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今天立秋啦,今年一年因为庚金的缘故,寒凉金气一直都若有若无的笼罩着我们,天气下压态势明显,如果大家回想一下过去的大暑,除了偶尔几天的刺热以及那两场暴雨以外,颇有点秋高气爽的感觉。

今年的夏天就这么过去了,整体还不是太热,刚立夏没热起来,从芒种开始经历了2个月的阴雨天,厚厚的云层使得太阳都难得见一面,偶尔的温度升高也是昙花一现,整体温度不高,但是湿度很大。

从大暑开始,虽然感觉太阳偶尔晒着也颇有点刺热的感觉,但时不时的凉风,微微的小雨,还有那两场暴雨,都让这个夏天没有真正热起来。现在仍然处在三伏天内,立秋之后的天气状况跟现在很相似,天气下压的感觉在大暑之后就已经挺明显了,燥气也起来了,最近也经常会感觉到嗓子有些干干、燥燥的。

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在刚刚过去这的大暑里,感受了一下热和出汗的关系。今年夏天其实并不太热,因为百草箱平时不怎么太开空调,而外来的人很多第一反应就是好热,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不怎么出汗,内外沟通不畅,体内有热,所以会感觉热,还有一部分人是觉得出汗湿湿的不舒服而反射性认为这就是热,而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空调房待习惯了

因为今年是很明显的庚金太过,凉收之气比较盛的一年,虽然也会有闷热的时候,但是并没有到很热的状况。我们到底是真的热,还是内心的想法让我们感觉到热。


立秋 是什么?

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今年立秋的时间,按照《中国天文年历》显示,是在8月7日9点06分03秒,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孟秋(初秋)的开始。

立秋是一个重要的时空分界点,是夏秋交界的重要节点。太阳到达黄经135°,北斗星指向西南方。

《历书》记载:“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草木开始结果,收获的季节到了。

此时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亦为太阴湿土,再加上在泉阳明燥金,和中运的金太过,所以整体来讲,湿、燥、寒、热并存


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读懂大自然的密码

让我们看看立秋三候,自然界有什么变化吧

立秋初候,凉风至,是指这个时候正常的风应该开始从西方来,天气下压,凉气时不时压下来,风是凉爽的,跟暑天的热风不同,温度也开始变化,故为凉风至。

二候,白露降,天气继续下压,在地表与地之气的精华——露珠接触,冷热遭遇,形成白色,主凉,此之谓白露降。此时气温下降的趋势更明显一些了,早晚的凉意更浓,要注意适时增添衣物。

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三候,寒蝉鸣,蝉感凉气,叫声也产生了变化,不再像暑天那样长鸣,听到蝉的叫声变短,就知道属于秋天的凉气已经到了。因为今年天气下压的比较厉害,所以夏天的蝉鸣声也并未很高远,但总体来讲,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立秋 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早有四季如何修养健康的总方针: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臥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天的正常健康状态是,容平,也就是从容平和、不急不躁的状态,如果莫名容易悲愁,可能是肺气不够,或是心神外泄,导致心不宁,气不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使志安宁”的季节,需要开始放缓脚步,将经历了一个夏天的沸腾活跃的心慢慢的暗下来,顺应秋季收敛、肃降的大环境,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如果还要像春夏那样志气高昂地去做事,没有足够地收心回神,肺气得不到很好的肃降,也就产生不了足够的津液,老是觉得干燥不滋润,容易出现便秘,要么是气收不住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虽然进入秋季,但是地铁、公交,以及很多的办公室,依然开着空调,所以很容易着凉,换季之时是感冒的高发期,尤其护好大椎、风池等处,晚上睡觉也要注意,护好肚脐,否则寒气由此入腹,亦容易引起腹泻。

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最近周围有朋友咳嗽严重,便是受空调寒气所致。当然入秋之后的咳嗽也有可能是秋燥引起的,可以进食梨、苹果等当季水果,水果普遍的酸味,可以帮助收敛,同时还能滋润秋燥。但是像西瓜、甜瓜等瓜类水果,有些偏凉,建议少食或不食。

说到秋天的饮食,少不了想到贴秋膘。经过没有食欲的苦夏,一到立秋后,会发现自己食欲变好了,想吃点肉了,这时可以去适当吃一些,但是也不主张过量和辛辣厚味,因为贴秋膘,主要是为了增加人体的皮下脂肪,为防御寒冬做准备的,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好了,去进补的时候可以用身体去感知一下到底是身体想吃还是念头想吃。


在这样一个寒热湿燥并存的复杂状态下,推荐一款汤品:

▼ 竹荪干贝冬瓜汤

食材:竹荪5朵,干贝20g,冬瓜600g,生姜5g,

做法:

1、干贝清洗后浸泡半小时;

2、竹荪放到淡盐水里浸泡半小时,去头尾,切段备用;

3、冬瓜洗净去皮籽、内瓤,切成小块;

4、锅内加入冬瓜、姜丝,加适量清水煮开,将泡发的干贝和竹荪放进锅里,小火煮至冬瓜熟。

5、出锅,加盐调味。

功效:养阴补血,润肺止咳,清热利湿

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作者 | 辛壹

跟随著名中医正骨专家吴石华教授,学习正骨手法。长期担任百草箱中医体检医师、外治治疗师,百草箱讲师,并担任政府公益项目的节气养生课堂主讲讲师。


家中四代中医,幼承庭训,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曾从事产科医生一职,在中西医理念差别中引发了对于中国中医的追源与反思,进入百草箱系统学习传统中医。跟随名师学习正骨技术,有志于治未病养生领域的深入探索,擅长中医外治法。

学中医就是学一切

国医十一班欢迎你

(点击)国医十一班招生|学点中医,领取你的哆啦A梦百宝袋

节气 | 立秋:祛湿润燥两不误


▼了解 更多关于百草箱

【百草箱】

賴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中。


风雨十四载,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四年,平台所有的课程活动结余均投入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相关公益慈善项目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专项公益基金,愿携更多有识之士,践行大医“普救众生含灵之苦”的精神,以医济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立秋   节气   竹荪   暑天   大暑   干贝   百草   凉气   冬瓜   凉风   湿润   公益   秋天   中医   天气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