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说到“主心骨”、“统率”,大家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重要性。主心骨是“依靠的核心力量”的意思。统率是“率领”、“指挥”的意思。在(科技)创新教育中,要不要教创新品格,怎样处理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与创新品格教学的关系,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从培养领导干部中的一句话“德才兼备”和宋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深刻分析德和才的关系,我们找到了答案。答案是:创新品格是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的“主心骨”,是“统帅”。

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司马光在深刻分析德和才的关系中认为,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凭借。一个人的才能,必须受品德的统领;只有好的品德,才能引导一个人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向前发展,才能用他的才能和技术更好地为人民、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一个道德低下的人,他的才能只会把他引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他必然会以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才能来谋取一己私利,损害他人的利益。

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创新品格属于“德”的内容,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属于“才”的内容。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创新品格是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的主心骨,是统率。不管是先教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后教创新品格的内容也好,还是先教创新品格,后教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的内容也好,都离不开创新品格的教学内容。因为创新品格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创新教育中居于领导地位。如果抛弃了或丢掉了创新品格的教学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习武之人只会套路缺了内功,无论怎么练,其功力都难以达到九重、十重。有了创新品格的统领、指挥,其创新力就像习武之人既练内功又练套路,其功力自然会达到炉火纯青,十重的境地。

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为什么我们在创新教育中要称“创新品格”而不称“创新人格”?因为在心理学上,性格、品格、人格是通用的,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表述为人格时,偏重于个性特征的评判。表述为品格时,偏重于道德标准的评判。我们在创新教育中之所以称为“创新品格”,是因为偏重于道德标准的评判,而不是偏重于个性特征的评判。

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在现今世界所有的社会中,我国是一个诚信度非常低的社会。一个非诚信的社会,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用不诚实甚至欺骗的手段。在这种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我们还谈创新品格教育似乎有点不合情理,有点逆流而动,会引起部分人的不解甚至反感。退一步讲,即使我们不进行创新品格内容的教育,至少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较强的意志、情感、自信心、目标兴趣等这些性格特征还得要讲嘛,还得要强调吧?!在创新中,如果一个人缺失了较强的意志、情感、自信心、目标兴趣等这些性格特征作“主心骨”,缺了较强的意志、情感、自信心、目标兴趣等这些性格特征的统领,其创新活动还能持续得下去吗?所以,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要在创新教育中加强创新品格教育的原因。

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通过这一观点,同时我们发现,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的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所说的“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都只说对了一半。站在创新教育的角度,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品格修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思维反应)。或者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 而是品格修养和发展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修养   人格   主心骨   教学内容   统帅   套路   品格   技法   自信心   意志   性格特征   兴趣   目标   关系   孩子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