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保密局档案中提及的地下工作联络方式

对于地下工作,影视剧中多有涉及,但具体如何联络,其实很多人都并不清楚。这几天正好在读一本国民党逃往台湾后保密局(即过去的军统局)侦办我党赴台地下工作者的档案汇编,里面介绍了一些有关细节,才得以管中窥豹。

这是一件民国三十九年三月一日(即1950年3月1日)在台北侦破的我党地下工作者收集情报的案件,四名同志最终被敌人杀害。

在这本卷宗中,有一节专门介绍我方人员的联络方式,在这里介绍一下,让我们真正了解革命前辈是怎样出生入死地为党工作。

先说见面方式,我们的同志在两人接触谈话或初次见面时,均于事先约定时间、地点、服装、特别记号、隐语等事项,以便相互识别并不被别人注意。遇有重要接洽,在第一次见面互相认识后,另行约定不同的时间、地点及识别方式,于再度接洽时再正式交办任务。从时间上看,一般多约定十天见面一次,或者逢十之日见面一次。如果届时有一方不能如约而至,则再向后顺延十天。如果有紧急情况需要两次见面时,一般两次见面间隔为数小时,最多不超过一天。见面的地点选择:在来台之前在广州的时候,是在电影院门前;到达台北后一般在公园水池旁或师范学院门前。服装标识:白衬衫,黑色领带或蓝色领带。特别记号:口袋中放一张中文报纸或手持一份特定的杂志,见到目标后点上香烟吸几口,将手中所持的物品从一只手移到另一只手。隐语:双方初次谈话时,先用普通的方式寒暄,例如:“到海丰路怎么走”“我到此才十天,尚不知”“你几时从汉口来”“我五天前从汉口来”“我经常收到你来信”“我许久没有接到你的来信”“气候对我身体不好”“内子已经生病”等等。国民党特务在搜查我方人员住宅时,曾经搜到过专门记录这类隐语的卡片。

通讯方式:一般如有机会见面,会在见面时口头告知,但对于人名、地名、数字与情报提纲等重要内容,会事先写好放在香烟盒中,或者卷在旧手帕中,见面时当面转交。

第二种通讯方式是邮递,主要是用药水密写在信件背面,通过邮局寄出。

第三种是无线电报。我方人员于1949年5月15日在台北成功架设电台启动无线电联系,在台收集到的情报都由交通员转交给电台,译成密码后发出。所用的电台为苏联制造,但性能一般,到1949年6、7月间,我们的两位发报员又到台北和平东路某电料行买到几只新的电子管,将电台改装为“九灯收发报机”,联系才变得顺畅起来。

关于密码,这一部分我看不懂,只好原文照录。其所使用密码,系先将电文译成明码,继就“密底书”中任选一段文字,亦译成明码后,一一互加(去十),再按密码表分解变换即成为密码。所用之“密底书”,为邵履均所著之《制宪刍议》。该书共二百七十页,每页约为四百三十余字,每次采取不同之段落作为密底,以资乱码,故变码范围极为广泛,层次繁多,破译极难。

下面是敌人搜查出写于小卡片上的密码角码译法、电文指标加法,以及变码表两份。

台湾保密局档案中提及的地下工作联络方式

上面这一张照片是密码译法。

台湾保密局档案中提及的地下工作联络方式

这一张照片是两份变码表。

这两张图,是敌人从搜查出的我方电台那里完全照抄下来的,可能懂密码的人一下子就能明白怎样加密和解密。但我对着书看了好几天也没琢磨出来具体怎样使用这两张图,只好求教于万能的网友了。

如果有能看懂的,别忘了留言教教我。我的好奇心重着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保密局   汉口   隐语   地下   电文   码表   我党   台北   明码   台湾   我方   情报   敌人   电台   地点   密码   方式   档案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