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状息肉病

临床问题

哪种息肉病可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达到症状缓解甚至息肉消失?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35岁

患者性别:男

简要病史:

腹泻5个月,内镜发现直肠息肉样隆起转诊。

体格检查: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诉里急后重和肛门下坠,黏液便,有时含血丝。

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直肠多发扁平隆起伴糜烂。

帽状息肉病

(A) 对比法放大染色内镜。靛蓝胭脂红喷雾剂有助于揭显示息肉生长状态。

(B) 醋酸喷雾后,整个表面更细致得以显示。

(C) 覆盖粘液的息肉,因为黏液,靛蓝胭脂红无法揭示表面结构,

(D) 醋酸喷雾后,黏液已被清除,息肉表面可以清楚显现。

超声内镜检查结果:肠壁增厚,以黏膜层增厚明显(箭头所示)

帽状息肉病

病理活检:

腺体扭曲、扩张,其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形成帽状结构。

帽状息肉病

临床诊断:

帽状息肉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C14呼气试验(+)。

治疗经过:

经标准四联14 天(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患者腹泻消失,停药2个月后复查C14呼气试验阴性,复查结肠镜示帽状息肉消退。

帽状息肉病

病例思考

帽状息肉病可能因持续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反应受全身免疫刺激的影响而发生结直肠肥大变化。

既往笔记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化学预防

腹痛、恶心、排便习惯改变、息肉

2021-06-0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息肉   阿莫西林   靛蓝   幽门   胭脂红   黏液   直肠   醋酸   螺杆   病例   患者   纤维   细胞   表面   结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