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缺乏和VD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农村人群心血管病风险增加有关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每年影响数百万人。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参与促炎机制的激活

维生素 D 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那么,维生素D缺乏症、 VDR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之间在我国人群中,有怎样的联系呢?

研究者招募了2378名居住在中国农村的成年人参加了这项研究。最终纳入1142人进行研究,包括638名 CVD 患者和504名对照组。

分析了25-(oh)-D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了 cvd 患者和对照组之间VDR 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利用单倍型分析评估了SNPs在 cvd 发病机制中的联合作用。

分析发现,与维生素 D缺乏组相比,足量维生素 D 组 CVD 的优势比(95% 置信区间)为0.76(0.60-0.96),反映了维生素D充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25-(oh) -D 水平小于20 ng/ml 时,25-(oh) -D 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

并且,rs3847987 与 CVD 患者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有关;在所有模型中,rs2189480与心血管疾病都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女性和55岁以上人群,rs3847987位点也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女性。将三个相关位点组合起来看,与ACA 单倍型相比,AAA 和 CCA 单倍型增加了CVD风险。说明,VDR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也存在独立相关性,且危险基因型存在增加风险的联合效应。

综上:血清25-(oh)- D水平和 VDR SNPs 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

参考| Serum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vitamin D receptor gene polymorphism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hinese rural popul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多态性   基因   风险   组合   受体   心血管病   血清   甘油   相关性   发病率   维生素   心血管疾病   患者   人群   机制   农村   我国   女性   基因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