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七宗罪——食品工业化的深渊

果糖七宗罪——食品工业化的深渊

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酸糖球化,可惜只有极少数相关从业人员关注到这一趋势,提出这一现象的,笔者原创第一人。

酸,是高尿酸,中国人高尿酸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还有更多的人,从来没有进行过尿酸检测。苏北人民医院痛风联合门诊2018年底对扬州某中学初三学生近600人进行了检测,尿酸超出正常值的比率接近45%。糖尿病,老百姓都已经耳熟能详,比较粗犷的认知是不能吃糖,对血糖的规范管理仍然置之度外。球,中国人对体型球形化发展趋势,更熟视无睹,胖又不碍事,腰围越来越大,远远超过男85厘米女80厘米的正常值而无知无畏。

笔者28年临床营养师,多年关注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参与苏北医院肥胖联合门诊、痛风联合门诊,脂肪肝联合门诊多年,对肥胖者的饮食史有大概了解,吃得多,动得少是根本原因,而食品加工行业,特别是其中广泛应用的果糖,难辞其咎。

概括地说,果糖,七宗罪如下:

1、太甜。小分子单糖三巨头,葡萄糖和半乳糖及果糖,一半果糖和一半葡萄糖结合成为蔗糖,后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添加糖的主要成分。果糖的甜度是葡萄糖的2.5倍,蔗糖的1.7倍,所以,注定了我们舌头味觉感受器对果糖的无限追逐本能。顺便说一下,蜂蜜的诱惑,源于果糖。对糖,你有瘾吗?

2、进化的遗存。1700万年前气候变冷,水果是秋天人猿能够找到的越冬前主要食物,人猿演化出尽量把果糖转化为体脂肪的代谢通路,因为将临的漫长冬天无可果腹,此贴秋膘来源也,如今食物过剩暖气充足的你们,还嚷嚷着要贴秋膘吗?

3、果糖的汹涌来路。以前我们摄取到的果糖大部分来自于水果,还记得你们小时候妈妈把一个小苹果一剖两分给你们吗?如今,谁家的水果篮不是满满又丰富,早中晚,加餐,水果随手可得并且越来越“好吃”。果真慢慢啃水果也罢了,量不会太大,至少还能有膳食纤维和其它营养素。谁又带火了榨汁机和破壁机,脖子一仰,几个水果的糖轻松下肚。

4、果糖的加工产物。1966年,日本生化学家发明了可以把玉米淀粉转化为果糖的酵素,美国在1972年引进技术,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价格只有蔗糖的三分之一,资本逐利,从此,越来越多的加工食品中的甜味,来源于更便宜的高果糖玉米糖浆,不信,您去看看食品标签。

5、果糖的去路。传统观点,1克脂肪产热9千卡,1克糖产热4千卡,果糖是糖,比脂肪产热低,对肥胖作恶有限。然而最近有专家提出,果糖在体内的代谢完全不是一般糖的路径。果糖的肝脏内被降解,一部分转化为柠檬酸离子,参与体内内源性脂肪合成,一部分成为尿酸,还有一些沦为促生心血管疾病的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后者也就是血脂和肝脂肪的来源。这就解释得通为什么饮料是高尿酸、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肥胖的万恶之源了,所以最新版的美国高尿酸防治共识比上一版更明确严格地提出了限制果糖。

6、大量果糖对激素的冲击。大量果糖引发机体对瘦素和胰岛素的抵抗,对瘦素的抵抗让人消失饥饿感食量无限增大,对胰岛素抵抗则会妨碍肌肉燃烧葡萄糖促进葡萄糖也被转化为体脂肪,两者都是增肥的火箭加速推进器。

7、价格低廉。二师兄身份猛涨,高蛋白的牛肉贵,低脂肪高蛋白的鱼虾蟹更贵,而糖,是大多数人触手可及的慰安。虽然蔬菜原材料也价廉物美,但对于太多的自认为忙着拯救全世界的人而言,自己烹调难于登天,所以,饮料、奶茶、糕点,糖成了最便利的毒药。加税还是加价?为了健康,救救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果糖   苏北   正常值   尿酸   蔗糖   人猿   糖浆   胰岛素   葡萄糖   美国   肥胖   门诊   痛风   深渊   脂肪   水果   美食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