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水平斜视

临床问题

患者年龄:33岁

患者性别:女

简要病史:

间歇性内斜视来诊。

在幼年时曾接受过斜视手术治疗。

患者身体健康,神经发育正常。没有斜视家族史,否认复视。

体格检查:

矫正视力为4.8 OD和4.7 OS。两个瞳孔对光反应灵敏,无传入瞳孔缺损。右下斜肌和上直肌明显过度活动(1+)。注意力不集中时,眼位正常(图)。近注视时的棱镜和交替遮盖测试显示,当左眼固定时,右内斜视和分离的垂直斜视(图1,左侧插图),在右眼强制固定时,左内斜视更明显(图,右侧插图)。

分离性水平斜视

没有睫状肌麻痹性屈光不正,眼底视网膜检查未见异常。

问题

下一步怎么做?

A 被动牵拉试验

B 磁共振检查

C 反转注视试验

D 基因检测

病例思考

诊断:分离性水平斜视

下一步怎么做?

C 反转注视试验

分离性水平斜视的初始确认试验是反转注视试验(选择C)。在使用交替遮盖测试测量非固定眼的水平斜视后,遮挡板被移回非固定眼,因为水平斜视已经被棱镜抵消,眼球通常没有移动。然而,对于分离性水平斜视患者,可以看到固定眼的水平运动,表明存在注视依赖性神经支配。

分离性水平斜视

成人间歇性内斜视的鉴别诊断包括失代偿性内斜视(通常由早期老花眼引起)、屈光不正和分离性水平斜视。视网膜检查排除了屈光不正。由于早期老花眼过度调节而产生的内斜视在双眼中是对称的。被动牵拉试验(选择A)未显示为眼球旋转机械性受限。未出现复视和潜在的眼球震颤的存在表明这种内斜视是由长期的斜视引起的,而不是新发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因此,磁共振成像(选择B)是不必要的。基因检测(选择D)没有必要,因为表明没有斜视家族史,遗传性因素可以排除。

患者结局

患者接受双侧外直肌手术矫正治疗,症状减轻。

既往笔记

斜视性眼阵挛综合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斜视   内斜视   老花眼   水平   棱镜   磁共振   间歇性   视网膜   下一步   瞳孔   不正   插图   眼球   患者   神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