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抓壮丁的方法选拔人才,相当于埋没人才,合理选拔才是明智之举

写这个题目时,原意是想用《发明创新是天生的,选拔比培养更重要》。但是,考虑到不单纯是教师,包括所有人都可以了解、接受这些信息,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的原因,我选择了《科技创新教育不是国民党“抓壮丁”》这个题目。

用抓壮丁的方法选拔人才,相当于埋没人才,合理选拔才是明智之举

“抓壮丁”,指的是国民党当局使用强制的手段、绑架青壮年男子入伍、参加战争的行为,这种行为无疑是残暴的,在历史上所受的非议也不浅。当前我们的技创新教育,在有的地方就有点像国民党“抓壮丁”一样,不讲方法,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是不是发明创新的苗子,有没有发明创新的基础,只要逮住了,抓住了,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培训。

用抓壮丁的方法选拔人才,相当于埋没人才,合理选拔才是明智之举

发明创新是天生的,选拔苗子,选拔人才比培养更重要。选择用《科技创新教育不是国民党“抓壮丁”》这个题目,不是贬损科技创新教育,而是指出科技创新教育不看对象这种方法不对,是为了加深人们对选拔人才,特别是对选拔创新人才的印象;引起人们对选拔创新人才的重视。

用抓壮丁的方法选拔人才,相当于埋没人才,合理选拔才是明智之举

正像性格写在脸上,人品映在眼中,生活方式显现于身材……一样,人的资质(天赋)刻在思维反应上,人格(兴趣爱好、自信、责任担当等)起伏表露于思维反应,学习方法映在思维反应中,学习成绩写在思维反应上,笨拙也显现在思维反应上,由于我们求知欲下降,持续学习的愿望以及知识更新的速度下降等原因,宁愿接受“学校成绩往往表示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的现状,也不愿意去改变,去接受从“思维反应(学习效率)等于分数除以时间”中观察学生的资质、人(品)格、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笨拙……从而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出上等人才的事实。

用抓壮丁的方法选拔人才,相当于埋没人才,合理选拔才是明智之举

选拔创新人才的方法,就是用“思维反应等于分数除以时间”的方法来进行甄别筛选。就单一学科来讲,不管哪一门学科,用“思维反应等于分数除以时间”的方法,分数处于高端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苗子。分数处于中端的,是培养管理人才或工程技术人员的苗子。如果我们把这一方法告诉了老师和学生,学生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有天赋,是培养哪一方面创新人才的苗子,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结合自己的特长去学习科技创新教育,这样的科技创新教育就变成了有的放矢,就不是“抓壮丁”式的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如果不把这一方法告诉老师和学生,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具有天赋,有创新潜质,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去努力,那么我们“满堂灌”的科技创新教育方法,就成了像国民党“抓壮丁”一样,只要逮住了,抓住了,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培训,这样的科技创新教育方法还有什么意义呢?

用抓壮丁的方法选拔人才,相当于埋没人才,合理选拔才是明智之举

“发明创新人才”具有先天性,培养创新人才是要讲“机缘”的,需要选拔“苗子”。对于哪种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是否是发明创新的苗子,是否具有发明创新的天赋,就像国民党“抓壮丁”一样,只要逮住了,抓住了,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培训的方法,我们应引以为戒。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应重视人才的选拔,是什么样的“苗子”,是什么样的人才,要给予什么样的培养教育方法,不能饥不择食,不看对象。只有因材施教,根据人才的资质、天赋施加教育和影响,科技创新教育才能出好成绩,出好结果,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

用抓壮丁的方法选拔人才,相当于埋没人才,合理选拔才是明智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壮丁   不问青红皂白   方法   人才   苗子   明智之举   学习方法   技法   国民党   天赋   资质   分数   题目   思维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