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活食的扬州人,讲究连年有鱼

吃活食的扬州人,讲究连年有鱼

扬州人,连年有鱼,四时不辍。

春天,河豚欲上,桃花流水鳜鱼肥,其它时节,鲫鱼、鲢鱼、鳊鱼、昂刺鱼不断供,翘嘴白可遇而不可求,小食盒送进医院病房更常见补益刀口的黑鱼汤,以及扬州人相信具有催奶功能的鲶鱼汤。

鱼是比较骄奢任性的食材,淡水鱼最讲究鲜活,扬州的鱼档都是给你一个网兜一个塑料框让你在大缸里现捞,活蹦乱跳的过了秤,鱼档老板娘现杀。回家也得现做,顶多可以把鲫鱼洗好姜葱油煸了放冰箱里保鲜,第二天炖出来的鱼汤,口感上已是差一层。

差的那一层在鱼肉,吃惯活鱼的能够品尝出隔夜鱼肉的呆板。

文了的鱼,文是扬州人对鱼死了的奇妙形容,讲究的扬州人,是白送都不要的。

鱼从烹调好到吃完的时间最好不超过两小时,鱼一冷,肉就板僵,除非,除非能把它们泡在汁液里,比如,鱼胨。

煮鱼过程里有少许蛋白质脂肪胶质溶解到鱼汤里,温度低时自然凝结,成为鱼胨,扬州人煮鱼时酱油适量红糖点缀,鱼胨的口感,鲜美细滑。

更鲜美的鱼胨可以加点儿老扬州腌制的水咸菜,泡尽咸味只留风味,加一些花生米或者泡过的黄豆,如果不怕麻烦先把黄豆干炒到半熟,煮鱼时飘出来的香味已经让半个小区的猫要翻墙。

喜欢吃鱼的人,多少有些猫性。保持冷漠,适当撒娇,几乎不动心。

儿时,爷爷养有一只竹节猫,爷爷每次都先喂了它,才自己吃饭,常常听得爷爷满屋三间前庭后院地唤——“妹妹”“妹妹”,老妈说爷爷的妹妹,你们得喊“姑奶奶”。姑奶奶高高扬着尾巴绕着爷爷的腿转来转去,骄傲得不行。

公道镇的小鱼多到不要钱似的,老妈早起到大桥底下买得小鱼回家,往水池里一放,就去上班。我会慢条斯理地杀、剖、洗、煮,巴掌大的小鱼,不必用砧板,我放在手心里,用菜刀杀剐之。

小鱼煮好,荷花图案的搪瓷方盆满满堆尖。没有电视的暑假,我坐在堂屋里看各种杂书,不时地去拈一条小鱼当零食,咸了,就用桃子黄瓜西红柿对冲,到中午,能把白塔吃成平山堂。

鱼,营养较均衡,能量密度低,相对安全,尤其小鱼,尤其野生的小鱼。如果环境有污染,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会让大鱼受灾严重。

而扬州有高邮湖、邵伯湖,宝应湖,三个湖区,总会有小鱼运到扬州,散落在某几个菜场。我的猫鼻子,总能循味而至。

荷花池门前,有公道高邮的鱼贩子们一个卸货点,有的,会直接在荷花池菜场外面的马路市场里卖,可惜,中午下班过去,人家早班师回朝。无妨,石塔桥菜场有一溜边的黄珏衣家鱼贩子,休息日可以早点去候着。再不行,四季园和新城花园菜场都有一两家。四季园有个微信收款码是江鱼的故事的,可以现场配杂鱼,几条小鲫鱼、肉滚子鱼马鸡子(这个土名我至今找不到学名)、小白条鱼、昂刺鱼等,回家烧起来鲜味更复杂。也可以再买点单独卖的大鱼的鱼鳔和鱼籽,煮出的鱼胨,有了鱼籽更加好看,鱼籽在牙齿间蹦达也好有趣。

正宗大湖里的鱼形体玲珑漂亮,雄鱼比雌鱼更瘦长些,但一样的鳞片齐整,光泽灵动。现场剖杀来,野生小鱼的肠子非常细小。冬末春初,雌鱼多,肚子满满的尽是籽,最肥美是此时。盛夏,产卵结束的小鱼妈妈们单薄得只剩一个空壳,胜在鲜味天然。生姜老葱油煸鱼,酱油蒜头红糖放,煮半小时以上,汤先粘稠然后干涸,酱汁全进到小鱼身体里去,最嫩最鲜。

隆冬春初,是小鲫鱼最不值钱的季节,咸菜煮小鱼添鲜,炒黄豆煮小鱼增香,小鱼胨琥珀化石似的诱人。怎么吃都不能够。老俩口吃饭,煮鱼的锅上贴几个玉米面杂粮饼,再炒一个蔬菜就是完美一餐,偶像苏东坡若久驻扬州,可作“周啖小鱼二三次,不辞长作扬州人”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扬州人   高邮   活食   鱼贩   葱油   扬州   鲜味   姑奶奶   鱼汤   红糖   鲫鱼   菜场   咸菜   黄豆   小鱼   讲究   爷爷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