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时代是喜是忧,无形之中被挖空的精力,难以撑起孩子的未来

自从三胎政策开放以来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根据社会的反响来看,似乎回应的人很少,很多年轻人惧怕生孩子,别说三胎,估计二胎都不一定愿意去生,年轻人为什么不敢生孩子?原因有很多,经济压力应该是首要原因,其次就是个人的精力等等因素,经济压力主要是表现在了沉重的教育负担,无效的应试教育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也磨灭了很多人的渴望和追求,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不愿提起的沉重或者是负担,而这种内卷化得教育现象深深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三孩时代是喜是忧,无形之中被挖空的精力,难以撑起孩子的未来教育内卷已经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代价,应试教育也改变很多人的学习态度,积极变为消极,主动变为被动,无效的应试教育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而根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用于补课的直接花费超过 6000 亿,而这还只是直接的支出,比如学费,辅导费等等,这还不包括家长和孩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因素,再从学习时间来看,我们国家的孩子每天学习时间超出发达国家孩子将近8个小时以上,而发达国家很多地区都是实行的半日制上课,其余时间都是自我学习或者课余时间。相比上一代人,现在进入高考考场的 18 岁学生多花了几千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是对比这样多付出的时间而言,学生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成绩提高,甚至很多孩子每年的综合测评都在下降,这都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

三孩时代是喜是忧,无形之中被挖空的精力,难以撑起孩子的未来放开三胎,究竟是放开了什么讯息?其实只是增加了育龄妇女基数,而这种改变似乎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政策只是引导,要想让年轻人愿意生,就要解决年轻人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降低养育成本,鼓励生育是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而最主要的问题找到了,就可以缓解当代年轻人额焦虑,当然降低养育成本,第一就是教育问题,教育资本的投入如何降低,不光是收入的支出,甚至包括精力的对等,这种缩减不只是形式上,更应该是内容的改变,就像上面提到的应试教育,如果教育本质不改变,家长和孩子的负担依旧是无形的增大。

三孩时代是喜是忧,无形之中被挖空的精力,难以撑起孩子的未来而我们反观和西方国家的对比,西方基本都是以家庭为单元纳税的,而这种家庭式的缴税方式就代表了有一个人需要在家相夫教子的,因此一个汽车工人可以养活祖孙三代,我之前见过的一位乌克兰小哥,父亲是农场主,而全家只需要依靠父亲来提供收入,这位小哥大学期间早早修完学业,学校就可以让他放假,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中国各地四处旅游。而我们则不同,目前我们个税是以个人而不是家庭为纳税单元。一个人工作是养活不了全家的,反而一个人有时候的工作水平刚好维持自己的生活开支,甚至很多人都在过着透支生活,这就导致“男女各顶半边天”,父母双方都要出去工作,家里是没有人看孩子的,而自己的父母又要负责照顾孩子,还要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来补贴孩子的奶粉钱和生活开销,这种多个养一个,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情况。

三孩时代是喜是忧,无形之中被挖空的精力,难以撑起孩子的未来但是三胎的开放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在这个过度重视孩子的中国文化时代,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实际上已经严重扭曲正常生活成长环境,很多孩子的“独”与自私在父母的过度关注下,几乎是天然的,独生子女的性格和心理变化也渐渐与这个时代脱轨,很多独生子女犯罪率也在不断升高。相比独生子女,一个多子女的生活环境更容易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多几个孩子,养育成本实际更低,尤其是时间成本上。当有三个孩子时,就不必花太多时间陪孩子干这个干那个了,兄弟姐妹的陪伴、嬉闹与摩擦,更容易让孩子从小学会妥协、忍让、平衡、斗争,孩子们也容易在对父母的“争宠”中,勤奋自律,这样其实也保留了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三孩时代是喜是忧,无形之中被挖空的精力,难以撑起孩子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说,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健康的孩子,那就多生一个,多养一个,其实更轻松,姑且不去考虑孩子的教育成本问题,在这个灯红酒绿的时代,要想出人头地不光是要在学习上崭露头角,更要在社会的考验下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二者都是关系到人生成败的大事,而要想成就着一切,就要从一种积极引导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如果心理不健全, 就像马加爵和李天一事件主角一样,只会被社会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小哥   精力   孩子   无形之中   独生子女   财力   负担   年轻人   父母   成本   未来   环境   心理   家庭   时间   社会   时代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