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缩小贫富差距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假若在一个社会中,资本和土地的收入占90%,劳动收入占10%,资本和土地的收入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家将收入全部用于购买劳务服务,普通劳动者收入全部用于购买工业品,工业生产(包括资本品的生产和普通商品的生产)只占用社会全部劳动力的10%,剩余90%劳动力全部为资本家服务。

此时如果劳动收入占比增加10%,资本收入和土地收入总和占比减少10%,工业生产规模便可增加一倍。工业生产规模扩大,资本收入肯定也会相应地得到增长,那么资本和土地收入总和的减少,只会造成土地收入的减少。

可见,如果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缩小贫富差距是促进资本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办法。当然这只是徦设的情形,现实的情况是怎样呢?

实际的贫富差距肯定没那么大,在经济学文献中,即使是工业革命时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资本收入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只有50%左右。现代社会里资本收入(包括企业利润、土地、租金、利息等)比重一般在30%至40%,劳动收入占比60%至70%。

剖析缩小贫富差距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贫富差距悬殊会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90%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资本主义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因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源起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大萧条”前夕,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人群占有。

当生产相对过剩时,实体经济利润全面下降甚至为负。资本都涌入金融市场,造成市场虚假繁荣,没有实体利润支撑,金融市场的泡沫终究是会破的,于是危机就发生了。金融危机传导到生产环节,造成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危机全面爆发。这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情况。

社会贫富差距越大,意味着“富人产业”(奢侈品产业)占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越大,民生产业的比重就越小。奢侈品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奢侈品大多是精工细作,富裕阶层购买劳务服务的量比普通民众要大得多。而民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工业品购买的主力还是广大的普通劳动者。缩小贫富差距,那么社会经济整体的生产率能够得到提高。

剖析缩小贫富差距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有句名言,资本家得到其所花费的,工人花费其所得到的。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资本收入的比重,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社会经济的有效消费需求增加了,企业利润也会增加,资本收入减少的只是那些从非实体经济赚取利润的那部分资本收入。

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较大。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7年基尼系数为0.4670。较2016年上涨0.002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65),较最近触底的2015年上涨了0.005个百分点。一方面是还有7000千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一方面是,一方面是中国的富裕阶层在海外“爆买”世界。据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在上海发布《2017中国奢侈品网络消费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奢侈品整体销售额达到4983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21%,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近期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大,特别是民营企业,内需不振,外贸需求增长也出现萎缩。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将能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剖析缩小贫富差距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社会   国民收入   经济危机   资本家   工业生产   美国   奢侈品   比重   中国   实体   利润   资本   作用   土地   收入   产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