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睡觉去!——妈妈你别着急呀

纵然我如此懂得孩子的睡眠管理,她的4年中有着非常良好稳定的睡眠质量和睡眠习惯,并且我想我还是比较擅长运用沟通技巧的,但是,我也会犯很低级的错误,也会在着急的时候下意识地催促:

“快点快点,该睡觉了!””好了好了,别玩了,睡觉!”

最近,蒙蒙义正言辞地对我提出了抗议:

“妈妈,你能不能不要老说‘快睡觉快睡觉’,我知道我该睡觉了,你不要一直说一直说。”

我…… 惭愧。


“哦,妈妈这样一直催你让你不舒服。”
“是的!你不要一直说我,我知道我该睡觉了,你一直说一直说,然后我就,我就很不开心。”“你只是想自己做完事情就去睡了,但妈妈一直催你,让你觉得…有点烦。”“恩!以后别再说了,知道了吗?” 老母亲就这样被教育了一顿。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家庭教育中的关键词——欲速则不达。


我们再回到睡眠管理这个事儿。我经常说,睡眠管理就是家庭教育,睡眠管理中父母需要具备的科学认知、养育理念、学习认知、思维方式、家庭教育理念都体现着父母自身的素质和层次。



而在睡眠管理中,我们很多时候,真的是——太着急了!而越着急你会发现越事与愿违。



1 对孩子的行为急于求成



比如,小月龄阶段,面对抱睡奶睡的孩子,照着网络上那些睡眠训练的方式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睡眠训练——目的明确,学会自己睡觉。


睡眠训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并非睡眠管理的核心,它只是我们用于睡眠管理中的一种介入工具。而既然是工具,我们就要首先权衡训练的必要性以及训练的时机。而很多父母未对孩子的睡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问题排查、基础修补,如果孩子当前的睡眠状态很难达到自主入睡的能力,那么一昧地以自主入睡为目的,忽视真正问题所在,只是为了入睡而入睡,那么所带来的问题是——一是你很难让孩子达到平静入睡的状态,二是即使成功自主入睡,同样会存在夜醒频繁小觉短等问题,并且这种自主入睡是非常不稳定的,因为有时候是孩子断电入睡的,并非真正的自主入睡。

而对于大孩子的一些问题,有些父母更会期待孩子迅速成长,比如一个长期陪睡的孩子,父母希望一夜之间实现分房分床——我就不信了,就是惯的呗! 再比如睡眠拖延,父母一着急就直接丢床上关灯摁倒不许动甚至大吼一顿——甚至父母发现这一招还挺好使,但是它绝对只是暂时的,等它效果减弱后你必须得再次上升吼叫的威力才能制服,或者根本没有用了,你说是孩子皮了,或者说是孩子长大了,玩心重了,管不住了。

问题出在哪呢?首先,陪睡也是一种入睡依赖,在撤离的时候也要考虑孩子当前的依赖程度,和孩子当前睡眠主动性和内驱力,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而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而「管」得住孩子绝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追求是让孩子可以有一个自我管理的意识。这种着急的弊端是什么呢?



参考阅读:

思考:你的孩子真的是高需求宝宝吗?



2 或者着急替孩子解决问题



与第一种对立的另一种着急是——孩子一哭就各种安抚,目的也很简单——止哭。

安抚本身是父母的本能,任何孩子在出现需求时,都需要父母的安抚。无论孩子多大——成人在有需求的时候也需要安抚,只是孩子的自我安抚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很多时候需要父母提供安抚。可是,安抚能力有限,并不代表没有自我安抚能力。父母要明白,孩子有自我安抚的权利和能力,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本能,给予孩子自我安抚的机会和能力,毕竟,他们终归要长大。所以,安抚不是问题,可是过度安抚甚至安抚至替孩子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越界行为了——其实此时父母安抚的,是自己。

比如,孩子睡前大哭的时候,我们要去排查孩子为什么哭,哭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他此刻需要什么?需要情绪发泄?需要陪伴倾听?需要妈妈拥抱安抚? 需要尽快睡觉修复精力? 然后针对性地给予适当地协助,在孩子平静后,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入睡,而不是——立刻马上抱到睡着,奶到睡着,各种哄到睡着。

看起来,这是温和型父母,其实也体现了父母的另一种着急——着急替孩子解决问题,不敢放手,没有给孩子成长机会。

再比如大孩子突然大哭着说不要睡自己的床,就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看孩子好可怜,立刻心疼地搂着孩子大大床上睡了。

当然,真搂着睡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孩子为什么会突然这样?如果你只是着急地想平息他的哭泣,而没有耐下心来排查行为背后的情绪,也没有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明白「可能并不是一定要睡大床才能解决的」,那么之后孩子慢慢可能不会想到要自己正视自己的情绪,而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法就是唯一的,必须的方法。


参考阅读:

问题排查篇| 当孩子说“妈妈,我想和你一起睡大床”

同床还是分床,到底在纠结啥?(附床照视频)


这样带来的弊端是什么?


所以,总结今天的题意——睡眠管理的核心是孩子整体的睡眠健康和长远的睡眠质量,而我们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孩子的睡眠内驱力和主动性,以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培养内驱力的前提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基础满足他成长所需要的养分; 不要因为怕孩子哭所以急于用你的方式替孩子解决问题,因为你无法替代他生活。回到蒙蒙的问题上,她为什么烦我催她睡觉?

因为我催她睡觉的背后,也是一种着急——我担心她睡得太晚,所以我忽略了她有自己的节奏,她不喜欢被催促,这会打乱她的自我安排,显然是越界行为。 我着急地希望她可以按照我的期待立刻回到房间睡觉。

但是对于一个已经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而言,我的催促是对她的不信任。幸好蒙蒙是一个表达能力很强的孩子,她很清楚她的需求。如果她没有告诉我这些话,长此以往,妈妈的催促会破坏她原有的自律能力,会建立起一个坏的规则——只有在妈妈催促下才要睡觉。 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一个原本可以高能的孩子被自己养成了低能。



所以,如果我觉得她这个时间点太晚了,我应当怎么做呢?

亲爱的,养育孩子,功在平时。无论是睡眠还是沟通,都需要培养和浇灌,任何良好的习惯都需要时间养成。从0岁开始,建立良好的睡眠基础,培养睡眠内驱力,合理安排作息,在不同年龄阶段给予不同的协助技巧,建立稳定的睡前程序和习惯,让她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进行她的入睡程序。

陪伴孩子成长,父母尽自己能力给孩子施肥、浇水,然后安静地等待孩子以自己的姿态成长。比起关注孩子长得快不快,你更需要关注的是:

你真的有用心浇水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着急   妈妈   目的   主动性   自我管理   睡眠   情绪   自主   父母   习惯   需求   自我   能力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