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语庄周(二)南华经下话心斋(6)

南华经下话心斋(6)



小结

读南华经有什么好处呢,这种好处不是肉眼可见,有时候也无法衡量。读的《南华经》或者《道藏》,知识体量不一定增加,可是理解的境界越来越高,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读过这些之后,伤寒注家的书读起来容易了,也知道伤寒注家怎么会如此注释。同时另外一个转变就是把《伤寒论》和《黄帝内经》区分的越来越清晰,两者的差别认知越明确。

伤寒论就是伤寒论,岐黄医家和农伊汤液就是两个路子,会越来越注重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各种传经,各种脏腑的五行逻辑生克注重的越来越少,而辨证的敏感却越来越需要。


伤寒经方遇到黄帝内经,这种关系像是“常道”和“可道”的关系,伤寒经方是常道,顺乎某种规律,而这种规律不可言,随时随机而变换,所以以症状来抓最实用而解读伤寒论用《黄帝内经》像是可道,这种道可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目前来说内经确实是解读伤寒经方的最可取的方法,可这种构建的“可道”到了实际之中,就成了“束教”,很容易把伤寒经方给困住。


我们常常的评论是,战略指导战术,把内经比如战略,把伤寒比作战术,这种你没有办法去反驳他的不对,可是不是一顶大帽子,这顶帽子很容易压死人。现在矛盾点,就是内经是韬略,是高堂的庙算,但内经拿在手上无法治病,而理论家非要说伤寒就是我们内经的产物,可奇怪的是伤寒离开内经,往往发挥的更好。这也就是高度越深,看这样的问题矛盾就出来,所以做医学史的吕思勉、范行准觉得内经寒伤寒是两个路子,廖平、杨绍伊区分内经和伤寒,汤本求真、胡希恕在临床上更是强调分离。其实这都是过程,学伤寒四五年上,黄元御、陈修园、徐灵胎、唐容川这种内经注释伤寒的路子还是最好用,甚至一辈子都可用,就在于能不能跨过去到下一步,跨不到下一步,这些书也足够用。


我觉得读过《南华经》,然后涉猎道藏的一些东西好书是有的。


这应该是算是另外一条路,就是南华经可以给我们很多心灵方面修行,如果高超的伤寒的医术占三成作用的话,那么好的心灵修行也自然具有三成的功效,只是在近百年中,这个心灵问题的思考已经变得模糊,以《南华经》为起点,来读道家书籍,这个路子是可行的。不过我想这条路不管从过去到未来,都似乎是家里有矿才有条件去研读这些,小心的是以后可能假借道家的文化会越来越多。


道家医术方面,也算是我们另外一种实用的收获,就是这个思维体系比较适合读道方,后世的儒家经学治医本来在境界这方面就有很多扭曲,符合义理的,不一定很容易的道法自然,不能随着“常道”随机而变。



如果伤寒是九阳神功,那么道家可以给我们一些九阴真经的思路,在隋唐之前,不管是《外台秘要》、还是《千金方》,我们是很少读到《素问》如何,是《黄帝内经》如何,而伤寒论却在其中十占其三,至于其他的各种方剂,算是唐之前集结。


轻轻语庄周(二)南华经下话心斋(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南华   庄周   黄帝内经   儒家   千金方   医学史   伤寒论   内经   伤寒   医术   道家   下一步   路子   注释   战术   心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