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蒙蒙在26个月时,突然出现了一个令我们十分头疼的行为——每天不定时吵着要去商店买零食吃,在托班接她时、坐在车上时、早上醒来时、好端端地在玩玩具时总会突然想起要去小卖部。


其实在吃零食上我并没有很严格,偶尔外出玩儿的时候我甚至会主动买点相对健康的零食给她,比如海苔片、无糖熔豆、牛奶之类的。但会严格控制高糖高盐油炸等零食。


但最近她突然好像进入一个零食爆发期,不定时吵着要去买。一开始我并没想太多,会带她去商店让她挑一个小零食,直到后来越来越频繁。


我开始有点慌了,毕竟她才26个月。


事件回顾



有天晚上我出门回来,蒙蒙刚睡下,队友一副生无可恋满脸崩溃的表情瘫在沙发上,一看到我就嗷嗷地跟我控拆蒙蒙的“罪行”。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他说,从接到她开始就一直吵着要去小卖部,在路上坐在安全座椅上喊了一路“买买买”,到地下车库停好车,乘电梯上楼时,蒙蒙很聪明地指着1楼要按,要去买零食。队友便带着她去商店买了酸奶。

吃完饭,又开始吵着要去买。队友说不行,你今天已经买过了,一天只能买一次。蒙蒙便大哭,队友不理会,小丫头便直接在趴地上打滚哭天抢泪地大哭。

队友抱着“不能被哭声要挟,哭闹是没用的”的信念没有理会蒙蒙,就在做自己的事情。蒙蒙哭了将近一个小时


后来,在蒙蒙平静下来玩玩具时,队友陪她玩一会儿,她又提出要去买零食,她说要喝牛奶。 队友心想可能孩子是真的想喝奶吧(因为她平时的确很爱喝牛奶)。于是带她去商店,结果蒙蒙一进去就冲着玲琅满目的花花绿绿的零食区去了,以队友来不及反应的速度飞快拿了一包山楂紧紧搂着,队友说不可以吃这个,试图从她手里夺回来,蒙蒙便号啕大哭,队友的形容是“撕心裂肺震耳发馈“,引来周围来来往往的顾客们的侧目,队友迫于对别人造成影响的压力就买下了。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我听完后,立即向队友指出:

“你犯了两个明显的错误。一是在她在家里大哭的时候,你表现出的不理会会令她更加愤怒,对她而言可能会造成冷暴力的刺激,她会觉得自己的情绪得不到认同,最终哭一个小时停下来有可能并不是想通了,而只是哭累了,但其实她还是很愤怒很失落的,再次提出去买我觉得也有种通过这种行为索取关注的感觉。

第二,在商店时,既然你已经决定和她约定规则,为什么又自己妥协呢?尤其是你迫于人群的压力满足了她,那么之后她就会很聪明地明白她可以在怎样的场合通过怎样的方法得到她想要的,她会觉得她在公众场所大哭爸爸就会很快满足我。”


队友不满地一脸迷惑:“那你到底要我怎么样?顺着她也不行逆着她也不行,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说:“认同情绪,安抚陪伴,同时坚持规则,讲明道理,耐心沟通。也就是说,在她大哭时你要让她知道你理解她的情绪,你感受到了她的心情,允许她发泄,同时也要让她知道为什么这件事你不可以做。”

队友问:“那她在商店大哭大闹,我应该怎么办?就让她在商店大哭影响别人吗?”我斜眼白了一下他:“你一个大老爷们不会直接把她扛出去吗?找个僻静的地方随她哭一会呗。”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但是同时,欲望一昧地被压制反而会产生更多地渴望,容易爆发;甚至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贫瘠而容易被外界诱惑,这才是更可怕的。 所以,我并不想绝对禁止她吃零食,否则会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以,我和队友商量好,每周三和周日是蒙蒙的零食日,她可以选择一样她想吃的零食,我们不可以干涉,同时跟她讲这个零食对身体的影响。



正面谈话


我决定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面对这个问题。

第二天,我特意和队友一起去接蒙蒙。


接到她一到大门口,她就指着对面的汉堡店要要去吃蛋糕,我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地告诉她:“这种蛋糕里加了很多糖,你现在太小,不能吃这个,因为吃这个牙齿容易坏掉,会很痛(我作出齿痛的表情)等明年你长这么高的时候,可以少吃一点。” 她听到牙齿会痛时下意识捂住嘴巴,想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然后去广场上玩儿时,她又提出买零食,我说你想吃什么,她说牛奶,我说好,妈妈去给你买,你在这里和爸爸一起等妈妈好吗。她直摇头,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放,我仍然坚持她留在原地,示意队友带她去玩平衡车转移注意力,我去买了两盒牛奶。回来后果然看到蒙蒙在大哭,朝着我的方向跑,我迎上她把牛奶递给她,但她生气地一把甩开,哭着要去商店。


我突然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不应该在与她没有沟通好时强行背着她偷偷去商店,这只是在行为上控制了她,但并没有从意识上同她达成和解


于是我跟她道歉:“你是不是想去商店自己买?” 蒙蒙点点头,我说:“对不起,妈妈不应该背着你去。但是既然妈妈已经买回来了,你就不用再去了,对不?” 她摇头说要吃果果(就是零食),我说:”你可以买牛奶和水果,其他零食是不可以吃的,因为你太小了。但是星期三和星期天,妈妈带你去超市,你可以自己挑一个你喜欢的零食吃,好吗?”她想了想,没说话,但明显哭声减弱了,我继续讲道:“可是今天星期二,所以今天不能吃零食。” 然后我说抱抱妈妈好吗,她便抱着我的脖子亲了亲我,然后和我愉快地玩起来。 (还不忘喝牛奶)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直到回家洗澡讲故事睡觉,蒙蒙都没有再提去买零食的要求。


孩子为什么会越哭越凶


很多妈妈会反应——那是你的孩子脾气好,容易沟通,你是没看到倔强的娃,哭起来两个小时不带停的,连标点符号都没有。


诚然,孩子脾性各有不同,沟通技巧也是因为而异的,但是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独属于他的一把心灵钥匙,父母保持耐心与真诚,对孩子报以最大限度的尊重和理解,在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难度应该不是很大。



那么,除此之外,孩子哭闹不止的原因有哪些呢?



1 情绪没有得到有效发泄和认同


注意这个词——“有效”。

没错,孩子是大哭很久,但是这个发泄真的是有效的吗?这个大哭是痛快的吗?不见得。当孩子哭闹时,很多父母很容易条件反射性地想办法去阻止孩子哭泣,

“别哭了别哭了”,

“哭什么哭,爱哭鬼”,

“你哭吧,我走了”,

“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再哭我让大灰狼来抓你”……

甚至是不理不睬,任由孩子哭。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

父母只是想停止孩子的哭闹,但这些无心的言语却会使孩子更愤怒、伤心、委屈,于是越哭越凶,父母也越来越心烦意乱,陷入一个恶循环……

其实,孩子需要很简单,他只需要——你理解他的情绪,

他只需要你抱他一下,告诉他:

“我知道你很难过。”


否定压制别人的情绪,是一种软暴力。


就像,一个丈夫对产后抑郁症妻子说:

“好好的日子你有什么可抑郁的?瞎矫情什么?!”


2 你真的有和孩子平等沟通吗?


也有一些父母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深知不能无条件满足孩子,但却善用“权威”来阻止孩子。

“不行。”

“不可以。”

“哭也没用。”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忽略了与孩子交流的重要性,认为孩子应该对自己唯命是从,认为跟孩子讲不着道理,晚辈就应该服从长辈。也想当然地认为“小破孩能听懂什么?”

常见于传统式父母。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而现代育儿理念提倡我们要注重与孩子的平等交流,有些话你认为孩子听不懂,但是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真诚与对他的尊重,这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一个平等、注重倾听的家庭中长大,我想这将是他最珍贵的财富。


并且,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


3 无规则养育——哭闹是一种手段


有一种孩子会哭得很凶——他曾经用这种方式得到了他想要的。

也就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曾不止一次地为了停止他的哭闹而满足过他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在摸爬滚打中很快会掌握各种“生存技能”,他很快能明白我要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我想要的。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但是注意,并不是说任何哭闹都不可以被满足。

是否满足决定于这个要求的合理性,而所谓的合理性对每个家庭来说也是不同的,因为每个家庭的规则标准不同。

比如有的家庭不允许孩子吃任何含糖零食,而有的家庭会规定每周吃一次。

无所谓高下,结合各家情况,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但是我认为还是要总体把控好一个安全线的。

比如一个2周的孩子天天吃零食,那是真的不提倡……


孩子哭闹时应当怎么做 what to do



1 共情一之理解孩子的需求


记得徐桂凤老师曾说过:“共情,并不是简单的‘妈妈理解你的心情’,而是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真正去理解他的想法。”

也就是说,孩子想做一件事,我们抛开成人的是非观去判定孩子的意图,站在他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比如,蒙蒙有时候会突然吵着吃零食或者要出门玩,其实有时候并不是她单纯地贪吃贪玩,而是因为她有别的需求——她困了,生病了等,孩子会用她喜欢的放松方式来缓解自己的不舒服或需求。 对,没错,有时候疲倦的睡眠信号之一是——吵着吃零食或出去玩儿。 因为这些事情比睡觉有意思,她可以通过这些事情对抗困意。正如你熬夜追剧一样,再瞌睡也不愿意睡。

也有时候,是因为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吃,自己也要吃;

还有无聊的时候,想吸引父母注意力的时候。

不要简单粗暴地给他贴标签:“你就知道吃!”


2 共情二之认同孩子的情绪


在你认为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不予满足时,孩子必然会发泄以表示不满,这是任何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 只是成人的发泄方式可能是睡觉、喝一杯,小孩子是哭泣。

情绪及时得以宣泄是维持情感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所以,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气。”并且不要试图去强制性阻止孩子哭泣,甚至对孩子进行语言伤害:“就知道哭!”

就让他哭会儿吧。


3 避开公众场合——不要影响别人

在公众场合时,还是要尽快将孩子带到安静不会打扰别人的地方。以免对别人造成影响,也会对父母自己造成很大压力,容易“破功”。 同时,也让孩子明白“公众场合不可大哭大叫”的基本素养。


4 平静后再讲道理

孩子在情绪激烈时是听不进大道理的。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男朋友吵架,男朋友很理性地唐僧附体谍谍不休地在一旁给我们讲道理,而我们气得都要爆炸了,越听越想一脚给他踢飞。

为什么?我都快气死了,你还在给我讲道理?!

谁要听你讲道理啊,我只想要你,现在,此刻,安静地抱着我就好啊。


5 告诉他为什么不建议你做这件事情


在孩子平静后,我们要正视孩子的眼睛,握着他的手,耐心地、诚恳地和他一同分析为什么这件事你不可以做,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有些复杂的词语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让孩子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和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他会逐渐学会思考,这对培养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非常有用的。 所谓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可以做”和“不可以”, 更应是根植于思想的价值观的影响。


晚上,在小卷卷学习群和几位妈妈探讨了这个事儿。

小卷卷很耐心地帮我分析,向我提出了一个“向孩子灌输食物金字塔的健康饮食的意识”的建议,并分享了她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经历。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同时,我又看到了陈忻老师的一篇关于她对吃零食这件事的看法。 过年了,孩子吃零食失控了?

感觉非常受益。小卷卷强调了“健康饮食灌输”的重要性,陈忻老师强调的是“不要过分控制孩子,与孩子平等沟通,相信孩子的判断力,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才是根本”。

她们的理念共通之处在于——不要试图通过控制孩子的行为去管束孩子,而应该从意识、理念上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我又对自己进行了反思。


一昧地阻止孩子去商店这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将她与世界隔离,她会看到她的小伙伴们去商店,平常出门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零食摊,我们不可能隔离。


所以,关键点在于不断地向孩子灌输理念,与孩子平等沟通,告诉她为什么这件事你不可以做,做了会有哪些影响,你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毕意,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明白垃圾食品的危害,可以节制垃圾食品,即使看到一堆糖果摆在自己面前也没有很大的欲望,懂得控制与自律,而不是——不去商店。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吃零食对身体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它对身体的毁坏性是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起来的。我们无法通过快速试验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其危害。所以,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向孩子灌输意识,养成好的习惯,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我想,这个才应该是最重要的吧


后续



后来,蒙蒙也没再吵着去商店。(我也有点奇怪怎么说不吵就不吵了)。但是我们周末是一定会去采购的~

我也不再刻意躲着商店走了。蒙蒙路过商店时会看几眼,我会问她要喝牛奶吗,不喝的时候她就不进去了。


有了上次的反思,我将放蜂蜜的抽屉锁打开了。中午饭后,蒙蒙把蜂蜜拿出来,我给她舀了半勺,告诉她:“每天只能吃小半勺”。


下午,她又去拿出来要我舀,我说:“你忘了吗?蜂蜜里有很多糖,一天只能吃一次。吃多了牙齿会坏掉,牙齿坏的话医生会把你的牙齿拔掉(然后我拿了个牛排刀作出拔牙的动作,还摆出很痛的表情),所以我们今天不能再吃了。”蒙蒙睁大眼睛看着我,愣了几秒钟,然后将蜂蜜放回抽屉里,把抽屉关上,对我竖了一根手指说:“1次。”(意思是只能吃1次)。





说到这里,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心得。

就是,当我们在教导孩子里,尽量让孩子主动地去尝试践行规,而不是被动接受。

我带蒙蒙在广场上和小朋友玩。小朋友和她一起玩平衡车,玩得很开心。后来小朋友一家要离开时,蒙蒙正在骑平衡车,我告诉蒙蒙:“把小车子玩给哥哥,哥哥要回家了。”
正在兴头上的蒙蒙条件反射地一边摇头一边哭,我说:“我知道你还想玩,但是哥哥要回家了,这是哥哥的小车子,我们是不是应该还给哥哥呢?”
队友在一旁伸手拉车子,说道:“赶紧给人家吧,等会再跟她说。”
我阻止队友:“让蒙蒙自己还。”
蒙蒙听了我的话,哭声减弱,想了想,我继续劝:“来,你去把车子给哥哥,然后和哥哥再见。”
她恋恋不舍地将小车子推到小哥哥跟前,然后摆摆手说:“拜拜。”


我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在教导孩子时,一边教导一边从孩子手里夺走物品,然后孩子哭得更激烈了,家长就会觉得是孩子“不听话”, 其实有时候是因为孩子在还未思考的时候首先感受到了“权利被侵犯”, 他还没有去思考的时候却被家长的行为激怒,被动接受了一个选择。


所以,其实所谓的启蒙教育,我认为时机很重要,所有的教育都是开头难,但一旦父母及时合理引导,孩子之后的路也会顺畅很多。




旧文重发|当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如何共情



注:文章中所指需控制的零食是指不健康的垃圾零食,不包括健康零食。再注:个人育儿分享,无关权威,接受一切不同的声音,欢迎批评指正,拒绝杠精。

(感谢《正面管教》,感谢徐桂凤老师,感谢陈忻老师、小卷卷以及很多育儿前辈的输出,让我可以积累一点婴幼儿心理知识,可以让自己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更好地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商店   孩子   卷卷   队友   零食   牙齿   车子   牛奶   平等   情绪   哥哥   意识   父母   妈妈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