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即破发的理想汽车,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

上市即破发的理想汽车,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

理想汽车(02015.HK)今日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平开低走,最终以117港元/股的价格收盘,微跌0.85%。


上市首日破发,Why?


上市首日即破发,不是一个好兆头。打新股之所以受到大家欢迎,是因为新股上市往往会有一波上涨,尤其是A股,打新中签意味着躺赚;就算是港股,对于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而言,理想汽车这样一只明星股也不应该落得破发这样境地啊?


这是对之前没有上过市的纯新股而言,“二婚股”则是另外一套逻辑。


美股回港股上市的二婚股,和汽车之家一样,完全看美股的市场表现,一般定价当天会根据美股收盘价,会有一定的折让。空间都有限,风险却大,尽量不申购。


从二婚股的定位出发——二婚股,一般都是小肉,二婚股受美股对标价格所限,普遍涨幅不到10%,套利空间十分有限。


可能你会问:什么叫二婚股呀?是这样,我们把回港作第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称作“二婚股”。自2018年4月,港交所那边允许合乎条件的中概股回港作第二上市开始,目前已有16家中概股回港上市。


上市即破发的理想汽车,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


不过,理想汽车这次是属于双重上市,跟简单的回港二次上市还不太一样。


双重上市,公司需同时满足上市两地监管要求,在流程上比“二次上市”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成本,优点就是公司大概率可被纳入“港股通”,供内地投资者交易。


双重上市的中概股就相当于股票增发,在首日股价表现逻辑上,它跟其它“二婚股”是一样的,至于能不能吃肉,要看定价之后到上市前这段时间美股那边的股价表现,要保持平稳或上涨才有肉吃,如果在定价之后,美股那边出现回调,那么就要跟着吃面。


去年,理想汽车成为继蔚来汽车后,第二家上市的新势力车企。此番又再次于港股二次上市,包括王兴、明势资本在内的投资人将再次实现超额回报。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表示,在2020年理想汽车在美股上市后,公司就启动了在港股上市的计划。之所以选择回归港股,有三方面的考虑:其一是香港资本市场是国际化的市场;其二是利于公司更好地吸引亚太地区的投资者;其三实现在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可以帮助公司抵御一些不确定的风险。


沈亚楠还表示,美股、港股、A股,都是公司扩展资金储备的渠道,未来不排除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目前公司内部已在研讨。


上市即破发的理想汽车,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


一招鲜,吃遍天的理想


理想汽车创立于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从事豪华智能电动汽车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今年,《福布斯》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亿万富豪榜,李想以40亿美元(约合260亿人民币)的身价,首次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按销量统计,理想ONE于2020年被评为中国最畅销的新能源SUV车型,占市场份额9.7%;同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排名第六,占市场份额2.8%。


有趣的是,理想汽车目前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售价比较高,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更容易接受新能源车,而理想的价位比较高,较少年轻人有能力购买这类较高端的汽车。目前,理想很可能积极准备推出价格更低的大众车型,用户量多了之后,理想汽车的股价或进一步提升。


不过,理想汽车也在改变“一款车型打天下”的策略,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计划在2022年和2023年推出的三款新车型中引入下一代增程式电动汽车平台。从2023年开始,理想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汽车新车型。


区别于部分车企追求高续航里程,理想汽车研发方向定位超高压快充,寻求差异化补能措施,未来,或许有望继续获取利基市场需求。


上市即破发的理想汽车,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


理想汽车面临的挑战


和国内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理想汽车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的营收分别为0、2.84亿元、94.57亿元和35.7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24.38亿元、1.52亿元和3.6亿元。


从交付情况来看,8 月 1 日,理想汽车公布了其 2021 年 7 月的交付数据。理想 ONE7 月交付量为 8589 辆,同比增长 251.3%,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八千辆。


虽然达到这样的交付量属实不易,但是理想汽车的增程式路线面临的不确定性、势必抬高的试错成本、在上下游产业链及技术方面的话语权不足,这也是挡在理想面前的三座大山。


如果纯电车企补上充电桩基础设施的这块短板,那么理想的增程式路线将迎来最大的挑战。


理想One车型依是增程式电动汽车方案,该方案既能获得电动车平顺的驾驶体验,又能以燃油作为动力来源,用户少了很多电量焦虑,这是个相当不错的过渡方案。


但它也有着不小的缺点,内燃机等机械结构占据了大量的车内空间,导致无法安放足够的电池。用户不经常充电的话,汽车会经常用油来发电,平时的使用成本会稍高一些。


上市即破发的理想汽车,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


2019年地方财政补贴被取消之前,北京市就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条件,插电式混合动力既不在补贴范围内,也不享受“不限行”优待。同样在2019年以前,北京只有纯电动汽车不受牌照限制,增程式电动汽车上牌政策与燃油车相同。

再到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宣布,自2023年起不再给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发放免费牌照。

这对理想来说是一次重磅打击,因为北京和上海正是理想ONE的两大市场,销量占比分别为6.3%、9.4%。

机会出现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风险,摆在理想面前的不确定性又多了一重。


理想汽车虽然证明了理想ONE能打,但就长远来说单一车型的问题在于降低了其抗风险能力,也会加大销售端的压力。


理想的成本优势正在被抹平!


新能源汽车的终极之争在于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理想若想再次突出重围,需要拿出更多的筹码。而无论是资金、技术、规模、品牌号召力,最终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规模化生产带来成本下降,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据中信证券,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系统平均售价,已经由2014年的2.89元/wh降至2020年的0.84元/wh。

这将直接导致理想的差异化优势被不断稀释,而一旦走纯电动路线的车企补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理想的增程式路线将迎来最大的挑战。


当所有的不确定因素连点成线,理想汽车面临的,必将是前所未有的压力。


(小橘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福布斯   理想   汽车   新股   新能源   首日   产业链   程式   股价   中国   车型   电动汽车   路线   成本   未来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