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天价学区房只是中国特色吗?其他国家有没有学区房?

收藏!天价学区房只是中国特色吗?其他国家有没有学区房?


最近,教育改革牵动九州情绪。

北京出台“双减”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跨校、跨学区流动,辐射优质教育服务到更多的地方。优质教资随机流动,直接浇灭学区房概念七成热火有余。

收藏!天价学区房只是中国特色吗?其他国家有没有学区房?

政策制定者们大刀阔斧改革,就是要扼住学区房无序疯长的咽喉。

但其实,学区房吃香,全球都一样。

所谓“学区房”现象,并非中国社会所独有,它通常与按片招生的公立学校管理制度有关。一般来说,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相差越大,在质量较好的学校附近的学区房价格,往往就会越高。

在许多以公立教育为主的国家里,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均,学区房的现象都普遍存在。大多数父母,都会希望子女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孟母择邻”的心态绝非中国人所独有,大家都想去好学校,好学校的学区房自然会高出一般房产不少。

因为学区房浓缩了中产群体日益增长的阶层稳定需要与教育资源不均衡化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能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国家少之又少。


美国:你想要好的,就得买贵的

一般来讲美国的私立学校都是好学校,但学费都比较贵。所以今天讨论的美国学区房主要是指公立学校。

美国学区房在家长心目中的概念,固然不如特别重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中国家长们的心中突出,但美国也实实在在存在学区房。与中国情况不同的是,好学区的房子并没有因此贵得离谱。

收藏!天价学区房只是中国特色吗?其他国家有没有学区房?

不过,与中国想要就读必须具有该学区的房子产权的不同的是,在美国无论是租住还是自有房产,孩子都可以免费上该区域的公立学校,甚至孩子坐校车都不必再花钱。

然而,这样的公立学校还是有好坏之分。因为美国学校的资金是地方政府从收取的房产税中拨款给公立学校,因此是片区内的房价越贵,税收越多,学校能够得到的经费就越多,也就有更多的资金用在学校建设和师资培养上,学校也就越好。

所以如果在美国是想就读公立学校的话,一般房价越高,该片区的学校就越好。


英国:“学区”永远在变,家长心好累

英国的学区概念主要针对小学生,住在学区内的小学生会优先被区内学校录取,但中学之后学区对入学的影响就大大减弱了。

因为英国公立学校的主要收入来自政府,学生的考试结果会影响学校获得的经费,所以中学之后学校对学生的选拔就更为重视,会采取择优录取的方式,学区的因素则较少被考虑。

收藏!天价学区房只是中国特色吗?其他国家有没有学区房?

虽然只有小学看学区,但对房价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数据显示,英格兰排名靠前的小学附近住宅房平均价格为30万英镑,比同区其它位置的房价高出42%。

还有调查指出,公立学校的标准考试成绩分数每提高10分,周围住房的售价就会增高3.3%,约5800多英镑。

但是,英国家长们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则是,名校的“学区”并非一成不变。许多公立学校每年都会变更录取人数,以及录取范围,如果太早买好了学区房,但心仪的学校却换了,那可就糟心了。


加拿大:学区房不是天价,却也稍贵一点

在加拿大上学虽然没有户口这一说法,但是小孩在入学前需要填一张表格,上面需注明居住地址,由此产生了学区房概念。据了解,在学区房周围的租金能够比其他地区的高,同时也更易出租。

以加拿大排名前十的布兰克森山学院霍尔学校Branksome Hall附近的学区房为例,这是一间拥有百年历史且没有宗教派系的女子贵族学校,附近的学区房的房价也只是在22.8万加元(约合111.29万元人民币)。


澳洲:房产价格不是问题,入学资格才是

澳洲对于学区房的审查非常很严格,想要顺利入学,首先要在行政划分区域之内购买学区房,并且需要提供电费、水费等单据证明是自住。

根据目前的政策,只有入住本地的学生可以申请该地区的学校(如果本地区有学校在本年度录取不足,其他地区的学生也可以申请),这样一来,上名校也颇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


日本:公立小学没有重点学校之分

在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相差不多。

由于在日本,教师资源实行“教师定期移动”制度,教师在享受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待遇的前提下,公立学校的教师均属于公务员。所有教师每几年就会轮换工作地点,都有可能被派到农村去教学。而且越是偏远的地方,晋升的机会就会越大。

所以,老师们并不抵触去乡村教书。公立教师在6年内一般都会流动一次,公立校长不得连任,连任者需在校际之间轮换,这对保证学校水平的均衡起到很大作用。

收藏!天价学区房只是中国特色吗?其他国家有没有学区房?

在日本,不管是几线城市,不论学校的规模大小,教学大楼必须能抵御最高地震所带来的伤害,并由当地政府统一管理和验收,必须配备体育馆、游泳池和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等实践活动室,并且各类器材齐全,占地面积均根据学生人数来决定。


新加坡:学区房很重要,但“关系”更重要

根据《海峡时报》的报道,在新加坡,学区房是存在的。通常,在学校所在地点方圆一公里外的住户可以优先入学,接下来才是1公里到2公里,再到2公里开外,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拼命搬到一个理想的学区。离好的学校越近,房价也就越贵。

但是,住在学区房并不能完全保证孩子就能入学。新加坡学校会优先考虑教师或者校友的子女就读本校。只有等拥有这样“关系”的孩子就读后,学校才会把剩下的名额分给其它孩子。


韩国:学区房概念同样火爆

终于看到一个跟我们对学区房态度相似的国家了。在韩国房地产市场有“学区房因素”这一专业用语,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入学的时候会迎来搬家旺季,房价也会明显上浮。曾有调查发现,韩国人对学区房趋之若鹜,83.4%的人认为子女教育环境非常重要,有72.1%的人回答会为了子女教育搬家。感觉看到了和我们国家一样“用心良苦”的家长。

不过韩国近年来也在努力给学区房降温,韩国政府为平衡各校师资,规定招收的中小学教师在一个学校任教满6年必须调到其他学校。还曾改革高中招生方式,一方面允许学生选择报名首尔全市范围内的两所学校,同时还按照计算机随机抽取结果强制招生。在这些措施之下,韩国的学区房价格有所下降。


法国:积极调控遏制学区房炒作

在法国“学区房”概念也开始被炒,学区房销售或租赁的生意一度火爆。

以巴黎为例,处在巴黎六区全法最著名的两所中学——亨利四世中学和路易大帝中学,其附近的住宅每平方米价格超过12000欧元,而巴黎地区平均房价只有8000欧元。

收藏!天价学区房只是中国特色吗?其他国家有没有学区房?

为了遏制炒作学区房,自2015年起,法国教育部重新制定“学校分区图”,重新修订学校分区图,旨在重新平衡初中内部各社会阶层比例,避免出现“贫困子女学校”和“精英子弟学校”的两极分化,促进学校内部社会各阶层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一边是政府在不断推出新政,试图调整教育资源倾斜的现状,一边是家长心有不甘,怕小孩输在起跑线上,课外班、学区房一个不落。

虽然现在很多媒体、专家都在宣扬“最好的学区房就是自家的书房”、“好学区不一定出好学生”等等言论。

但是对于每一个家长而言,孩子的未来承载了他们太多的期待,哪怕即使有一点机会,一丝可能,也会拼命送孩子进更好的地方。这大概是为人父母的“通病”,全世界皆是如此。

然而欧洲一些较为富庶的国家,如瑞典、卢森堡,由于其教育投入较大,公立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因此家长一般没有选择学区房的必要,其学区房价格通常与普通房屋没有差别。

收藏!天价学区房只是中国特色吗?其他国家有没有学区房?

所以治理学区房,关键在于改善供给而并非抑制需求。中国社会好学校、差学校教学质量上的巨大差异,特权学校与普通学校资源分配上的隐性鸿沟,都是催生天价学区房的关键因素。

如果这些因素不改变,不让买学区房的抑价政策,不过是剥夺了一些富裕阶层运用财富购买教育公平的机会。

你会为了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去购买学区房吗?

欢迎下方留言,与笔者一起讨论~

(小橘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学区   中国   都会   新加坡   巴黎   英国   韩国   美国   其他国家   房价   家长   概念   特色   教师   孩子   中学   收藏   学校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