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故土的扬州人,最想念这一道家常菜


远离故土的扬州人,最想念这一道家常菜

离家之后,才会知道哪一道家常菜,最想念。

少爷暑假说学做菜,认真操练了好几次的,就是这道青椒毛豆米干子炒肉丝,在我们家,同样的配方能炒出三种完全不同的味道。

老爷对饮食的概念是“能熟”,在他最初的版本里,干子是切成薯条状,与毛豆米肉丝一起炒,加点酱油,熟了装碗即可,干丝条是柔弱的,杨柳纤腰扶筷软,毛豆肉丝不胜咸。

我没有认真学过厨,几乎都是儿时边玩边看顺带收进眼底的奶奶、外婆、妈妈的手势,豆腐干拦腰剖三层,横向一切纵向三截都是学的老妈刀法,至于倒油先把豆腐干煎到两边发黄起皮,似乎是外婆或者外公的做法。肉丝毛豆同时下,青椒迟一步,煸到毛豆青到亮时,加生抽,生抽只加到颜色略有点黄晕,洒一点儿盐,放几小碎块黄冰糖,全程不加一点水,完全干煸。我要“好吃”

因为我们家向来谁有时间谁下厨,少爷分别看老爷和我演练过了,奇怪的是,他复制粘贴了我的手法,虽然第一次试作的时候,豆腐干煎老了,毛豆炒出了雀斑,生抽倒成了黑浆色。无所谓了,少爷本来就追求“下饭”。

这道菜原先是夏天标配,配饭搭粥两相宜,如果炒多了,分装冷藏,第二天早晨做干拌面或者阳春面的浇头,也是极好。

大棚把季节搞乱以后,毛豆没有了四季,这道菜开始纵横全年的餐桌。

少爷青春期之前是跳挞矫健的小马驹,初三那年明显开始膨胀,老爷说都是我们不好,想着他晚饭在学校吃得差,都给他留点菜或者汤给他下晚自习回来填补点,少爷最喜欢看见毛豆豆干肉丝,总要分外装半碗饭,拌起来吃个精光。再专业的营养师母亲在孩子面前都难保从来不失控,不知不觉增加了这道菜出现的频率,也无意中添了太多夜草。

细细品尝这道菜,太有意思了,年青的毛豆,遇上年老黄豆榨汁做成的豆腐干,有点像母与子的重逢,毛豆嚼起来是饱鼓鼓的,煎到起皮的豆干则相当有韧劲耐得咀嚼,而肉丝,另一种风味,提供了肥肉炸出的油香瘦肉纤嫩的口感,盐的鲜味生抽的酱香冰糖的酥蜜又都被青椒这个大飒蜜华丽丽的清香大咧咧嘬哄到一起,我特别模仿了少爷的吃法,与米饭混合一起进口,那种满口腔硬的软的酥的韧的鲜甜饱满,确实够让唇齿舌脑眼花缭乱百感丛生。

当我给少爷讲解这道菜时,教与学的都知道他要掌握的是一种批量处理模式,能够举一反三,比如说,无豆腐干,鱼豆腐也可,无毛豆米,豌豆也可。然而,少爷说,鱼豆腐软塌塌,豌豆没格调。

有比较才会明白生活在扬州有多幸福,一年四季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绿叶菜,光一个青菜就能从冬天的大头矮春天的菜苔夏天的小茉菜一直吃到秋天的大汤菜,哪一位先贤学会了吃扁豆的荚,又是哪一位吃货发掘了黄豆的少年时代。

剥毛豆,确实麻烦,我打小就深恶痛绝的家务活之一,感谢今天菜场的老板老板娘们看摊子时顺手剥出的毛豆米省了我们上班族的事,然而,农场种植那么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怎么到现在都没有体会到鲜毛豆米的无上美味?

我曾经以为我吃到的味道与别人都是一样的,最近才知道,每一家的家常都非比寻常。





远离故土的扬州人,最想念这一道家常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先贤   矫健   菜苔   切成   扬州人   毛豆   豆腐干   故土   青椒   冰糖   黄豆   豌豆   道家   肉丝   老爷   少爷   外婆   豆腐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