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安全感|行为与需求

「需求和想要做的事,是两回事」
图文/by王梅梅



问:“不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吗?”


当然会。


如果需求总是被无视,对孩子的成长当然是不利的,一个需求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内心世界是富足的,这种富足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态度。

可是,很多妈妈总是混淆一个概念:

宝宝「想要做的事情」,是试图以此满足内心需求的一个方式,并不是需求。

究竟什么是需求什么是需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将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

说说安全感|行为与需求



也就是我们的任何需求都可以在这个需求层次中找到。

所以,我们需要明白:

  1. 任何人都有需求
  2. 需求没有好坏之分
  3. 任何需求都可以被满足



行为有好坏,需求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可以评判一个人的行为好坏——

  1. 是否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2. 是否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3. 品德修养;
  4. 社会公德;
  5. ……


但需求并无好坏之分。任何人都有需求,只是需求的层级不同而已。所以任何人的需求都有权利被满足、被实现。 对于宝宝来说,需求能否被接纳、被满足、被回应会影响着宝宝依恋人格的形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专业的「安全感」。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需求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需求。无论这个行为看起来有多么不被理解,或者性质多么恶劣。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需求,即使是一些不好的习惯、依赖,都可能是未被满足的需求,没有无缘无故的「恶」;而我们的挑战在于,
不要急着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要冷静下来,去寻找宝宝行为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找到宝宝真正的需求,然后去回应接纳,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难就难在——寻找真正的需求。
孩子在哄睡时大哭,一定是不要睡觉吗?孩子说讨厌妹妹,是自私吗?孩子不愿意表演节目,就是怯懦吗?

满足需求的方式有很多 满足需求的方式有很多。



我们要选择一个双方都真心享受接纳并且无害的方式来满足双方的需求。


安全感是怎样被破坏的?

所以,不要再问类似——宝宝自主入睡会不会没有安全感?和孩子分房睡会不会让他没有安全感?
这些偷换概念的问题了。破坏孩子安全感的,绝不是某个行为,而是我们一次次无视孩子的需求,一次次拒绝接纳孩子的情绪,一次次给孩子贴标签伤害孩子的自尊,一次次利用自己的权威对孩子进行情感绑架和威胁;还有,过度妥协自己消耗自己虚假接纳对孩子有过高期望却不得回应在自己崩溃时将这一切归咎于你生了一个孩子,一次次将孩子推得离我们越来越远……比起来,更值得担心的,是——
明明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孩子却仍然感觉到失落和孤独。











比如,


明明躺在一张床上,


孩子却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亚伯拉罕   安全感   需求   富足   自信心   好坏   频繁   亲密   自私   情绪   妹妹   妈妈   宝宝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