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开中医诊所:用所学帮助别人,是人类的责任

我在印度开中医诊所:用所学帮助别人,是人类的责任

寄语: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赛思,来自印度,同时他也是百草箱国医三年班的同学,本想来读黄帝内经,结果接触到了真正的中医,并被其中所蕴含的广大智慧所吸引,从而走上了深入学习中医的道路,回印度后继承了父亲的针灸诊所,用中医的思维和方法,救治当地的人们。在国医十一班招生之际,我们特别采访了赛思,他为我们分享了他对中医学习和运用的体会,希望对有志于学习中医的朋友有所启发。

我叫赛思,我住在印度的一个小邦叫做果阿。我现在行医的诊所就在这里。这诊所是30年前我父亲开的,是当地唯一正规的针灸诊所。

在这里我们无所不治。所有疼痛有关,内科妇科,疑难杂症,甚至有一些美容有关的、痛苦的病症也都治疗。印度目前没有认可针灸,所以还是行医很难。主要是因为虽然没有认可,不过法律上还可以行医。

现在我们最难面对的问题是,有很多骗子说自己是真,但其实是没有能力治疗病人,所以针灸的名誉会受到损害。


我在印度开中医诊所:用所学帮助别人,是人类的责任

赛思在印度的诊所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政府不支持,医保之类拿不到,所以病人就很犹豫,因为还是没有完全信任这种神奇疗法,就怕会亏钱。但是因为我们的努力,当地人都相信而来治疗。我们在努力发扬光大针灸系统。

我们什么样的病人都有,除了肾衰、癌症、心梗之类的病人,法律规定不能收治。因为针灸是最后的选择,病人受苦到什么药甚至手术都治不好,而痛苦到极点,而且几十年治不好的,就会来到我们这里。而我们的目的不是减轻疼痛,而是治好其根,病就会消失不会复发。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所以没有医保也是我们面对的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为了帮助那些农民、穷人,经常会出去搞公益活动。


“学中医就是学一切”

2013年,因为想学习《黄帝内经》,我来到百草箱学习,这是因为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叫慈和,他是美国人,是他告诉我可以在百草箱学习内经。他也是我学习中医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物。没有他的指导和帮忙,我不会找到神奇的中医,就是过一个普通的一生而已。

我本来只是来了解内经的,不过后来学了很多,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那种感觉。

对我来说中医不只是一个治病的系统,它又是治人的哲学,又是明万物之理,晓万物之情的一个系统。学中医就是学一切。

想当一个好中医就要明白一切现象:所有行业、所有的物质非物质,有形无形,儒释道、宗教、武术舞蹈、耕地、做饭,什么都要知道。不明白这些你就会有很多次迷路的情况。我跟过的老师们都给我一个感觉,中医不是说用针灸或用草药的医学,它就是道,一种思维,就是你手里拿什么就用什么。哪怕一杯水也可以救命。只要你掌握好它,能有功夫用它。


中医需要在自己身上体会

中医最有魅力的就是它的精神它的博大,精深的渊博知识无尽无穷。没有不可以治的病。中医最需要传承的不是药方,是写那个药方的思维,他们的智慧。没有这个思维,你去外地没有那个方子你就治不了病了。现在人都在追求学位、背书等等。但你没明白这个药的自然变化生长,哪怕身体中的精气神的无数变化,没有自身体会这些,你的中医也就是西医了。不能应万变。

背书开药那个是西医方法。而体会了那个感觉后你就明白古代中医和传统中医有什么差别。(传统的意思是 传:传下来的,统:统一过的)

就是大家闭眼能够用的知识不是古代人所学的方法。所以现在中医跟西医的区别只有一个,西医开人工药化学药,中医开草药(现在那个也变成成药了。

简单说一个小故事就知道。我们几个朋友跟老师去爬山采药,那时候3天都在山区里走,找一些书上所说的山上的药。那个时候那个老师真的像神农一样,什么都给我们尝一尝,看看身心有什么变化,就可以明白药物怎么用,而不是背书开药。

我在印度开中医诊所:用所学帮助别人,是人类的责任

山上学习过后,我们坐了4天的火车回家。到了家就很累,到家时间很晚了,不过那时候累到很想睡,不过睡不着,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我就问老师怎么办,他让我喝咖啡。让我很吃惊。很奇怪对吧,咖啡不是更让人兴奋吗?怎么会让我入睡?他说你就先喝喝看,明天跟你讲。然后我喝完不到5分钟就睡着了。

第二天老师说,“因为一般人看书说喝咖啡让人兴奋,就只是知道那个用。不过你体会过咖啡怎么,为什么让你兴奋吗?”身体有什么机制变化,体会了,咖啡就从一种普通的饮料变成变化无穷的神药了。之后我就吃什么喝什么都是这样去体会。


中医不是独立的医学

中医不是单独的医学。它是一切的理法方药。以我自身学习的经历,我会建议:

1、学中医不要忽视学校学的西医知识,因为它教你属于"精"的物质层面的东西。


2、中医不要忽略,中医不是知识的积累,它是功夫的积累,因为中医主治是"气"的层面为主。所以学中医不练太极拳、气功等等内家拳,就不会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不明白就会认为它要么是迷信要么很神奇,这样不会去碰它,这样中医就没有精髓了。


3、最重要就是学中医必须了解儒释道,因为人体第三层,也是最主要的层次就是"神"的部分。一切病从神开始,也就是佛学说的一切是心的作用。哪怕你摔倒骨折也是因为你的神不定,没注意所以摔倒,然后痛就是气受影响,然后肿就是精受影响。


4、还有一个,关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你先看内经,你会找到答案,然后可以看其他书籍,这是百草箱校长赖老给我的秘诀。你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就看自然,你肯定会找到答案。学内经之类去明白它的意思,不要想古人会怎么想,这会有问题,因为我们会用现代思维去想。你要把自己当成古人想,就是你活在内经时代,没有什么杂念,只有自然,和你泡着茶去思考,你对古文的理解会完全不一样。


你可以一心一意地学中医,但你不要不做你该做的事情。比如,一个病人在面前求治,那时候那个医生想当律师,那他神就散了。不能好好治疗病人,他就不是在做他该做的事情。就比如,太阳如果想晚上出来就完蛋了,对吧?哈哈。如果宇宙要你当医生你也阻止不了了。


我学中医古文经典的经验

拿《黄帝内经》作为例子吧,首先你要先从头到尾把两本(素问,灵枢)都看完,再从头看的时候每个字的古文意思就是用说文之类的辞典弄明白清楚,再从头读,然后这次你要把自己当作古人去读。

如果能背也就去背,最重要你要学太极拳,因为你学的东西不只是文字,是智慧和古人的体会。你不自身感知它,就没法去应用,因为内经不像《伤寒论》或《针灸大成》那样的书,就明白文字就可以应用了,它是哲学和自然界的规律现象,比如内经讲的阴阳你从文字上去读,你百分之百会把它误解,因为现在人思维就是太注重一句话的意思,而不是其背后的情感,所以就会迷路,在文字之中就看不出来它的背后的意思。


我在印度开中医诊所:用所学帮助别人,是人类的责任

比如最简单的例子是,内经里头经常会用五行有关的东西,它说"木"的时候它会指的一切跟木相关的东西,可能它讲"肝"可能它说的是"东方" 可能说的是别的东西,你怎么能知道?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你不就误解了吗?所以通过太极拳,培养感知的能力,才可以一读就知道。还有读的时候最好读没有现在释义的那种书,没有符号的才会读的清楚,否则你读的不是内经的思想,而是作者的思想。


关于不同国家的医学

印度医学跟中医只有理论上不一样。你掌握了我说的中医,印度药也可以大胆地用。印度医学治的是比中医更深层次的病。因为印度医学是从吠陀书来的,而这书据说是上帝传给人类的宇宙的智慧。所以明白它的确很难。你读这些古书,你就会明白这是普通人那个时代不可可能研究的东西,除非是圣贤。

印度医学也有治疗业报(karma)有关的疾病的方法。中医虽然因为佛学有碰过这个东西,但是因为属于宗教,所以没有去发展。其实据说历史上针灸也是最早在印度发展出来的,后来达摩把它传到中国,但后来印度这个东西失传了,而中国发展起来了。不管是什么治疗方法,不管从哪里来,它的对象都是同样的人,目的就是治病,哪怕中医也好,针灸也好,你没有掌握它而只是说它怎么怎么样,那就是盲人摸象了。只能利用古人智慧出牛罢了。

最后想说你不管学中医也好,其他也好,你要把自己磨练到天下无敌。然后放下一切,一心一意不跟任何人比较,去帮助别人,做你的karma。

你所学的东西能帮到别人、动物等等,就是作为人类的责任。


学中医就是学一切

国医十一班欢迎你:国医十一班招生|学点中医,领取你的哆啦A梦百宝袋

我在印度开中医诊所:用所学帮助别人,是人类的责任


推荐阅读(点击)

百草故事 | 专访赖老师:人生,什么最好(二)

百草故事 | 丛润蓓:感恩疾病,带我进入中医殿堂

百草故事 | 王东明:在这里认知自己,认知生命

听百草箱国医五班同学讲他们的断舍离,喜相逢……

我在印度开中医诊所:用所学帮助别人,是人类的责任

更多关于百草箱

【百草箱】

赖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中。


风雨十四载,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四年,平台所有的课程活动结余均投入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相关公益慈善项目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专项公益基金,愿携更多有识之士,践行大医“普救众生含灵之苦”的精神,以医济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印度   黄帝内经   诊所   中医   国医   内经   百草   西医   针灸   所学   病人   思维   智慧   咖啡   东西   医学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