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馀恨叹合欢——从红楼梦到甄嬛传

多情馀恨叹合欢——从红楼梦到甄嬛传

故事要连连看才更有趣味,都说《甄嬛传》的许多情节都是从《红楼梦》里渗透描摩过来的,静静想来,果然。

《甄嬛传》里的宁嫔是个人物,孤高傲世,颇有点妙玉的风骨儿,又有一些探春的隐忍与敢做敢当。她与甄嬛和果郡王之间,关系玄妙,牵扯的细枝末节,少不得一个物件儿——合欢。

果郡王住过的地方有一棵合欢树,皇上疑心果郡王与甄嬛有私,命人砍去,是宁嫔,巧妙地编了个心口疼的毛病,将合欢树留了下来。

噫,这个心口疼好熟悉呢,倒像是在哪里遇见过。是了是了,《红楼梦》里,宝姐姐得了大螃蟹请客那回,吃罢螃蟹众美女各休各闲,林妹妹执杆垂钓,宝姐姐捻桂花逗游鱼,迎春拿花针穿茉莉花,探春和惜春看鸥鹭,就只见宝二爷一人,在钗、黛、袭人间穿梭不停,果真是个无事忙,一会子林妹妹说“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忙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慁,正是如此这般。

合欢长什么样儿呢?不少人都看见过,却不识合欢是合欢。是含羞草的放大版本罢,满身翠羽的二回复叶,每到黄昏,叶像折扇一样渐渐折叠(恰似含羞草的温柔),如情人相拥而眠,翌日又会孔雀开屏般舒张,开的花似淡红色的蒲公英,仿佛随时要撑伞而去。

网络上有人笑问第一个喝牛奶的人到底对牛做了什么,其实,我们的祖先才真正伟大,最早的《神农本草经》里,就记载了“合欢,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在随后的中医理论与实践中,一直将合欢用于治疗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跌打损伤。更令人佩服的是,合欢的此类疗效,竟然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验证,实验研究证实,合欢花水提取物对“行为绝望”的动物模型有明显抗抑郁作用。

关于食物或药物的效应,有太多的夸张其辞以讹传讹,一本《甄嬛传》,半部日说大三光,太医又不能修成狗鼻子,哪里能闻一下就分辨出某物里某种极细微的成分了?那些极细微的药物成分,哪里就有那样大的毒性反应了?甄嬛只尝一口汤药感觉酸的就晓得下了药了之类,更是基本胡说。稍微靠点谱的,恐怕还就是这合欢花治心口疼了,而且,还只是个借口。

再回到《红楼梦》里去,宝玉的一颗心从来是只在妹妹一人身上的,只是,少年人的好奇心性吧,容易见了姐姐,一时半会儿的忘记了妹妹,引得颦儿频频拈酸,却推说到月亮、落花、冷雨上去,有事没事的害得自己态生两笑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知道的说林妹妹本来只不过是棵草先天身子弱,不知道的,就说她是相思病抑郁症。

忧思伤脾,脾胃既虚了,如何能养益气血?气血不足,自然心神不宁,甭说合欢花浸酒的那微末药力,便是长年吃着太医的天王补心丹,也于事无补。

心病还需心药治,不是冤家不聚头。终究,宝二爷用在林妹妹身上的这些心思,都被白茫茫一片大地掩去。

正如宁嫔对果郡王的万般珍爱,也只得半树合欢花罢了。

其实,合欢一词,在汉语言里的内涵是丰富而多层次的,可指和合欢乐,比如贾府的除夕合欢宴;可指男女欢好情事,犹记得《大明宫词》里太子弘的一个小太监就被弘赐名“合欢”,不伦之恋在武后强权下难免悲剧收场。

世人但见合欢“叶似含羞草,花如锦绣团,见之烦恼无,闻之沁心脾”而将它种植在天井或者庭院以求全家和美,却不知多情自古空馀恨——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想照,敛尽芳心不向人。”




多情馀恨叹合欢——从红楼梦到甄嬛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合欢   本草   宝玉   大明   微末   红楼梦   郡王   含羞草   太医   心口   螃蟹   细微   红楼   多情   药物   成分   姐姐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