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为什么从“撤县设市”改成“撤县设区”?

蒲城为什么从“撤县设市”改成“撤县设区”?


7月20日,蒲城县政府召开撤县设区工作协调推进会。这一会议消息发布在当地政府官网上,截止目前已近1.4万的浏览量,远高于其他日常消息数百上下的浏览,被视为蒲城“撤县设区”的信号。


当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阐明蒲城撤县设区的意义;二是宣读《撤销蒲城县设立蒲城区实施方案》。按照以往流程,从提出方案到经市级、省级、国务院批复,还需要一段时日。


蒲城为什么从“撤县设市”改成“撤县设区”?

■ 截图来自蒲城县政府官网


蒲城县地处陕西东部,行政区划归渭南市。撤县设区,由原来的“县”调整为“市辖区”,意味着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产业由原来的一产农业为主,变为以二三产业的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也意味着人们身份上转变,由过去以农业人口为主,变为以城市人口为主。


今年以来,陕西省已经有宝鸡凤翔完成了“撤县设区”、安康旬阳完成了“撤县设市”。算上蒲城县,目前还有蓝田县(西安)、周至县(西安)、礼泉县(咸阳)正在筹划“撤县设区”;三原县(咸阳)、眉县(宝鸡)、勉县(汉中)等县则正在推进“撤县设市”。


从陕西整体的行政区划调整过程来看,省会西安最早开始“撤县设区”,如今除蓝田县、周至县外,其余均已完成“撤县设区”。近些年来,各地级市开始推进新一轮的“撤县设区”、“撤县设市”。这一趋势也符合国内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率先完成城市化,逐渐转向以地级市为主的城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01


稍加检索已经可以得知,此前蒲城县对外的口径一直是在争取“撤县设市”而非“撤县设区”。蒲城县最早在2015年提出“撤县设市”目标,直到一个月前的6月28日,当地官网上发布的一则医疗保障局的工作计划中,依然表述为“撤县设市”。今年4月份的“十四五”规划中,同样强调了蒲城作为渭南副中心、渭北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以及实现“撤县设市”,加快融入大西安都市圈的目标。


回过头来看,这次会议更多在于目标的调整,从之前的“撤县设市”调整为“撤县设区”。


这一点从会议消息中也能感受得到:“近年来,随着蒲城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民生福祉极大提升,已基本具备撤县设区条件。”


蒲城为什么从“撤县设市”改成“撤县设区”?

■ 截图来自蒲城县政府官网


由“设市”调整为“设区”,或许可以从一则官方回复中找到部分缘由。一名网友此前通过县长信箱咨询有关蒲城“撤县设市”,以及西韩城际铁路建设问题。来自蒲城县民政局的回复是,关于蒲城县撤县设市的18项资料已全部上报省厅,但因经济指标和人口指标未能达到撤县设市标准要求,省厅未将蒲城县撤县设市资料上报至民政部。且根据2018年、2019年数据显示,蒲城县经济指标和人口指标距离标准仍有很大差距,撤县设市工作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蒲城为什么从“撤县设市”改成“撤县设区”?

■ 截图来自蒲城县政府官网


02


对于身处大西安中心的人来说,隶属于普通地级市的蒲城县,多少让人有些生疏。蒲城县与“水盆之乡”澄城县毗邻,当地的水盆以花椒出头,不同于澄城水盆以茴香出头。在地理位置上,蒲城县更接近于渭南市的几何中心。蒲城也是爱国将领杨虎城的故乡。这大概是普通人对蒲城仅少的印象。


蒲城为什么从“撤县设市”改成“撤县设区”?

■ 图片来源:公众号地图帝


如果开车从西安北郊运动公园出发,前往蒲城县城,走京昆高速,大概需要1小时21分。如果从东郊的纺织城客运站坐随时发车的通勤大巴,还是走京昆高速,大概需要2小时左右。此前媒体曾有报道,关中城际铁路之一的西(安)韩(韩)城际将投入建设,这条城际线将连通关中东部沿线的高陵、阎良、富平、澄城、合阳等区县,终点抵达韩城。如果完工,西安至蒲城的通勤距离将缩短至29分钟。但这一项目随后经省发改委证实,因规划调整以及融资等问题搁浅。


蒲城为什么从“撤县设市”改成“撤县设区”?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作为有潜力融入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的关中县城,蒲城一直是陕西省内的人口大县。关中有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四市,渭南的人口仅次于西安。从七普数据上来看,渭南市有临渭区、蒲城县、富平县、大荔县三个区县的人口超过50万,蒲城县的七普人口是66.26万人,超过西安新城区、灞桥区、经开区的人口数量。


蒲城为什么从“撤县设市”改成“撤县设区”?

■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西安、渭南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从经济指标来看,2020年蒲城县实现生产总值203.54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6.72亿元,增长15.93%。蒲城县的GDP在2020年突破200亿,仅次于渭南所辖的临渭区(441.89亿元)、韩城市(338.44亿元),在经济体量上是渭南前三强。三产增加值占比由“十二五”期间的16.6:49.3:34.2调整为“十三五”期的17.4:40.7:41.9,产业结构相对合理。


03


在7月20日的会议上,关于蒲城“撤县设区”的意义这样提到:能够将蒲城融入渭南市城市空间、拉大渭南主城区框架,形成临渭、华州、蒲城三个核心区域互补发展。


从地图上看,华州早在2014年完成“撤县设区”,临渭区一直是渭南的市辖区,与蒲城东接的富平被纳入富阎新区的版块。渭南市城区一直以来偏居西南一隅,对辖属县辐射带动能力一般,作为渭南经济三强之一的蒲城县,又处在几何中心,争取“撤县设区”也在情势之中。


无论是从交通区位上,还是人口或者经济结构上,蒲城“撤县设区”的条件似乎已经成熟。


根据前面的官方回复,人口指标可能是蒲城将“设市”调整为“设区”的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尽管蒲城县占据关中人口大县的地位,但是受西安大都市的虹吸效应,人口也在缓慢流失,这一点从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2010年蒲城县常住人口74.35万,到2020年常住人口下降为66.26万,十年人口减少了8.09万。相比于中心城市的西安,地级市所辖县的人口,即便有产业支撑,仍然要面临人口外流的现状,这一点也是许多地级市需要面临的情况。


蒲城为什么从“撤县设市”改成“撤县设区”?


对于蒲城县来说,从县调整为“市辖区”而非“县级市”,相对于分散城市化,渭南市更倾向于扩大中心城市影响力,从而反哺周边地区的可能性。正如7月20日会议新闻中的阐述,蒲城撤县设区“有利于渭南市产业统筹利用,合理规划、加快聚集,进一步加速新型工业、民用航空、文化旅游等产业快速跨越式发展,促进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蒲城高新区园区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蒲城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关于“设区还是设市”这一问题,在201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撤县设区”抑或“撤县设市”—基于市县经济关联度的视角》中曾有过讨论,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经济强县,与所属市经济耦合程度、经济联系强度均较高的县适宜“撤县设区”;与所属市经济耦合度高、经济联系强度低的县适宜“撤县设市”。按照这一理论,蒲城县与渭南市的关系,应当属于前者。



参考文献:


1、《“撤县设区”抑或“撤县设市”—基于市县经济关联度的视角》,杨林、薛琪琪,《区域与城市经济》2018年第2期


2、《中国撤县设区40年:回顾与思考》,陈科霖 ,《体制改革》2019年第5期


3、《我县召开撤县设区工作协调推进会》,蒲城县政府网站,2021年7月20日


作者 | 图图 | 贞观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蒲城   蒲城县   蓝田县   周至县   富平   渭南市   韩城   关中   渭南   宝鸡   西安   县政府   人口   城市   经济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