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的出现在时间上没有规律,但在出现的场合和范围上有规律

我们反复推销创造力传统测量法新的学校成绩和考核方式,建议中小学校在“科技节(科技活动周)”中设立创造力传统测量法新的学校成绩、创意作品、发明作品“三个”项目竞赛,大家可能错误地理解了我们的意思:创新教育不是非要搞创造力传统测量法新的学校成绩竞赛,而是要重视它背后的本质。

灵感的出现在时间上没有规律,但在出现的场合和范围上有规律

要让深奥莫测、高不可攀的创新教育变成简单易行,每所学校都可以操作的教育,不是看(比)你学校发明作品获得了多少省级或国际金奖,而是看你学校的做法是否简单易行,值得推广,便于大家学习。创新教育值得推广学习的经验,不是走直路近路抓发明作品,展示办学效果—有多少作品获奖。一种方法是全校开展“金点子”(创意作品)、发明作品“两个”项目的竞赛,以“金点子”推动,促进解决发明作品“难”的问题。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容易做到。另一种方法是设立“金点子”、创意作品和创造力传统测量法新的学校成绩“三个”项目竞赛。在这“三个”项目的竞赛中,创造力传统测量法新的学校成绩竞赛只是形式,本质是训练中小学生能力、思维力大小,养成遇事不拖拉、立即行动,被压力“压”出灵感的好习惯。我们经常讲培养学生能力。怎样培养学生能力?借鉴力的三要素,中小学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每天完成作业或考试的“时间”代表训练能力和思维力“大小”要素,其实就在训练能力和思维力。这种方法难度较大,收获颇多,很多学校和老师都畏难。

灵感的出现在时间上没有规律,但在出现的场合和范围上有规律

创造力传统测量法的学校成绩旧概念“学校成绩表示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闪烁其词,没有具体要素。“定时(120分钟)定量(150分)”的考核方式,不是要求学生完成答卷仔细检查,自信不会出错就交卷,而是要求“不到考试时间终止不能交卷”,容易造成学生能力、学校成绩之间的含混,分不清真实的能力和学校成绩,特别是对学优生不利,不能调动和发挥学优生的积极性,释放学优生的生产力。更容易养成学生遇事拖拖拉拉,不是立即行动的习惯。创造力传统测量法的学校成绩新概念是“学校成绩等于学习效率乘以学习时间”,“学习效率等于学校成绩除以学习时间”。新的考核方式是“定时不定量”(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看分数,谁的得分多谁获胜)或“定量不定时”(在得分相等的情况下看时间,谁用的时间最少谁获胜)计算学校成绩。学校可以避免违犯“双减”政策的规定,完全不这样去做,但它背后的实质是训练中小学生能力、思维力大小,能反映真实的学校成绩,养成遇事不拖拉、立即行动,被压力“压”出灵感的好习惯。

灵感的出现在时间上没有规律,但在出现的场合和范围上有规律

压力是爆发灵感的推进器。司马光砸缸、七步成诗、李仲揆去日本留学把名字改为“李四光”等,都是灵感被压力“压”出来的例子。

灵感的出现在时间上没有规律,但在出现的场合和范围上有规律。一是灵感不论有多么飘忽不定, 它总是出现在人们学有所长的领域;二是总是出现在勤于思考、刻苦学习的人当中;三是总是出现在人们对某个问题的专注当中。灵感是创意的源泉。创意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发明创造是创意的发展。这才是我们反复推销创造力传统测量法新的学校成绩和考核方式,以及建议学校在“科技节(科技活动周)”中设立创造力传统测量法新的学校成绩、创意作品、发明作品“三个”项目的竞赛的真实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灵感   时间   简单易行   创意   定量   创造力   测量   场合   规律   思维   成绩   压力   传统   能力   学校   项目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