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健康吗?应该从无糖追求升级为远离“甜味”喜好

人类对甜食的钟爱,源于基因。在《人类简史》中讲到,在原始时代,食不果腹的年代,热量是那时候人们所欠缺而又必需的。当时,高热量的甜食,供不应求,非常罕见。因此,那时候遇到长满甜美水果的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吃到撑为止,否则等附近动物或其他人吃掉,就吃不到了。因此,那时候,我们老祖宗的基因里就埋下了大口吃高热量甜食的直觉本能

但到现代,食物可以轻而易举获取,这种大口吃高热量甜食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健康风险:肥胖、糖尿病各种代谢性疾病接踵而来

所以,我们开始提倡:控糖、限糖,甚至无糖观念。但是,甜味的诱惑让控糖对于人类而言,成了一件痛苦且难以坚持的事情。

这时候,用于替代蔗糖等营养型甜味剂去赋予产品甜味的代糖产品,以无热量或极低热量的优势,迅速成为了市场新贵!

现在市场上使用的代糖产品主要有三类:

这些甜味剂的使用范围和剂量在《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都作了相关规定

自从这类代糖的开发和使用,各种代糖饮料、代糖饼干、代糖糕点等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减肥人群,还是糖尿病人,大家欢呼雀跃,似乎无需再为吃甜这件事有压力了!

但是,代糖食品,是不是真的安全呢?

代糖甜味剂,在规定食用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但是,超过剂量是不安全的。所以,代糖食品可以适量食用,但不能无限制食用

而且代糖产品中,天然代糖产品的安全性高于人工合成甜味剂

代糖食品中,最广泛被大家所消费的就是代糖饮料。是否可以“代糖”饮料作为长期的饮品呢?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工合成甜味剂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共对20万人进行了为期4年的追踪分析,结果发现,如果喝人工甜味剂饮料,从基本不喝变成每天喝超过100ml,4年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接近20%。

虽然代糖不被人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但是,代糖对肠道菌群可能是有影响的。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人工甜味剂会扰乱肠道菌群,而肠道菌群对我们的消化、吸收甚至整个机体的代谢都有影响。这可能与人工甜味剂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而且,非营养型甜味剂,虽然没有热量。但是,可能误导人们进食更多的食物,增加总体热量摄入量。

同时,经常喝代糖饮料会加重对甜味的嗜好、降低甜味敏感度,不利于培养淡口味

所以,不要觉得代糖饮料无热量,就作为长期的解渴饮品。而应培养喝白开水、淡茶水解渴的好习惯。偶尔情况下,比如聚餐时,可以少量饮用代糖饮料,优选天然甜味剂加工的代糖饮料。

从健康角度而言,我们可能更应该从远离“游离糖”升级为远离“甜味”喜好培养自己淡口味的饮食习惯。因为当下生活环境已经发生重大转变,而我们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建立最符合现代社会的健康饮食模式。

相对于喜欢“甜味”食品的人而言,不追求甜味、清淡饮食的人,也是一种进化优势,其在健康方面更具优势!


参考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Changes in Consumption of Sugary Beverages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Subsequent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Three Large Prospective U.S. Cohorts of Women and Men;以“代糖”代糖,健康“新宠”真的安全无虞吗——访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马向华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甜味   糖食   蔗糖   健康   肠道   甜食   解渴   剂量   热量   喜好   糖尿病   饮料   营养   风险   甜味剂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