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百草箱】

赖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百草箱携有识之士,共同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十数载。以期更多人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智慧,回归生命本真。


《经典中医启蒙》

第七章

经络与穴位:能量解剖学

01 | 物质化的迷途

学针灸的时候,前辈都讲:“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个经是人体的十二条经络,相当于北京的一号线、二号线,或者二环、三环,是主要的交通干线。穴位是什么呢?是每一个站点,是人群出入的地方。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能量传输系统。穴位是这个传输系统主干线上的一些中转站,有大站,有小站。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提到人体有365节,节就是穴位。人体有365个穴位,和一年的天数相应。还提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现在做研究针灸工作的学者,如果能尊重和理解这句话,可以给国家节省很多科研经费,也能节省自己和学生很多宝贵时间。因为,很多关于经络和穴位的研究,方向是有问题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针灸在全世界受到关注和研究,研究者一直希望找到针灸和穴位的物质基础。在物质层面找,一开始从解剖、神经来找,后来从细胞水平、细胞内外化学-生物信号方面探索,再后来与时俱进,从分子生物学、基因水平研究。但《灵枢》说得很清楚,“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我们的先贤怕后代不明白,后面还加了一句:“非皮肉筋骨也”。

十二经络,是十二条线路。人体的手外侧和脚外侧各有三条线,所谓外侧为阳,所以阳经有六条。内侧的阴经也各有六条,所以一共有十二条。还有奇经八脉,八条特殊的经脉。

我们回到三焦(下焦、中焦、上焦)。前面讲过,下焦元气和中焦中气是人的能量中心,三焦的气机运动规律是“开与阖”。这个开阖运动像大海的涨潮与退潮,是整体的运动,内外同步,表里如一。那现在说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它们之间有矛盾吗?没有。为什么呢?

经络学说是古人给我们学习的方便法。

我们说过,中医所研究的是能量和信息水平的人体、生命与世界。这个层面,超越我们熟悉的、对待物质世界的二元论,是一元论的。心就是身,身就是心;内就是外,外就是内。一就是一切,所谓“一气流行”。

在中医看来,一切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都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刚开始学习经络时,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人体的气是沿着这些线路走的,因为教科书上这么写的。后来给自己扎针,比如扎足三里,发现气不只沿着胃经走,有时直接就跳到内侧的阴经去了。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尤其对于那些敏感的人,哪怕只扎上一针,就像一块石头扔进一个池塘,涟漪(气)就布散开来,完全超越这些具体的点、线、面,也就是超越了经络穴位的固定路线。人体的经络实际很像丝瓜络,到处都充满着细微的通道。

因为老师的指点,我从大学开始打坐、站桩,身心比较敏感,再和有内证体悟的医生、道士,以及有长期静坐、太极功底的老师交流,大家都有类似的体会和认识。

初学中医的时候,大家对于中医理论内的脏腑、经脉,都是从有形有象的物质身体来理解的。所以有这些线路,有这些脏腑器官,像我们的城市,条、块分割很清晰。这是事实,我们的肉体也是这样的物质存在。

但是,除了这些物质性的部分,还有能量水平的人体与物质水平的人体同步存在、共同作用。在古代中医的眼中,这个能量体如果处在完美的健康状态中,是既没有内外,也没有上下的,就是一团生气,像一个太极球。

但我们平常人的这团生命之气,还是有内外、表里、上下的差别,有厚薄、明暗、松紧,有通畅与阻塞。越是严重的病,越是失常的人体,这团生气就越稀薄,越不均匀。

古人为什么用一个太极球来描述太极的状态呢?想象一下,悬在虚空中,没有坐标原点,阴与阳像两条鱼,在那里转。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一切都在变化当中。

一件看起来好或者不好的事情,可能只是下一阶段变化的信号。这个细微的部分,这种观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需要大家通过打坐和站桩来体会,有体验就自然理解了。

佛经里面常常用“实相”这个词,它超越主观与客观。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所熟知的客观,会不会只是有限的五官知觉,加上受限的思维、经验、程序化的推理结果呢?

“实相”是万物本来的面貌——如是。

水是什么味道,你得自己来尝。


02 | 虚己的功夫

传统中医有两套入手的途径。这几天讲理论,关于三焦、开阖、八纲、问诊、辨证,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过程,用来帮助大家理解,也为了便于表述的一套工具。

如果只是字面理解、逻辑上接受,用来考试过关是可以的。但最终你能不能在面前的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身上体会到这些概念的实相?

还记不记得第一节课说的“人如何去体会一只豹子”,不能以管窥豹,而要变成这个豹子。

中国文化里“虚己”的功夫,讲的就是如何变成那只豹子。打坐,志意虚下来,在面对病人的那一刻,忘掉所有的已知、概念、经验。

把脉时,《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说“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能不能感受到一个人的内心状态,最近或者当下的情绪,平时的情感-思维-行为模式?能不能直接体会到他身体里的风寒、暑湿、燥火?分布在什么层次?下焦是虚是实?中焦有否淤积?他的生活是否混乱失控?这是需要医者“虚静”后才可能了解到的。问诊只是确认。

当一个医者经过“虚静”的训练后有了直觉,就可以超越书本上按部就班的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穴位,不再受限于说明书上写的药物功效,按图索骥来处方,但这是需要训练的。

从学中医、用中医,到后来教中医,我有一个体会,选择读物要非常小心。世界上的书有两类,第一类,是关于实相的书,就是经典。比如庄子、老子、孔子的著作,中医里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药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这一类是必须要读的书。第二类,是解释经典或者阐述自创理论、记录自己经验的书。这里面良莠不齐,需要鉴别。

认真学习经典,经过临床实践,如实写下的记录,会帮助我们理解,给我们更多的思路,但有的一家之言,读了反而会限制或者误导我们的理解。古人写书很认真,也很小心。现代有不少为了评职称硬写的文字书稿,可读可不读。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经常有人问,《伤寒论》读哪个版本?读哪家注解?其实,看原文最妥。版本在古代是个大问题,因为传抄容易有谬误,而且很多书秘而不宣。现在正式出版的中医古籍都是经过认真考证、点校的版本。重点是我们需要时间和实践,要慢慢地跟着经典透进去,体会古人的心意,体会他们看到的气象、气机、神气、气化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外物的感应。

古代的医书里有记载:古人读书的时候,会拜书、拜作者画像。在现代人看来,这是奇怪的行为,作者已经离世好几百年了,拜他有什么用呢?

这个是什么?正心诚意。你心里有一分尊敬和信任,就会多一分连通,多一分理解。

比如说我们翻开一本《金刚经》,会有开经偈:“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多美的文字。我们现在人都认为,这个是古代的一种朴素的情感,是一种文学性修饰的语言。

其实不单单是这样,重点是当一个人处在这么一种恭敬、诚挚状态的时候,自然就虚己忘我了,这时,其实我们跟这个书所联结的知识、体验就接通了。

现代心理学认为:沟通的本质和效果,不在于沟通方式、语言,而在于双方的内心状态。如果我们能够常常在“恭敬、诚挚”的状态,不管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和下级,或者亲友,沟通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所以,古人把立功、立言、立德,称之为“三不朽”。“立德”,顺应天地、合德自然;“立功”,造福万众、建立功绩;“立言”,传播智慧,教化后世。此三者,是虽久不废,人死而其功德不朽的。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03 | 放下形象,体会神气

学习中医,尤其是深入学习中医,可以慢慢训练从“神与气”的水平来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人、事、物,暂时忘掉这个有形有相的人、事、物的外在呈现。

有一个训练方法可以在生活中尝试:平常走在马路上,我们可能会比较关注某个人长得好不好看,比如有的女孩子长相、身材很好,就会吸引到你。因为我们习惯用五官去摄入信息,摄入之后,心智评估运算,得到一个结果。这是对外在的关注。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人的神气和外表一样千差万别,如果注意到这层,就深入了一步。有的显得冷峻、冷漠、疏离、紧张,有的放松、舒展、开心、友善。

即使在我们没有注意到某人的外表和举止形态的时候,我们当下的内心,也会有放松或紧张、阴郁或光明的变化。这种情况,也会在见面前一刻,或者打电话,或者想起某人、某事的时候出现。前者是“外象”;后者是“心相”。

我们之前讨论过,人类的认知有两套模式,一是元神,另一个是识神(现代会用心或脑来指代)。识神是逻辑思维、经验判断,偏于社会化,是由长期的后天教育、环境暗示、媒体引导,从外部世界加载而入,为“我”所用的认知模式。

前者是本能和直觉。中国文化里常常提到的“心法”“悟性”,比如书画、古琴、中医、武术的高阶,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物我一体”,都是在直觉和本能的层面讲的,很难从逻辑意识入手。这个部分对于那些长期用脑而“不走心”的现代人,确实很难理解。

这也是矛盾双方打着“科学”与“传统”的招牌而争论不休的由来。争论意味着争论者本人的心脑不能统一,元神与识神的作用不能调和,有偏废,单执一端。这是由于个人的偏执,个体理解力的障碍和认知局限所致,是人的理解受限,而非学科的对立不容。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科学与传统、中医与西医、东方与西方,内在是统一,可以互通的。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学习“虚己”的功夫。通过传统的训练方法,静坐、站桩、太极......让我们慢慢学会不再过度依赖于五官和逻辑思维,用心直接就能去体会当下的真实。

2001年,我跟徐文兵老师刚认识,每周看诊两个半天,上不多的课,两个闲人,没太多事,走在大街上,我们俩的感官跟一般人不太一样,走过来一个美女,一般人只看外貌,他看都没看,说了一句:“没气!” 这个话题后来他在电视节目里常提到,“有形无气”或者“有形无神”。

我有个朋友是编时尚杂志的,每个月都寄一本给我。里边有很多模特,从形上来说,其实都不错,但现代的审美,偏薄、偏冷了一点。按古话说,偏“瘠”了一点,贫瘠的瘠。不少现代人以此为美。不少模特的形体背后的神气状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到?有些抑郁、高冷、神气漂移、眼光迷离。

听众:照片也能看出来吗?

李辛:能,要去留意。我们可以先从看周围的人来观察体会。慢慢地去看照片,看一幅字,通过电话,或者可能只是想一下而已,心里会有一个“心相”浮现。如果你相对安静,没有那么多情绪、欲望、思绪、设定,就容易感受到。

如果你有太多杂乱的念头情绪,忙里忙外,只能牢牢地抓住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形象,背后这些细微的东西就体会不到了。

所以,学中医望诊和把脉的时候,不能太关注长相、关注如何应对接待,如何表现、证明自我等等,这些我们习惯抓住的外在模式、社会惯性,会蒙蔽我们的内心直觉。

虚下来体会面前这一团神气。这是训练中医学生诊断能力的一个方法。

这团神气对应在人体上,可以分三个圈——三焦。平时观察周围的人,他外边一圈的气多了还是少了?有的人外面的、上面的气很多,脸红红的,说话很急,嗓门大大的,或者还有一点侵略性,对吧?他的气都敞在外面。

这个状态在古代行军打仗和争讼打官司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此为逆也。为什么呢?气都暴在外面,涵不住,有开无阖,有进无退,没有后续力。

中医望色,书上说红色是有多余的热量在外面,青色主痛或者主肝病,这些一一对应的内容,很符合大脑的逻辑思维习惯,但未必能够很好地用于临床实践,需要加上对整体的把握。

这也是近代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困境。即使毕业考试成绩很好的中医学生也会困惑,病人呈现的病症千变万化,很难根据书本上的各条诊断要素、特征变化来归纳,得到清晰无误的结果。虽然试卷上的每一个“证”辨起来很容易,只要按书本、题库答案背下就可以通过,但实际临床不是这样。

真实人体的所谓“症状”,只是人体神气活动变化反应在身心的外显,辨证的重点不是从异常的症状入手,而是了知症状发生的大背景:这个人体本来的“精气形神”和当下的运行状态“神机、气机”,以及他平时的生活和身心状态,这些才是重点。

比如说肝病,脸色的变化可能会经历发红、发黄、发青、发黑的过程,代表人体正气由实到虚,病情由轻到重,由气分到血分的变化过程。但是,这里颜色的变化只能是一个提示,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需要“四诊合参”。

在望诊上,这个人的面色有无光彩,神色形态有无神采,言行应对是积极还是消极,坐姿身形是紧张还是放松......这里的重点是关于整体的生命力:这个人的生命力还有多少,格局如何,上焦—中焦—下焦的运转状态,虚实开阖情况如何......

如果他三焦不虚,神气很灵活,能够真实地微笑、有光彩,这个代表生命力不弱。生命力这个东西决定了预后,向生还是向死。

如果眼前是比较胖的老年人,你能否感觉他的整个身体是实墩墩的,还是里边是空的。就像发得很松与很紧实的馒头的区别。大家先有这样一个写意的观察和形成这个印象的能力,然后慢慢地把它细化。这就是诊断能力的训练。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04 | 粗守形,上守神

我们在大学初学针灸,是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学习的。

那时候晚上睡不着觉,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一样,把全身每个穴位都在心里按顺序点一遍。比如足太阳膀胱经起于晴明穴,然后到攒竹、通天、天柱这么一圈下来。这个过程还可以体会每个穴位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这些细微的感受不仅在身体上、经络上有,还会作用到情感和思维,甚至对外界的感受与互动交流方式,很有意思。

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不光记住了经络穴位,同时还学习了导引,训练了专注力和感受力。把心收回来,留意自己的感受,你就能高质量学习,很多东西自然就知道了,不会有太多因为不知如何归类而产生的疑问。

大脑遇到新的事物,会习惯性地把它放到已有的框架里,就像家里的收纳箱,贴好不同标签,每次拿到新物件,就放到已有的类别里。这个“标签化”“把未知纳入已知”的过程会让人类很安心。

然而,大千世界,气象无尽,岂是概念、书本所能涵容?概念也不等于知识,概念只是一个标签。缺乏深入学习的能力,缺乏对真实世界感受的大脑,常常满足于标签的清晰有序,执着于是否符合既定标签。对于这类人,世界从未真实、整体地存在,因为他只是活在受限的概念中。

须知,概念只是“指月”的手指,是路标。这就是先贤经典与后世论述、阐发、归纳之书的区别所在。经典直指本然,指向清明的月光或浩瀚的星空,深邃的内心......对于月光,古今中外有很多不同的路标,也许曾经因为需要“统一名号”发生过不少“战争”。

经络和穴位,既然是“神气游行出入之所,非皮肉筋骨也”,说明经络和穴位是超越肉体的,是在能量层面上的传输线路。所以针灸的作用原理不在肉体上,是经由肉体,作用并调节较高层人体能量或是精神层面,再往下作用于肉体。

神气出了问题的病人,像一块磁力消失或紊乱的磁铁,失去了内在的秩序,同时也失去了与天地间的互感互通。通常,我们把失效的小磁铁放到一个正常的大磁铁附近,就会重新获得磁性。

传统的针灸医生跟病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帮助病人的神气系统恢复原本平衡的状态,并恢复后者与内外世界的正常交感。

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粗心的医生被形体牢牢抓住,而上乘的医生知道“神”才是针道所在。《灵枢·本神》里也有“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明示。

现代不少针灸医生往往把针灸的效理解释为神经系统的刺激反应,这也很正常,因为他的知识体系里只有这些概念,认知只能由此而发生。

与之争辩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一个寓言所示:一只乌龟从陆地回到水中,鱼呀、虾呀、泥鳅等老朋友们都来看它,问它陆地上的世界是怎样的?于是乌龟说起了蜗牛、鸟儿,各种美丽的花、蝴蝶,还有挖洞时遇到的各种小虫和红薯根......于是,它的朋友们都胸有成竹地点着头说:“对对对,螺蛳和川条鱼就是那个脾气,藕的味道确实不错,我们早就知道了......”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05 | 不同的辨证体系,只是不同的工具

学中医、国学,或者学心理学、教育学,不要过于局限于“本专业”。因为,这些学科都是关于“人的生活”,关于真实的体悟,是由长期观察和实践而来,需要我们亲自来体验其中的滋味。在这个过程中,心智得到发展和成熟,学习自然就会深入浅出,事半功倍。古人说“致广大而尽精微”。

大学读书的时候,我看了许多历代的医书、医案、哲学、人类学、现代物理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体会到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与语言,描述对同一个世界的认知,如果能统合起来,我们看内外的视角会相对完整些。

认知因人而异。不同时代学问精深的学者们,往往能由自己的专业出发,触类旁通,跨界去学习、分享他们看到的世界。由不同的道路登上知识的大山,最后在高处汇合而不执着上山的路径。饱览美景,求同存异。

工作几年之后,接触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对社会结构、商业运行、管理模式有了学习和体会,经验到世间人、事、物的变化多了,临证思路也灵活展开了。虽然看书的时间比以前少了,但对人体、疾病和中药配伍的理解和感受反而深入细致了。

除了广泛学习,广泛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也是一种触类旁通。学习某个学科,书本和知识、经验确实很重要,而学习的高度、广度与本人的心智和发展、精神开放度、清晰度、专注力、意志力,以及自身的心身健康水平,甚至和生活能力密切相关。知和行同样重要,避免做书呆子。

常有不少学了多年的学生,尤其是从西方来到中国学中医的学生问:阴阳辨证、三焦、卫气营血、五行辨证、六淫辨证、七情、八纲......这些辨证方法哪个最好用?怎么才能不冲突?

不同的辨证体系,只是不同的工具。因不同的入手路径、观察角度,而产生的不同辨析方法。哪个好用就先从哪个上手。逻辑化的头脑,常常会做这样的事:比较不同辨证方法的异同,把重点关注在尚未融会贯通之处,卡在那里,浪费时间。

中医讲的是气一元论。一个蛋糕,可以一切二,或切三切四,不同的体系代表不同的切法,重点是我们自己要清楚选择哪个工具能带领我们进入这个领域。

与其在文字、论文中比较《伤寒论》里“厥阴”与温病学说的“三焦”“卫气营血”有什么异同,历代各家都有哪些解释,不如老老实实在具体病人的身心上,体会古人说的“厥阴、三焦、卫气营血”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指月”的原理。要在活生生的人和真实的生活中去看、去听、去触摸、去体会古人所说的“厥阴证”“下焦病”。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06 | 粗守关,上守机

经络和穴位的学习也是这样,除了背诵,不如先自己摸一遍,不必求多求快,每次按一个,静静体会。我记得大学碰到某些课实在没意思,又不能离开,就坐在那里玩:放松下来,把手指轻轻放在足三里上,放几十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玩的心态。

“玩”,是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个字,不少东西是在放松的状态里无意中体会到的,太用力思考、太有目标,往往会错过。

手指放在那里,刚开始没感觉,穴位下面凹凹瘪瘪的,这是“虚”;放一会儿之后,就开始“突、突、突”跳,“经气已至”,气血开始感应了;过一会儿它自己就会慢慢地开始起伏、开阖。

它会不断蓄势,有时候,会觉得下面有力在向上顶,而到一定时候它会沿着胃经,顺着小腿接通下去,通到脚脖子那儿,下不去了,为什么呢?那里是关节,这些地方不是太容易流通,而且容易存邪气,所以要打通关节。

再放一会儿,它继续蓄势,“嘭”,通到脚底了。原来身体里的寒气啊,热气啊,“呼呼呼”地出来了,这是“补泻自调”。

我起初是这么学针灸的,你们也可以试试看。

以前学习的时候还做过各种实验来体会气血经络。比如把一只手放在足三里,一只手放在小腿肚,今天你们就可以回家试。这是很简单的物理传导,手是热的,足三里和小腿肚就会热起来。

第一个阶段,热会慢慢地渗进去,很自然地布散。有的是往上走,有的是往下走,你玩得多了就知道它什么时候往上走,什么时候往下走,每个人体质不同,走的方向和速度也会有区别。这些书上都不会告诉你。

有一次很有趣,我把一只手放在肚脐上,一只手贴着后腰命门。这么玩的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让这前后两股气接通啊?

我就想,能量是可以穿透有形肉体的,试着忘掉两只手之间的皮肉筋骨和内脏阻隔。于是,很快感觉到,前面手的热气,直接通到肚子里边,后面手的热气也直通到前面。我发现,这么一想,传导扩散的速度竟然快了很多。

有了这些基础的体验和感受,对无形的“神气”“气血”就不再停留在书本和文字上了。

这时,再读《灵枢·九针十二原》里的某些段落就会心了:“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这里讲的是心还无法达到精微状态的医生,关注的是有形肉体的层次。上乘的医生能感受到“气机”“神机”的往来变化。无形的气机变化不局限于肉体,也布散在当时当下的虚空中,非常细微。

知道其微妙变化的良医,不会有丝毫的差失,而粗心的医生常常因无知而当面错过。这些无形无相的变化往来是如此微妙,只有经过训练的良医才能在针刺时迎随往来,合机合度。

后来再看到《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这里的“深浅在志,远近若一”,类似的描述在《黄帝内经》里有很多,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迎之随之,以意和之”,是在讲用心用意。

要带着体会去实践,只是学书本,学到的会非常有限。

按摩是学习中医很好的入门训练,每次花一到两个小时去触摸真实的人体,手下就能体会到每个人的虚实寒热,松紧开阖。可以像打太极拳一样地放松身心,沉肩坠肘,手放松地搭上去,慢慢揉。如果病人真的安静下来,按摩师会和病人的气血有感应,甚至会有神气的交感。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篇》里面描述了这个状态:“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不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字面上的意思是把门窗关掉,其实是把眼耳等六根关掉。这段讲的是专心致志,精、气、神合一,这样可以“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中医师体会到人体内部的气血变化。比如前面提到人体的三焦气血像一个太极球,这不是理论,也不是打比方。我曾经遇到过不少高明的医生,他们能通过揉病人身体的某个点,感知他的全身。

对于没有经过训练,困在概念和狭隘的“科学至上”观念的人来说,这都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是“古代哲学思想”或者“巫术”。奇怪的是,当媒体报道某个法国品酒大师能够仅用鼻子就分辨出几百种葡萄酒,或者遇到某个售货员秤重可以“一抓准”时,人们又觉得很正常。

确实很正常,小时候我们学过的《卖油翁》,老爷爷把油倒进葫芦里,不洒一滴,“无他,唯手熟尔”。手熟的背后,就是“专意一神、必一其神”。

- 第七章 完 -


特别说明:

内容源自李辛老师于2018年出版的《经典中医启蒙》,本书系统讲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感谢李辛老师授权转载,本文原载于李辛老师的公众号“李辛的空间”。

李辛老师说:要认真学中医,如果不训练自己的内心,不设法让自己有安静的能力,那只不过是学了一些文字、理论而已;你的感受能力和直觉是非常重要的。(点击了解课程:招生 | 定慧在线课:立足佛法原理,践行止观之道)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END

世代为医 祖传绝技

▽▽▽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大福利】参与百草箱此次精华班,除去第十周课程的南京跟吴老师诊外,还有机会获得后续免费跟诊资格噢。


更多关于百草箱

【百草箱】

赖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中。


风雨十四载,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四年,平台所有的课程活动结余均投入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相关公益慈善项目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专项公益基金,愿携更多有识之士,践行大医“普救众生含灵之苦”的精神,以医济世。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李辛: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黄帝内经   能量   太极   百草   穴位   经络   气血   神气   针灸   病痛   层面   症状   病人   中医   物质   概念   状态   人体   医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