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圆满举办

2021年4月9~10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学组承办的“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在江苏泰州海燕金陵精选酒店顺利举办。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本次会议围绕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汇聚了30余位国内糖尿病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交流了从基础到临床、从前沿到实践的最新成果和经验,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糖尿病并发症领域的学术盛宴。会议共设21场专题讲座,来自全国17个省的500余名内分泌临床医生现场参会。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学组组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时立新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副市长徐文进先生,泰州市高港区区长孙宏建先生,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徐文进副市长、李小英教授致辞。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的重磅发布为我们拉开了本次大会学术报告的序幕。学组组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时立新教授就共识的背景及意义、要点做了精彩解读,该共识细化梳理糖尿病神经病变综合诊治流程,从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筛查与诊断、防治、预后几方面展开论述,力求满足临床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预计于2021年6月份正式发表,大家敬请期待!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知识有哪些进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益明教授从新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可用于早期诊断、维生素D与DPN、DPN与痛性DPN的中枢生物标记物、痛性DPN的其他最新进展等方面为我们一一解析。李教授指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可能存在差异,除年龄、吸烟、肥胖、血糖、血压及血脂经典危险因素外,慢性低度炎症、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一些指标可能也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显著相关。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是关系健康中国的重要课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静教授详细介绍了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多种分类以及疗效评价指标,重点讲解了依帕司他的治疗作用,并呼吁与会医生重视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降糖仍是血糖管理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血糖管理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展进展,胰岛素作为降糖疗效最强的药物,在临床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王维敏教授指出,德谷胰岛素作为新型长效基础胰岛素,多维度全面改善血糖管理,促进血糖平稳达标,是符合中国患者达标需求的治疗方案选择。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正逐渐得到重视。南方医院薛耀明教授从糖尿病相关性认知障碍发展进程、危险因素、机制的认识和进展,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和探讨。薛教授在报告里提到,糖尿病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机制尚不明确;关于认知障碍在糖尿病及其治疗中的重要性,我们也需要在临床中更为关注,而早期诊断有助于延缓糖尿病患者的认知障碍。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除了典型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在临床中,高血糖及其治疗相关的急性、亚急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同样需要关注。南京市第一医院马建华教授就高血糖伴急性代谢紊乱及其纠正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可缓解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降糖治疗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以病例结合理论的形式做了详细报告。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特别常见的并发症,其诊疗得到了糖尿病领域和神经病变领域权威指南的重视。深圳宝安人民医院集团朱筠教授结合最新ADA和AAN指南推荐,解析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并再次强调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第二天的日程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张弛教授的精彩报告中正式开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尤其T3相关。糖尿病神经病变合并重度亚临床甲减需要LT4替代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合并轻度亚临床甲减、低T3综合征是否需要治疗,仍有待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是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因糖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中最常见及最严重的病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王维敏教授则从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四方面,详细带领大家回顾了该类疾病。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隐匿,近半数患者无症状,应重视高危人群的积极筛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至关重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雨薇教授指出氧化应激是多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共同通路,抗氧化应激是治疗的重要靶点。


由于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引起的直接疼痛,称为痛性周围神经病变(p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静教授在报告里提到,医务人员和患者均对pDPN存在认知不足,建议基于发病机制与症状有效治疗pDPN。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治疗,除了抗氧化应激类药物,还包括改善微循环类药物,其中常用药物包括己酮可可碱。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王爱萍教授通过药理作用机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大量循证证据,分析了该类药物的临床使用特点。


ESC筛查在病理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神经病变和神经病并发症的必要性得到了许多组织和国际指南/方案的支持肯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静教授通过对该方法的检测原理、与其他检测方法的比较、ESC的研究成果,以及在DPN领域的应用,给我们深度剖析了个中缘由。


什么是“糖尿病胃轻瘫”呢?当因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症状时被称为糖尿病胃轻瘫,而且这种病症并不罕见。临床上如何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呢?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雨薇教授的报告,我们也许能够得到答案,或者得到启发。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鹿斌教授则通过病例,解析了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三个诊治难点,包括鉴别诊断、小纤维神经病变客观诊断手段的选择、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疼痛管理,对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李红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进展的相关报告,详细汇总分析了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指出糖尿病神经病变在三个微血管并发症中唯一缺乏精确诊断、准确治疗;在用药物不多,并且缺乏临床长期有效性、安全性证据。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林夏鸿教授的报告通过对大量循证证据分析解读发现,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紧密相关,可通过多个途径影响神经病变,调脂治疗可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因此,我们在临床管理中,除了关注血糖问题外,调脂治疗也不容忽视。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病隐匿,发病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致死致残率高,但目前尚无FDA批准用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特效方法,其治疗仍具有挑战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邵诗颖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张弛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建萍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王砚教授,则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型、诊断与治疗。


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最后,学组副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益明教授进行了总结,提到目前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此外,李益明教授对与会专家表达了感谢。至此,202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糖尿   并发症   分会   糖尿病   自主神经   神经   复旦   周围神经   胰岛素   学术会议   血糖   认知   教授   机制   疾病   医院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