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禅借医问道(3)学

(3)学

我追问道:“早年看伤寒论时候,你说不要坠入道学,别弄得花里花哨,就当我看的股票技术分析图,不要坠入理论派。虽然马马虎虎这样看,可是最近你又讲什么道,学什么脏腑,看什么天学,什么人学之类的,那你这是在搞什么?”

小古笑笑说:“两个都对,以术入,别讲道,讲道容易虚幻。对我而言这就是进入伤寒论的法门,因为你见到的书,把黄帝内经的东西融入进来太多,最后变成理论家,可是实际操作却迷茫。这也就是我觉得从术进入的原因。你还记得我当时告诉的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吗?书中的B博士被关在集中营里,唯一的可以慰藉的一本书就是棋谱,他在这样的日子,每天靠反复研习棋谱,当从集中营出来,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竟然赢过了世界象棋冠军,可是最后却以认输飒然而去。

其实伤寒论就像是那本呈现一百五十位棋手的棋谱合集,看着是方技之书,里面只是讲术,甚至没有任何原理,但是这却是道的集成。其实我想让你知道的,有时候摒弃外在的干扰最重要,B博士之所以在棋术上打败世界冠军,或许就是因为专注。

其实很多人说有道者,求术易如反掌,或许在我们道统文化中是对的,但是对于伤寒论,其实有点歧路,伤寒论这个系统和我们传统的道统文化还是有区别,正是因为如此,日本古方派脱离道统也能大成,一般道学家只知道攻击,却很少去问问为什么?”


我接着问:“那这两年寄给我的书中,怎么还夹杂着《阴符经》、《参同契》、《皇庭经》、《乐育堂语录》等,你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小古笑着说:“我想这些书你也没有读,但是留着做个引子,等哪天你有时间顺手翻翻,只是让你去了解另外一个系统,或者能在里面看到一些不同的生命哲学。毕竟到了以后,还是要感知生命的价值,这么说吧,你似乎还是要了解点道学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看似我们用儒家的文化表达出来,但是其实区别性很大,如果你多读点道家的东西,那么你在感悟上会有一些灵性的东西,但是这种灵性的感觉往往用语言没有表述清楚,但是内心却是愉悦的。”

我疑问道:“你这么说有点虚幻,你就说说儒、道在你感知中的区别?”

小古有点兴奋地说:“这个可以聊的,比如我们看儒家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而道家却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到儒家的吉凶,就就知道里面有人的天命,而这个天命就是生命的价值或者意义。而道家就不那么强调人的价值,更容易让我们超脱,道生万物,没有强调改造自然的意思,这也容易让我们在读道家的书时候,有摆脱宇宙的意思。

这两家的不同认知,也就让我们能认知一种历史的脉络,在先秦文学中,老庄更加注重天学,后来儒家的发展更加注重人学,强调生命的价值意义。这么说不是说老庄不注重人学,是老庄在儒学的基础上不断修正,所以我们在读老庄这些东西,会出现什么至人、神人等,其实这就是天学系统,更加像我们强调的智慧学。不过这个层面上需要的是更多的悟性。”

我追问道:“关于术或者道,在你看来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认知,你看你在强调术,也说道要学习,然后还有做什么区分之类的,这怎么越来越糊涂呢?”

小古苦笑着说:“这个东西真是讲不清楚,因为今天我们已经给道和术都有了定义,而且这种定义更多的有符合西方的逻辑思考,同时还要显示我们华夏文化的玄幻,已经弄得乱七八糟了,这种东西也算是讲不清楚的东西。我只能说一个简单的认知,以后你自己读书去慢慢体会吧。


其实你听到很多人讲术怎么着,有道无术如何,有术无道如何,战略上如何,战术上如何,这些可能更多是权谋之言,更像是小说或者故事的言论,老子也没有讲过怎么用道驭术,其实这本来不怎么相关的东西,并不是说道高了就如何,有了术无道就没有前途之类的,其实更多就是野狐禅的牵强附会,很多情况是因为被定义引导到了错误的方向。

术这种东西,我们习惯了和道绑架在一起,但是伤寒论这样的书,就是术上用功,功夫到了,自然就得手应心,今天很多所谓以道御术,用什么道来解读伤寒论的,算是在扣着一定帽子,其实你越走越会明白,伤寒论辨证论治在实际运用之中,就是术的不断成长,伤寒论中藏着道,而这个道和黄帝内经解释出来的道又不一样,这种解释倒是让伤寒论越来越被推崇为天人之书,这也就是我说看过很多的书之后,要回过头来看看廖平、杨绍伊的书,抛弃或者区分以黄帝内经解读伤寒论的东西,找到纯粹的东西。同样的,术在增长的时候,你读庄子这些书的解读能力也增强,很多东西是相互的。


今天我们道听途说的东西太多了,出现这种以道御术、得心应手的词语,并且牵强附会到老子、庄子身上,这样的颠倒顺序的做法,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本来应该有的意思。庄子的庖丁解牛,是得手应心,我们没有看到以道御术的概念,但是改成得心应手,就是以道御术的意思了。其实庄子天道篇的意思,应该是让我们因书明道,或者说是因术明道,因为道不可传,不可言。但今天我们强调的是大有为,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颠倒过来了,也就是进人无法读懂道什么,而道也就成了权谋之言。

学习伤寒论也也罢,庄子的庖丁解牛、造车轮的故事或许在告诉我们,你天天练习,术在增加,你的道在其中也,你的道也在增长。同样回过头来,很多人在讲道,会有点空泛,就是你听着时候很愉悦,为什么听过之后就没觉得没有什么,因为那不是自己得手应心练出来的道。或许我们习惯了捷径,都是觉得一定有一本武功秘籍,可以让我们的得道高升,所以一说周易好,大家都看,看完之后出来讲,听着新奇,可是就觉得哪儿不对,早年间我也是觉得掌握周易就掌握大道,其实不然,只是掌握很多空泛的定义,这些空泛定义甚至对术都没有什么帮助,你听了可能觉得奇怪,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后来看廖平的东西,才知道《王制》、《周礼》、《仪礼》、《尚书》等才慢慢明白,圣人在制定这些时候,就是想办法告诉子孙道是什么?所以能给出来的只是一个方向实践,而这些可以让你觉悟,自己思考,去摸索分不清的道与术。”

野狐禅借医问道(3)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黄帝内经   明道   周易   儒家   庖丁解牛   伤寒论   道统   道学   棋谱   空泛   道家   庄子   认知   定义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