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语医林甘泉(三)庄子逍遥游(4)

庄子逍遥游(4)

轻轻语医林甘泉(三)庄子逍遥游(4)

与造物者游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庄子在《天下》篇中论述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生死、无終始者外有。这一句看破生死,与上帝同游,我觉得以这样的意境读逍遥游的大鹏南飞最恰当。我们被物浸染太久,所以读到北冥,读到鲲、大鹏都会物化,同样今天的教育体系,不得不说受柏拉图的理念论影响太深,为了符合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口味,解读都是实体化。


早年喜欢林语堂,林语堂的文章都有基督文化的底蕴,林语堂深爱老子、庄子,并把这些书翻译成外文,每次读林语堂的东西,常常需要转换心境。读到庄子与造物者游,我会不自然地回到《The holy bible》中寻找类似的意境。

庄子宋国人,宋国国风是殷商特色,我们喜欢庄子,喜欢屈原,他们的思想中常常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宋楚文化和殷商文化联系紧密,周文化和鲁文化紧紧相依,我之前在对比伤寒论渊源的时候,就是农伊汤液经是和殷商巫文化走在一起。而类似神话这样的猜想,就是殷商文化和犹太文化极为相似,以东子孙后代的一支进入华夏大地,可能和殷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不过在我看来,主要是这种文化的相似性可以帮我们解读《逍遥游》。


1:1 起初神创造天地。

1: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1:5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1:6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1:7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


造物主创造天地之前,是没有时间、空间概念,天地之间混沌,是不是读庄子我们可以借助这样的意境往回寻,如果现实生活是往实体上落根,那么精神世界的冥想是不是要反向寻找,寻找天地之间最初的样子,那这样我们回来读北冥有鱼的意境是不是又完全不一样。庄子北冥、南冥,那站在未始之始所谓冥者,广漠无涯,天地未有,一切出于混沌状态,而庄子,或者我们,是不是那个在水中的灵,莫知其形,而在南北者,天地之无极也。我们的心灵化为鲲,亦如每个人进入母体,在北方坎水化形生胎,当造物者分开天地,鲲化为鹏,我们在无极之境中直上高飞,在六合之内与造物者游,逍遥游于无何有之乡。

我想我们理解不同的文化,也要用别的文化来解读我们的文化,要知道自己文化的精纯,也要用不同文化视角来解读我们被隐藏的部分。看过《创世纪》,才觉得我们要与造物主游,破空间,破时间,破生死,将我们的思维或者遐想落到混沌之时。我想也只有读过庄子和《The holy bible》的中国人才会如此想,今天西方社会可能不会理解这种状态,就像林语堂说过的,近千年西方神学落在有限逻辑中,即使加尔文也只是与神同视角,接受上帝的意志。保罗说希腊人求智慧,犹太人求神迹,而我传钉十字架基督。我想我们在破除障碍的同时,如果不是在宗教概念的束缚下,以生命和整理来看基督,那也是基督世界的与造物者游。

以《创世纪》来看,在混沌之中,从造物主从无到有,一日造光,第二日造天,第三日造地及地上上的果子青菜,第四日造星辰日月,第五日造有生命的万物。这样的波澜壮阔,不就混沌之中鲲化为鹏,抟摇直上,随着造物主看尽造物主所创造的伟大。这是跳跃到心灵状态去理解,其实我们往往把这些都当成寓言或者神话,可是这背后的系统确实完美的,假如我们把这些看做是远古世界的真实,那么我们在理解世界上的样子就会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加尔文   庄子   精纯   逍遥   基督   无极   殷商   甘泉   造物主   创世纪   意境   混沌   空气   状态   天地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