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润蓓:一堂中医课,让我近20年不愈的脉正常了

中医其实不仅是治病或养生,更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百草箱学习的师兄,除了学到知识以外,每个人的生命、生活都有很大的转变。或许你们会觉得学中医就是学中医,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事情发生?我们希望通过5位大师兄的分享,可以告诉大家为什么。这5位师兄的分享绝对不是特例,因为我们每个三年毕业的校友都有一样的感想。

丛润蓓,百草箱国医三班的毕业学员,也是百草箱第一位毕业后考上执业中医师的学员。半路出家学中医,她怎么面对中医浩瀚的经典,怎么面对学习之路,是怎么开始的,她的心路历程是什么,中医带给她的惊喜或是改变是什么?

丛润蓓:一堂中医课,让我近20年不愈的脉正常了

我们特地请她来跟我们分享,她是如何学中医,如何走上执业中医道路的。希望能够给想要学习中医的各位一点点启发。


4岁自己去打针,医生建议不生育,面临瘫痪风险,绝望中我遇到中医。

为什么学中医,很简单,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好。

我从小身体不好,记忆中很深刻的一个画面,4岁时的一天,我生病了,爸爸妈妈在上班,我自己拿着青霉素的盒子,走近一公里的路去爸爸妈妈单位的附属医院打针,青霉素打完之后很痛,自己一瘸一拐地走回家,一个4岁的孩子可以这么训练有素的去打针,可想而知我打了多少针。

后来学了中医以后,回头来看,也没什么大毛病,无非是经常吃多了,积食引发的各种病症。

上了小学以后,身体逐渐好转,难得的一段太平岁月。。但这种太平也只持续到18岁,当时正是高三,又遇到一个挺大的打击——我得了心肌炎,这个病如果严重是有生命危险的。确诊心肌炎的时候,我的心率非常慢,每分钟只有40跳,后来就以每分钟40跳的心率参加了高考。

当时入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后来医生就告诉我,“你心功能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恢复了,这辈子要特别避免劳累,而且建议你不要生育,如果要怀孕可能有生命危险。”

我这个人天性不服输,医生的话吓不着我,我该干嘛干嘛。工作、创业、结婚、生子,而且还生了两个孩子,怀我们家老大的时候,是从头到尾背着氧气袋的。好在两个孩子都很健康。从23岁到33岁这10年,我活的非常高效,也非常辛苦,那10年是我打拼创业的10年,也是我结婚生子的10年。

创业比较累,很少有假期。这样的日子累积到后来又出现了恶果。生完二胎以后几个月,突然眩晕很严重,每天会发几次,就像被放进了洗衣机的甩干桶,这种感觉没有眩晕过的人绝对无法体会,像地狱一样,晕到吐。记忆力也非常差,几乎没有什么记忆力,早饭吃了什么,中午一定不记得了。

去医院检查之后,发现是很严重的颈椎病造成的。椎动脉受到压迫,所以脑供血严重的不足,当时脑供血只有正常的30%,所以经常会出现缺血性的眩晕,但是西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走了几家大的医院,说只能牵引加吃药。于是坚持牵引、吃药一年多,颈椎没有多大好转。

屋漏偏逢连夜雨,有一天走着路腰扭了一下,很快左腿麻木了。一检查,原来腰椎间盘也突出了。从那以后我就像个残疾人,走路一瘸一拐的。

医生说没有好办法,只能手术,手术瘫痪的风险又非常高,当时我才30多岁,实在是没有办法承受瘫痪的风险,宁愿瘸着也不愿意瘫痪。其实还蛮绝望的。因为绝望,自己要去找一些解脱,那个时候开始学传统文化,学易经,学命理,想要一个答案。

天无绝人之路,后来偶然在网上认识了一个苏州的女孩子,交流了一下我当时的身体情况,她给我推荐了一位苏州的民间医生,用小针刀专门治疗颈椎和腰椎的毛病,我就赶过去了。


丛润蓓:一堂中医课,让我近20年不愈的脉正常了

丛医生在分享会


前前后后过去治疗了6次,治疗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十几年前的小针刀和现在不一样,现在小针刀是很微细的,那个时候的小针刀是三毫米宽,大概有十几厘米长的那样一个刃刀,每次治疗的时候,要在下针的位置打麻药,哪怕打了麻药也是非常痛,我还能很清楚的听见割开筋膜粘连和刮擦骨刺的声音,很折磨,我咬着牙坚持了6次,但是这6次非常有效果,基本上我的颈椎和腰椎恢复了一半,不再眩晕了,左腿也开始有知觉。

因为小针刀治疗这样一个很明显的效果,让我知道原来中医是这么神奇,以前对中医没有什么了解,现在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网上找各种资料来看,越看越觉得太博大精深了。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学习,于是去搜索一些学习方面的信息。


跌跌撞撞痴迷中医学习,六七年不得法,直到遇到完整中医系统。

一开始我在上海中医大业余的学习班学习,包括针灸、推拿、艾灸、拔罐。之后大概六七年的时间特别痴迷于学习,只要听说全国各地哪里有好的老师,好的课程,一定会排除困难,赶过去学习。

后来偶然的机会,在南京学习时听一位朋友提起百草箱,包括从南师到赖老师的渊源,非常激动,毫不犹豫的就报了名。我进来之前其实不了解百草箱,但是进来之后真的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

跌跌撞撞的学了六七年了,但是这六七年学的都是碎片化的东西,这些一技之长,因为没有理论基础做支撑,运用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治病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刚刚开始学中医的人,偶尔一动手,可能疗效特别高,觉得好神。实际上用多了就知道,这个病和那个病是如此的相似,但是同一个治疗方案,可能这个人显效,那个人是不显效,为什么?当时我是不懂的。

进了百草箱以后,它帮我搭建起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中医架构。有了这样一个架构之后,我把之前所学的这些碎片全部都粘贴到架构上面,对中医的体系就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丛润蓓:一堂中医课,让我近20年不愈的脉正常了

丛医生与赖老师


百草箱的课程设置,非常有特色。以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和《温病条辨》为主线来设置的课程体系,是赖老师在创办百草箱之初就确定下来了。

《黄帝内经》涵盖了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还有运气学说等等,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的经典,《伤寒杂病论》和《温病条辨》,这两大经典包含了中医的六经辩证、八纲辩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四大辩证系统和治疗思路方法全部都包括在内,所以它是非常完整的,现在在一些中医药大学里面,《黄帝内经》或是《温病条辨》什么的是作为选修课程的,不是必修课程,可是在百草箱,这些是我们的最主要的学习内容。

可以说从我最开始对中医感兴趣,到我在百草箱的3年学习期满毕业,大概10年,我真正的学会用辩证论治的这样一个思路来治病,是在百草箱学会的。


医生建议去看精神科,我却在百草课堂找到一个药方,我的脉正常了。

包括我自己当时心肌炎的后遗症,很多年一直就经常会心悸、头晕无力,有时候还会晕倒,连续大概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跑了很多医院,每次做检查,除了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以外,没有其他的异常。因为查不出原因,甚至有医生建议去看精神科,我很无语。有一次我在医院的ct室门口,等着做ct,有两位女士也在等,当时我跟她们一聊,发现她们俩的情况跟我一模一样,甚至曾经也有医生叫她们去看精神科。那一刻我就再也不对西医抱有幻想了。

后来我在百草箱的课堂上,学《伤寒论》的时候,黄琴老师讲到炙甘草汤的病因病机,哇!这不就是我的病吗?当时觉得太激动了,这个方子是治疗心脉失养,阴阳气血亏虚的,也叫复脉汤,这个方子对应一个典型的脉象----结代脉,就是脉时跳时不跳。

当时听完课之后,回家马上就抓了三剂,喝完以后就发现我脉象正常了,再也不是时跳时不跳了。已经十几、快二十年的一个老毛病。三剂药,正常了。中医的伟大,再次震撼了我。


内容来源:公益分享会《我为什么学中医》

下期预告:

(敬请关注)

丛医生学中医后的运用和改变有哪些?

丛医生建议我们要怎么学中医?

国医十一班招生 公益分享会

第二场 王明泉大师兄

主题:《中医,一场豪华的智慧盛宴》

学中医,可以赚时间|听大师兄们分享「我为什么要学中医」


国医十一班欢迎你

(点击)国医十一班招生|学点中医,领取你的哆啦A梦百宝袋

丛润蓓:一堂中医课,让我近20年不愈的脉正常了


丛润蓓:一堂中医课,让我近20年不愈的脉正常了

更多关于百草箱

【百草箱】

赖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中。


风雨十四载,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四年,平台所有的课程活动结余均投入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相关公益慈善项目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专项公益基金,愿携更多有识之士,践行大医“普救众生含灵之苦”的精神,以医济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黄帝内经   本草   脉象   心肌炎   国医   百草   颈椎   学说   公益   中医   身体   完整   医生   老师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