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正月十五,“上灯圆子落灯面”,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正月十五,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喜欢民间的东西,民间的节日,有烟火味,往往都接着地气。

转眼间元宵就到了。雨水正月中,上灯圆子落灯面。

正月十三是“上灯日”,这天吃圆子,也就是汤圆,圆子代表团圆;正月十八“落灯”,这天吃面,取面条“长”之意。

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张灯结彩扎彩灯啦!

正月十五,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上灯圆子落灯面” 的习俗,在宋代的《仪徽岁时记》有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顺顺畅畅,绵绵不断,健康长寿之意。

正月十五,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正月十五,“上灯圆子落灯面”,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吃汤圆

南方一些地区讲究:“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汤圆,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所以正月十三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阖家团圆的美意。

正月十五,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吃完汤圆,小孩子们就迫不及待要出去放花灯了,最常见的有鱼灯,球灯,荷花灯,青蛙灯,花篮灯等,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

做面灯

正月十五,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元宵节面食:面灯,它也叫面盏、棉花灯,面灯是用面粉做的各种形式的灯盏,有鱼形的、小兔子的、荷花的、菊花的等,用食用油作燃料,多用谷物秸杆缠上棉花做灯芯,因此被称之为棉花灯。如今做面灯,都是用棉签来做灯芯,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

正月十五,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记得,以前家里都是外婆来做面灯,在这一天要捏十二个面灯,而且都碗状的面灯,这十二个面灯,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每一盏灯都要捏上一圈皱折,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份,如果是闰年,还要多加一盏灯。

正月十五,最讲究的“2食”,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知道

天渐渐地黑了,面灯悠悠地燃起来,孩儿们人手一只,端着出去闹元宵,油烧尽后,面灯也差不多就烤熟了,最后就可以吃了面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圆子   北方地区   讲究   志庆   鱼形   汤团   灯芯   汤圆   寓意   元宵节   面条   正月   团圆   棉花   民间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