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农村娃现身说法,“念大学无用”错到离谱

关中农村娃现身说法,“念大学无用”错到离谱



办公室老王说他年轻时冷怂冷怂地念书,是害怕回去种地,他大(念达,关中农村把父亲叫大)在地里刨挖了一辈子,背都弓下了。所以,他就颇似亡命地念,希图着有一天把书念成了,好摆脱农门。


这或许是过去大多数农村娃念书成才的原动力。我大以及我几个大大,之所以能考上大学,也是这个原因。四大是父辈里唯一考上本科的。补习了两年,1986年考上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那时真是穷啊,刚参加工作时,他还穿过女朋友的裤子呢。说出来,估计都没人信。正是穷,把他一步步逼成了高工。


后来农村人日子慢慢宽展了,村里就不断传说着外出打工者的“新闻”。说那谁谁谁,才念了个小学,却在外面闯荡发了财,念那么多书有啥用呢。那些年,村里确实有这样的议论。


我姑就叫村里人笑话过。邻家有个娃,跟表弟同岁,初二没念完就打工去了,据说一年能挣十几万呢。我表弟念了个一本大学,刚毕业一月五千多,在农村这就成了鲜明的对比。邻家用数据把我姑父噎住了,他一时泛不上话。我姑到底是村里的“文化人”(识文断字),回了一句:“文化传家久,给你说也不懂”。我姑虽然是初中程度,但还是很有远见的。


关中农村娃现身说法,“念大学无用”错到离谱

■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表弟大学学的工业设计,在上海就业不太理想,就利用空闲时间考了网络工程师,后来应聘到了华为旗下一个公司,待遇还不错。最关键的是他找了个老师媳妇,相夫教子的资源不是年薪多少能比的。到了下一代身上,念大学的优越性就会呈现几何数增长的态势。


小县城人爱吃豆腐脑,我常跟卖豆腐脑的老李谝。他逢人就夸他女子,西大博士,大学教授,内心的自豪恨不得当豆腐脑卖了,好像挺爱文化人。然而,叫人感到奇怪的是,他却一点也不待见读书人,特别是收入不高的。


老李砸挂(挖苦)教师是“瘦教师”,(穷而吝啬)吃一碗豆腐脑要夹三个油熟辣子馍呢,日得细的很。我怼他说,不是瘦教师,你女子也是个卖豆腐脑的。一听这话,老李不悦意了,本想发作,看周围人多就忍了。我紧接着给他普及了豆腐脑的历史。都说乾州豆腐脑有名,却少有人知起源于永寿监军。为啥乾县人把豆腐脑卖到了西安甚至北京广州,文化呀!没文化只能在学校门口卖一辈子,连阳峪岭(永寿乾县界)也过不了。


今年流行两个热词,一个叫躺平,另一个叫内卷,在其挑逗下,早些年坊间盛传的“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如果深处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子弟也这么认为,那么寒门就真的永远无休止地寒下去了。


关中农村娃现身说法,“念大学无用”错到离谱

■ 图源:中新网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县乡教育开始走向没落的,我只知道1999年我上高中时,优秀老师和学生就陆续往外面流动了。高一语文老师是陕师大毕业的高材生,粉笔字可以当书法欣赏,上古文不用课本。英语老师是研究生,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第一堂课就震住了我们。总之老师们都很厉害。当然学霸也不少,高考六百分以上并不稀奇。我清楚地记得,高我一级的师兄高考名列咸阳市理科第四名,全省七十二,很有希望上北大清华,但由于家里穷,最后上了国防科大。然而,当我上了大学,家乡的高中教育就慢慢地走下坡路了。师资衰退是一方面,主要是尖子生逐年流失,没有好苗子的高考就像农村女人怀娃,就算生再多的女娃,也得不到婆婆的认可,到底是生不出男娃呀。农村人家和农村高中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都需要一个带把的提振士气。


参加工作后,教育行业俗称的“掐尖”现象愈演愈烈,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层次都会过滤一次。到了高中,剩下的大都是学习一般且习惯不好的留守少年。其中农村娃居多,学习基础薄弱,习惯差,玩手机看玄幻小说早恋,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学校和家庭。在此情况下,很多家长对娃的教育逐渐失去了耐心,不抱太大希望,甚至思想走了极端。


县上一个暴发户让儿子高一时就学驾照,说只要娃考上大学就给娃买名车,还在人群里呐喊:“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这样的思想在文化氛围淡薄的小县城呈蔓延态势,普通人内心的矛盾也能理解,毕竟眼前的社会是熟人社会,弄啥都得找关系。在县乡社会里,没有几个人能抵挡流俗,更多的人随波逐流。


一个同学在县中教书,他和我闲聊时抱怨道:“有些家长,唉......”


我问咋了,他说班上的一个娃早晨没到校,联系家长后,电话里说:“你给我娃打电话,我忙着呢。”然后家长就把电话挂了。


有个家长更奇葩,娃逃课去上网,老师在网吧叫回了娃,立即打电话请家长来校。等了一上午,家长也没出现。到了下午,打电话一催,人家竟然说把这事给忘了。我就想问一句,这娃谁的?


还有个家长可怜又可恨,半夜给班主任发微信,说娃玩手机不睡觉,请老师“江湖救急”,管一下她娃。我晕,老师成神仙了?


关中农村娃现身说法,“念大学无用”错到离谱

■ 《东东的假期》剧照


家庭教育,城乡差距明显,在经济落后的县城,普遍存在惯娃的现象。白加黑等于零,5加2等于零,多年前的说法死灰复燃了。周内晚上玩手机,周末玩手机,白天没精神,学习怎么能搞好?老师请家长配合管理,家长端直来一句管不下么。


据说还有一种更可怕更叫人担忧的现象。少数来自农村的孩子,每天从生活费里节省一点,几个月后偷着买一部智能机,藏在秘密处,供自己“游戏人间”。我问给我讲这件事的朋友,那学校不管吗?他说天天查教室查宿舍呢,奇怪的是始终没能“查获”。真乃咄咄怪事!这些娃具备高超的反侦察能力,若能把聪明放到正事上,则何愁人生不能出彩。


当然,现在的农村娃普遍不爱念书,不全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这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一两句话说不清。


扯了这么多,还是回到正题吧。念书对于农村娃来说,到底有啥用?《焦点访谈》说要用事实说话,那咱也讲事实吧。


以小县城餐饮业为例,农村娃念书着实有用。在串串店还没兴起的时候,渭北小城有两个走文化路线的饭店生意异常火爆。一个叫状元楼,另一个叫关中印象。状元楼打的是“教育牌”,从开店之初就展开了书香攻势,店面装修得颇为风雅,从大厅到包间都点缀着名人字画,到处弥漫着书香气息。老板好结交文化人,凡是跟文化沾边的人他都待为上宾。但火爆他生意的还是每年的高考状元。状元楼从创立到没落前,一直资助全县高考状元以及家庭贫困的优秀考生。那些年,不知道谁传出来一句话,说在状元楼办满月酒,娃将来能考状元。尽管这是胡吹冒料呢,人们还是宁愿相信,所以各种酒席都接踵而来,听说订餐预约得提前多半年。


关中印象打的是农耕文化牌。整体装修风格向八九十年代农家小院靠拢,麦草和泥粉墙、柴火灶大铁锅、水车磨盘、连枷摆耧等等,农历深处的老物件在此集体复活。每个包间都对应咸阳地区的一个县区名,最大的叫咸阳厅,其它诸如礼泉乾县淳化长武旬邑永寿等。厅内墙上、顶上也如过去的农家屋子,挂着玉米辣椒等鲜活的物件。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饭食的“复古”,关中几乎所有的渐渐被埋没的乡村美食在这里都能吃到。菜名也甚是讲究,洋芋擦擦叫忆苦思甜,带把肘子叫颜值担当,黄河鲤鱼叫浪里白条等等。


两个饭店的老板都是高中程度的农村娃,虽说没念过大学,但文化在他们的生意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效用了。试想,没有文化的参与,其饭店不是也淹没在同质化的饭店海洋里了吗?当然,状元楼的没落和本地教育形势堪忧不无关系。十多年前,基本上年年高考六百分一抓一大把,每届的高考状元都能上国防科大。高考形势喜人,群众也乐于组织和参加升学宴、庆功宴、谢师宴等社交活动。


要是状元楼和关中印象的经营者受过大学教育,视野格局就大不一样了,也不会像小县城大多数餐饮那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两年”,生意做不长久。一句话,还是文化的因素,状元楼的衰落应该就是创新乏力和转型乏策造成的。


关中农村娃现身说法,“念大学无用”错到离谱

■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我有个年龄二倍于我的表兄,人称岳云,不知道跟岳飞的儿子有啥关系,反正名字一样。这位老哥没念过几天书,却有个“特异功能”——“预知未来”。有一年猪肉价掉到了白菜价,村里好多养猪户都急着抛售呢,可他却干了一件叫人们大跌眼镜的傻事,花重金逮了几十头猪娃。村长说,岳云你得是脑子进水了,我老哥嘿嘿一笑,没言传。除过放猪、喂猪,他就躲在窑里听广播,在纸上写写画画,写的啥谁也看不懂。最后,听我舅说岳云哥卖猪发了,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爷子俩硬是盖了一座二层楼,那可是九十年代的陕西山村呀。


后来,岳云哥亲口告诉我,他所谓的特异功能不过是爱听新闻,爱琢磨国家政策罢了。我总结了一下,他这特异功能就是信息综合处理能力。他多亏没念大学,要不然不得了啊。


高中好友文子,生于农村书香门第,从小就爱舞文弄墨。我们一起混高中时,他就书不离手,眼镜坨坨厚得像罐头瓶底底。但他绝不是个书呆子,为人豪气慷慨,喜欢结交各路“豪侠”,包括我这样的瓷怂货。后来他上了个大专,学的法律,毕业在深圳混了几年,也没混出啥名堂,就北上去了郴州。


刚到那些年,跑保险、送快递、摆地摊,啥精都成过。忽一天晚上,站在天桥上,披着万家灯火的孤独,心想,咱好歹也有点文化呢,不能就这么混下去呀。于是,他拿出那些年的所有积蓄,加上东借西凑的钱,弄了个文化传媒公司,取名方向传媒。正是他的爱好读书,正是他在大学受到的文化熏陶,正是他多年修炼成的视野格局,让他的事业风生水起。据说,他在郴州已经扎下了根,搞传媒,办餐饮,事弄得越来越大。就这,他仍然挤时间读书,文子说农村娃没有伞,文化是我们的伞。


关中农村娃现身说法,“念大学无用”错到离谱


■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我知道几个没念过大学,没文化的农村娃。他们确实挣了些钱,但是用方言说,服不住钱,所以结局都很悲惨。


小龙,江湖上人称龙哥,先是在西安跑出租,一月能挣个七八千,按说不少了。可是这怂从来不攒钱,挣多少花多少,经常出入娱乐场所,最后穷得剩下半截裤了。走投无路,他就加入了拆迁帮,充当打手,一年下来能弄个十来万。然而,狗改不了吃屎,一身瞎瞎毛病,当流氓也是个没文化的流氓,挣下的钱没多久就给踢腾光了。跟这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在西安跑出租的乡党。他高中程度,娶了个大学程度媳妇,两口有了文化的约束和提升,奋斗了十来年在西安买了两套房子,小日子那个滋润呀!


景锋,外号“疯子”。人灵性得很,一看镇上来了修铁路的工队,瞅准了卖菜的生意,一年进账十个钱。腰包鼓了,心就野了,胆也肥了,他谋划着在临近几个村开分店,想要垄断整个镇的蔬菜市场。家族有文化的长辈劝告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钱不敢叫你一个全挣了,否则就危险了。他哪里听得进去,叼在嘴上的香烟一跳一跳,黄牙缝里蹦出一句话:现在这社会,有钱就是爷!who怕who?长辈无奈地撂了句,好好好,你是爷,额走咧。


从分店开张起,不断有人给他店门上糊屎尿,后来临乡镇的店又无端失火。生意越来越差,年底一盘点,居然没挣钱。疯子一看蔬菜生意做不成了,就关了菜店去了西安。通过熟人关系,他包了一个小区的物业,利润不错,一年落十几二十个钱不成问题。但到底是没念过大学,没多少文化,有了钱就膨胀了,张得不知道自己姓啥为老几了。有家不回,常年住在酒店;媳妇做了饭不吃,顿顿吃食堂;便宜烟看不上,电线杆不倒台;十几万的车嫌倒势,穷扎势接了辆蓝天白云。


后来,他卷了物业公司的钱,撂下媳妇娃,跑了。


我大常给我说,乡里娃没念大学或许能挣下钱,但想活得好一点,活得有意义,就必须念大学。不管将来弄啥事,有文化到底不一样,就算卖豆腐脑也能卖出老字号。


近年来,网上不断传出名校高材生卖猪肉、跑快递、卖米粉之类的“爆炸性新闻”,人们都感叹屈才了。然而,我想说,其“爆炸性”正是人们传统习惯性思维使然。


老先人早就看明白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想当某一行的状元,没文化可不行啊,文化是成人成才的内驱力和润滑剂。时下流行“格局”一词,我可能解释不好它的内涵,但我却坚信:农村娃只有颇似亡命地念书,才能考大学;农村娃只有颇似亡命地学文化,才能具备格局。颇似亡命地念书考大学,对于农村娃来说或许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但一定是最便捷的。



作者 | 渭北刀客 | 陕西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关中   乾县   永寿   农村   豆腐脑   大学   现身说法   特异功能   文化人   离谱   村里   状元   家长   生意   高中   老师   文化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