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最重要的不是降低血糖,而是血糖达标下的稳定血糖

近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截至2013年,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4%,位居全球第一。

十个人成人里面,就有一个患有2型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不仅仅是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预防其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无论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验发现,血糖波动已然成为血糖达标情况下并发症继续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糖波动危害

血糖波动通过激活氧化应激通路, 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加剧慢性炎症状态等造成血管损伤,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

血糖波动定义

2017年8月24日,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第十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颁布了全球首部血糖波动共识——《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指出:

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包括短期血糖波动(即:日间血糖波动和日内血糖波动)和长期血糖波动(即:HbA1c变异性)。

哪些因素可导致血糖波动?

主要原因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饮食、运动和药物等。

1.胰岛β细胞功能:β细胞功能越差,血糖波动幅度越大。

2.饮食:饮食的“质”和“量”均可影响血糖波动,一次性摄取过多高升糖指数(GI )食物,导致血糖波动的幅度增加。

3.药物:应用降糖药物所带来的低血糖也是血糖波动增加的诱因之一,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者胰岛素

此外,饮食和运动不规律等因素也可增加血糖波动。

学会饮食,血糖稳定一半

1、食物选择

2、餐次安排

三餐两点式,晚上睡前1小时情况加餐一次,时间点固定很重要!

3、“手掌法则”量化饮食:

4、饮食餐盘组成

饮食餐盘应约1/2为新鲜果蔬、1/4为蛋白制品、1/4为主食类;主食要有一半的全谷杂粮,比如小米、燕麦、玉米、红豆、绿豆、豌豆,有利于控制血糖波动。

控制血糖波动的一个总原则:

淀粉类主食一定要搭配蛋白食物和蔬菜同时食用,避免一餐只进食淀粉类主食

5、进餐顺序

进餐中,一大口菜,一小口饭,按这种方式进食。例如一口芹菜炒肉丝,一口炖豆腐,再配一口米饭。这样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摄取量,延缓糖类吸收,减少血糖波动。

如何监测血糖波动

动态血糖监测(CGM)比较准确,但监测成本较高,操作相对复杂,不易在糖尿病人群中普及。

自我血糖监测(SMBG)可以有效评估血糖波动程度,相对经济,且容易操作。

常用的7 点SMBG 评估血糖波动的指标及正常参考值如下:


糖尿病人最重要的不是降低血糖,而是血糖达标下的稳定血糖


平时一个小习惯的改变,就可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维护一生的健康。

糖尿病人最重要的不是降低血糖,而是血糖达标下的稳定血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血糖   碳水化合物   胰岛   糖尿病人   胰岛素   主食   并发症   糖尿病   药物   细胞   蔬菜   食物   大小   状态   饮食   稳定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