只是劳动力出现了转移而已!

劳动力的供给与社会福利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福利水平相对过低,造成劳动力供给过度,同时也造成劳动收入比重过低。劳动收入比重过低,贫富差距过大,造成资本过剩,生产过剩。在消除过剩产能的过程中,劳动力的供给就会出现过剩。福利水平相对过高,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收入比重过高,资本生成不足,生产相对不足,刺激生产时劳动力就会出现短缺。

为何说劳动力的供给与社会福利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下文是详细分析,一般的读者可以略去不看,直接跳转至文章结尾处发表你的看法。

劳动力的供给随着工资的提高而增加,更确切地说是随着工资的效用的增加而增加。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是为了获得工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中,工资给劳动者带来效用(需求的满足),劳动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用(辛苦和受累)。当且只当工资的边际效用大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时,劳动者才会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随着工资边际效用的增加,劳动供给也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996”下没有真正的“用工荒”,只是劳动力出现了转移而已!

劳动力的供给随着工资的边际效用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点通常是为人们所忽视的,而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即使实际工资水平不变,工资的边际效用也可能会增加或是减少。因为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打个比方,同样是一顿饭的报酬,对于一个饥饿难耐的劳动者来说,他可能可以为了一顿饱饭而辛苦地工作一整天,只要他不觉得工作比饥饿更让他难受。而对于基本生活需求有一定程度保障,能吃饱肚子的人来说,一顿饱饭的报酬显然不能让他出卖自己一天的劳动力。一顿饱饭的报酬带来的边际效用不同,劳动力的供给也不一样。前一种情况下,劳动者看起来非常的“勤劳”。后一种情况下,劳动者看起来会非常的“懒惰”。

一定实际工资的效用与劳动者的“基础消费量”(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满足的程度)有关,随着“基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劳动者实际享有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从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出,劳动者的“基础消费量”的增加主要依靠的是社会福利的增加,并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动增加。如若不然,就不会出现长期的工资增长停滞的现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现在的美国都出现了长期工资增长停滞。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工资增长停滞了整整一个世纪,美国的实际工资的增长已经停滞了四十年。

当福利水平相对过低时,“基础消费量”相对过低,工资的效用非常大,导致劳动力过度供给。同理,当福利水平相对过高时,劳动力供给出现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劳动力   实际工资   消费量   失业率   日本   效用   边际   社会福利   劳动者   短缺   比重   工资   水平   需求   行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