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咸排骨是床前白月光,广东的腊肉是心上朱砂痣

扬州的咸排骨是床前白月光,广东的腊肉是心上朱砂痣

腊味煲仔饭 制作与摄影 已蝶


寒风起,腊味香。

物流年代,天涯若比邻,路途不再是距离,扬州的冶春能开到台湾去,扬州人也可在街边巷陌,随时吃得各地特色,甚至,鼠标轻点,满世界搜食。

当老扬州人还在张罗着小雪大雪腌大菜腌猪八件的时候,新锐的吃货派已经跳出扬州食俗,开始了腊香缥缈的贴秋膘口腹之旅。

扬州传统的腌制品,咸猪头咸猪手咸后座咸排骨,一般只在春节时才开始隆重上桌,猪头肉是年夜饭里少不了的冷碟,猪耳朵脆,猪拱嘴韧,猪口条口感独特。

开了春,咸猪肉与河蚌一起炖,加上时鲜的菜苔,咸香清香拧成一股绳,直接能把人魂儿牵了走。或者做咸肉老百叶炖黄芽菜,扬州人喜欢把北方的大白菜叫成黄芽菜,听名字就更美丽三分,经了冬的黄芽菜骨子里是甜的,被咸肉的香味一熏,就多了层次。咸排骨能够支撑到夏天,咸排骨鲜排骨一起与冬瓜炖汤,滋味繁复,能从一家厨房里跳出来,号召一两栋楼的馋猫尖鼻子。

淮扬菜主打咸鲜味,而甜的加入,能让滋味更加醇厚,是这个原因么?广式腊味让扬州人一见倾心,念念不忘。

紫京烧鹅在扬州着实火热了不少年,只是有点高大上,可望而不可及,或许,就更多的扬州人而言,落实对广式腊味的向往与亲近,莫如一个地道的腊味煲仔饭。

扬城的咖啡馆已然遍地开花,不知有多少人,如我一样,不喝咖啡,却是冲着简餐去的。日式风格的餐盘,一小碗一小碟的趣致固然新鲜,煲仔饭的热烈却更值得期待。

不同于“砂锅”,“煲”是用瓦做成的,据说煲在火候控制方面比较灵活,煲出来的饭也较为香口。

好的煲仔饭,米应当是丝苗米,这种米油润晶莹、米身修长、柔韧适中,米味浓郁。将米先用煲蒸差不多,然后将腊肉、腊肠放进煲内码味,浮于饭面的少许水分可以滋润较为干硬的腊味;而腊味的油脂与香浓味道也可以很好发挥并渗入饭内,添加香气。如果喜欢香味更重,可以加入一些橄榄油,用文火蒸半小时,收火。

揭开煲仔盖,腊味与米香融合得天衣无缝,在餐桌上方带着吃情袅袅直上云霄。这是最适合秋冬的美味,晶莹剔透的米饭吸取了腊肉精华后,饱含汤汁的浓郁咸香,肥而不腻,温暖香糯,细细的劲道,耐咀嚼,好舒适。会家子最不能放过煲仔饭的锅巴,每回都关照服务员请厨师好好地把煲仔“炕”一下,腊肉的油香被卤汁和浇料裹挟着沉到煲底与锅巴相见,那一份纠缠与交融,能成就臼齿上最最饕餮的磨砺。

一个好的煲仔饭能改写一个吃货对于美食的概念,也能激发吃货对于美食追根溯源的无限好学之心。腊味,腊从何来?相传在上古夏朝时,人们于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而十二月叫腊月。腊肉,就是在冬天将肉类以盐渍经风干或熏干制成而得名。早在周朝的《周礼》、《周易》中已有关于“肉甫”和“腊味”的记载。“束修”就是民间学生赠给老师作为学费或聘礼的成束干肉。

由此,凡腊月里腌制加工的肉都可称作腊肉,不同在于,扬州人作腊肉是腌过了晒干,腊月天的风吹,腊月天的太阳晒,在懒洋洋的冬日下,鲜红的瘦肉,慢慢暗红、玫瑰红,肥肉白变黄,白中透黄,黄中透白,像玫瑰红中镶嵌的黄玉,才算好腊味。

广式腊味也是腌制,不同于扬州法,他们用酒、酱油、糖等调成汁,把肉浸两三天后,再挂起来晒干或烘干,不需要经过烟熏,所以质地红润,以金黄色、油灿灿的为上品。

而湖南的腊味则多一道熏的工艺,腌几天,洗几天,晒几天,然后挂在熏房里,用锯木屑、干果壳或糠壳作烟料,连续熏36个小时,每条猪肉呈烟熏黄色,才成腊肉。

湘菜名满天下,在扬州却好象不及川菜吃得开。早些年间扬州曾开了一家湖南米粉店,生意寥落惨淡收场。去年也曾在下班路上看见一家小店挂出“浏阳蒸菜”的招牌,我等了又等,但见他昙花一现,迅速关张,改弦易帜了。

“浏阳蒸菜”当算湘菜腊味合蒸的经典菜式,它的成名相传还与一位乞丐有关。从前,在湖南一小镇上有家饭馆,店主刘七为逃避财主逼债流落他乡,以乞讨为生。一日来到省城,因时近年关,人家就把家里腌制的鱼肉鸡拿点给他。刘七见天色已晚,早已饥肠辘辘,便把腊鱼、腊肉、腊鸡等略一洗净,加上些许调料装进蒸钵,蹲在一大户人家屋檐下,生起柴火蒸开了。

此时大户人家正在用餐,且席上嘉宾满座。酒过三巡,菜已上足,忽又飘来阵阵勾鼻浓香。主人忙问家童,还有何等佳肴,快快端来。家童明知菜全上完,怎有遗漏?但还是跑进厨房,真的闻到一股浓香从窗外飘来。他赶紧打开后门观看,只见一乞丐蹲在地上,刚掀开热气腾腾的蒸钵盖,准备受用。

家童二话不说,上前端起蒸钵就走。刘七一急,紧追而来。一客人见刚出炉的蒸钵,忙伸箸夹进嘴里,连说好吃。却说此客人乃当地富翁,在长沙城里开一大酒楼。于是当面问明刘七身份,带他回去在自家酒楼掌勺,挂出“腊味合蒸”菜牌,“腊味合蒸”从此名声大振。

因为在长沙读书五年,我始终认湖南是半个故乡,最便捷的疗乡愁方法莫如做一道故乡菜供奉“五脏庙”,照着老同学给的地道方法,用着最地道的湖南腊肉腊鱼腊鸡,配了最地道的湖南剁椒和浏阳豆豉,却仍然没能寻到地道故乡情。有些滋味,与情怀一般,不能复制。

前回有个好朋友从长沙给我带了个腊鸭,我是恨不能连手指头都唆干净的,那个朋友也是老饕,深入长沙菜场寻味得来。我若有实力,把香港的腊味市场或者长沙解放路的腊味店,随便哪一处,到扬州开个分号,早就大发了。世界那么大,却没有腊味笼罩不到的,吃货的嘴巴,从不说谎。



扬州的咸排骨是床前白月光,广东的腊肉是心上朱砂痣




此图是广东顺德牛展煲仔饭

我替你们万里迢迢去吃过了

还愿意再去一次两次三次都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扬州   腊肉   排骨   浏阳   腊鱼   家童   扬州人   腊味   咸肉   锅巴   朱砂   浓香   长沙   腊月   湖南   广东   地道   心上   美食   白月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