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语庄周(二)南华经下话心斋(2)

南华经下话心斋(2)

南华经



以《南华经》这样的名字出现,是高士对庄子的尊重,也是汉代知识分子把《庄子》和《周易》、《老子》提高到了三玄这样的至高地位,当然以《南华经》而言,是道家的经学体系,道家的经学形式存在,一方面《南华经》可以作为官学形式得到保护和发展,同样也会因为官学意识的影响,在注释上改变庄子应有的模样,所以后世读庄子反复纠缠的一个问题,就是庄子到底被儒家篡改或者删减了多少,文字章句上偷偷涂改了什么,是不是改变了句义。



这个篇章,我不想搞得特别复杂,尽量以最白话的方式说说我知道的《南华真经》,《南华经》本来就是冷门,冷到今天已经没有人谈《南华经》,谈的是《庄子》,谈庄子谈的是哲学,可是到了《南华经》似乎少了一份学问感,多了一份神秘感。写这个篇章前,我去搜过很多论坛的资料,可以说几乎没有,有的也是知识性的介绍,牵扯到《南华经》这种浪漫主义的讨论,或者精神世界的讨论,真的少到没有,或许是因为这七八十年,讲南华经的高士没有了,很多名人为了推广南华经,用很通俗的方式讲,也就落了格局,可是用很精神世界的方式讲,也就没有了受众群体,我想至少未来一段时间也不会有庄子热,这种快节奏的生命状态,很少有人停了静静的读南华经,南华经是向内求,损之又损的修为,当前状态的下,我们大部分还是借助环境向外求,觉得那样容易。


以下我简单聊聊和《南华经》有关的解读书籍,两千年来注释庄子的大家二三百家是有的,光是钱穆主要收集的就有一百五十多个注家,可是到了《道藏》,南华经被收入的注家几个而已。但是我们还是要去了解这些书,特别是注重心灵修行的人,我觉得在这个方向上会找到更明确的方向。


唯一可惜的是《南华经》在汉朝没有好的注释留下来,汉代可能是最接近或者了解庄子,如果有注释、辞章等,那一定最能符合庄子的本意,这也是读庄子最大的缺失,或许也是留给未来人的空间。今天我读庄子思想,常常能能借助的就是《列子》和《淮南子》,如果《南华经》的内七篇是庄子的核心内容,难么能最切近解读内七篇的就是《南华经的外篇和杂篇》,而更接近这个思想的两部书是《列子》和《淮南子》,《列子》更像是《南华经》的外篇,而《淮南子》则是这个体系的延续。如果在汉朝还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老子和庄子的,那么我常用的是严遵的《道德真经指归》和河上公的《道德真经注》,汉朝老庄体系的书留下来少,能有几本看,一定是不舍得错过的,比如严遵的书只留下半部,这就是道德经版的断臂维纳斯。虽然是这两人没有注释《南华经》,但他们的隐士风范和精神才是我们不可以错过的,就因为这些,我觉得他们的文章是好的辅助。


《南华经》能从群书中起来,当然是魏晋玄学的贡献,就像南华经中说的,其成也,毁也。南华经因为定为三玄之一,奠定了其地位,魏晋玄学成就了庄子。可后世常反问的一个问题,是不是魏晋玄学毁了庄子,向秀和郭象的注解的南华经,更像是用庄子来说明自己的学问,就是我们通过《南华经注疏》看到是魏晋文化的风骨,读庄子越深,就会想,到底郭象是否有篡改过庄子的文章吗?不过从郭象开始阐述义理,后世就多了一个做这样的学问,随后的两千年这件事情成了高士的最爱,经学家、隐士、词人、诗人、画家强赴后继,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庄子的爱,李白、苏轼、黄公望莫不如此。


隋唐这样的文化鼎盛大朝,几乎没有《南华经》的注释留下来。就像研读庄子的人说的,庄子衰世之学,哪个朝代岌岌可危,那个朝代庄学鼎盛。魏晋时期、宋朝、晚明时期,只有大环境如此,隐士高人才能从《南华经》中找到慰藉,或许作为个人亦如此,只有经历人情冷漠的起伏才能看懂庄子。


宋朝给《南华经》无比尊崇的地位,以经保平安,还是没有摆脱《南华经》的衰命,一部经能衰到让大宋王朝摇摇欲坠,历史上,没有那个朝代,像宋朝这么爱《南华经》,从皇帝到各层士大夫,从词人到僧俗。当我去细读外史,宋朝的《南华经》围绕着一个人物展开,或者说这个人物把几个庄子的注释大家联系在一起。王安石的方外之友陈景元,受王安石提拔又恩将仇报的吕慧卿,依附王安石女婿蔡卞的林疑独,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与王安石在政治上势同水火的文人苏轼,还有王安石的门生陈祥道,光是围绕着王安石,这个注释的队伍就够大了。


隋唐本身就是儒释道三教鼎盛,可惜的是如前面讲过的,经历过多次战乱,唐以前书籍大量被损毁和遗失,本来希望看到汉唐的质朴,可惜却成为了历史的遗憾。不管医学书籍,还有庄子的注释都随着战火而去。老庄本就是难懂的,能出来注释的也就更少,我们读书都知道,韩愈领衔的唐宋八大家,在文章上注重的是儒家伦理和文学的教化合一,这方面有大成,然而对《南华经》的注释必然更加约束,在我们看到《南华经》注释之中,还是以义理为主,对于今天我们想寻找精神慰藉的话,唐宋其《南华经》的注解可能会让人失望。不过难得是在宋朝有这种风气,前面说过的和王安石有关的各个注家,在南宋褚伯秀的《南华真经义海篡微》中都有收录。


轻轻语庄周(二)南华经下话心斋(2)



轻轻语庄周(二)南华经下话心斋(2)


对于各种想要修行,或者精神世界上来理解《南华经》的,陈景元(碧虚子)的书各种读本要看一下,这个算是道家的,就注释来说,在老子、庄子的注解上确实意境深远,在南华经方面,虽然没有像《道德经》那么逐字逐句解释,但在庄子的划分上,我觉得倒是很适合修行者去理解庄子。


轻轻语庄周(二)南华经下话心斋(2)



《南华经》的注释以儒家注释为主,多是圣人的方向,而庄子要阐述的是如何做神人,后世寥寥几本道家注释就特别值得读,另外一个偏向道家的就是罗勉道的《南华真经偱本》,在这样的过程中,《南华经》的走向和禅宗越来越接近,虽然修行上不讲求顿悟,要一步步来,但是在思维的境界上,禅宗和《南华经》是扯不清理还乱,不管佛家和道教的论战得如何,但读过《南华经》之后,是更容易理解禅宗的。

庄子的学习,从考据校勘开始,从小知大知,慢慢地变得充实,从文字走向义理,再从义理走向《南华经》本身,有实得虚,这个功夫才是庄子的功夫。

轻轻语庄周(二)南华经下话心斋(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南华   淮南子   列子   庄周   道德经   儒家   义理   经学   玄学   魏晋   真经   宋朝   道家   庄子   后世   注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