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脂与高脂饮食的实验,颠覆你的认知

关于高血脂与高脂饮食的实验,颠覆你的认知

3个月前,我写了一篇“高血脂要低脂饮食?可能正相反”一文,在《今日头条》发表。文章谨慎地介绍了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夏萌老师有关“饮食与血脂”的观点。因其许多观点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相反,我也不敢轻易相信。但她说的情况与我的经历体验接近,所以我按照她的观点进行了自身3个月的小实验。

我个人的血脂情况是,近10年来,我甘油三酯高、轻度脂肪肝、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这10年中我努力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进行平衡膳食(其中因经常出差、食堂就餐,油脂控制不如意;认为多吃水果有益健康,水果的摄入量常常会超过500克),坚持日行一万步,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始终降不下来,脂肪肝时有时无。2017年我怀疑水果吃多有问题,减少饭量1/3,从此高甘油三酯恢复正常,脂肪肝消失,但胆固醇始终恢复不了正常水平。

这次3个月的实验是,我一改以往1年吃肥肉不超过“相当于5块腐乳的量”为每周吃上3-4块腐乳的量。一改过去每天吃1个鸡蛋,还要去掉一些蛋黄,并且忌讳敞开吃蟹黄、动物内脏的做法,为每天吃2个鸡蛋或敞开吃蟹黄,其他饮食习惯和运动量不变。其中经历了中秋节和国庆节,中秋节后持续几天吃了很多月饼(但减少了相应的饭量),国庆节因亲戚结婚,连吃了好几天,都是高糖高脂饮食、很少蔬菜摄入,感觉吃得过饱(但控制了相应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没有大量喝酒)。

这3个月中,我分别在实验前后、1个月后、2个月后(中秋节后)、国庆节后分别进行血糖、血脂的监测,结果如表。

关于高血脂与高脂饮食的实验,颠覆你的认知

从中可以看出,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中秋节和国庆节后升高得较多,是以往体检都没有出现过的高值。以后又有降低。如果考虑季节的变化(文献报道血脂水平与气候温度呈负相关),可能根本没有变化。而甘油三酯和“好胆固醇”(HDL-C)却反而出现向好的趋势。

本次实验的体会:高甘油三酯血症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成正相关,且关系密切。高甘油三酯血症与高脂饮食关系不是太大。过分地追求低脂饮食并不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需寻找其他的原因。天天高脂饮食、饱食与高胆固醇血症关系密切,但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在大多数人群中发生的机会较少,因为天天宴席是会吃腻的。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 30 克”,在本个案中并没有得到体现。高胆固醇血症者“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 300 毫克”,美国的膳食指南已经取消这个限制,认为多吃高胆固醇食物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观点在本案也没有得到体现。

高胆固醇血症是个复杂的问题,有可能胆固醇在个体的差异特别大,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值,反而在不同的人身上得到不同的结果。有的说要低脂饮食,有的又说可以不必限制,或许都对都不对。但现在一说高脂血症就让人想到极度的低脂饮食,这样的宣传肯定是有问题的。

本实验案例不作结论。一是从科学的角度讲,个案的结果是不能作为结论的;二是实验的时间也不够长。但个案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和启发,当一个高脂血症患者已经努力低脂饮食后还不能控制血脂时,我们应该反思是否还需要减少更多的油脂摄入。或许,高脂血症患者生活方式治疗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地方——不仅仅是运动和低脂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碳水化合物   饮食   脂蛋白   蟹黄   腐乳   甘油   胆固醇   膳食   个案   节后   血脂   认知   脂肪肝   观点   关系   指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