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坚武传略(8)

(8)

吴佩孚撤兵北回后,国内局势立即紧张起来。吴佩孚与曹锟一起日夜商讨时局对策,除了原来的八省联盟,又扩充成13省联盟,并与当时实力最壮的奉派达成了共识。段祺瑞显然也感到了自己地位的岌岌可危。为了缓和当时的紧张局势,他让徐世昌出面,电召曹锟、张作霖和李纯进京调停。曹锟自然不会认他的帐,而李纯则认为按照当时的形势,自己已经不会有什么作为,所以,谢绝了徐世昌的电召;只有张作霖老奸巨滑,他一方面与曹、吴暗定同盟,一面却利用与当时的内阁总理靳云鹏、曹锟是儿女亲家的身份,出面进行调停。这调停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曹、吴提出,不仅要撤换北方议和总代表王揖塘,解散安福系,罢免三总兵,撤销皖系的边防军,而且要求罢免徐树铮,还要将属于皖系的各省督军全部免职,最终除掉段祺瑞。这实际是将段祺瑞通到了死胡同。7月1日,曹、吴发表“直军将士告边防军将士书”,明确提出要铲除安福系和徐树铮;2日,徐世昌准许靳云鹏辞职,由萨镇冰代任;3日,曹锟、张作霖、李纯联名通电声讨徐树铮。徐世昌本来对徐树铮就没什么好感,于是来了个顺坡下驴,于4日发布命令,免去徐的西北筹边使,改任远威将军,留京供职,原辖部队改属陆军部。张作霖调停无果,且感到段、徐对自己的威胁,干脆连夜躲回了奉天。作为吴佩学的幕后谋士,白坚武十分担心反段联盟的团结。7月5日,他接到来自郑州的书函后,在5日日记中写道:“自古联盟作事往往失之,人各一心。自八省联盟以来,积有日月,乃其结局以同床各梦之结果。始之所以摇旗呐喊者,终有无形消灭之说。西北军不根本消除,王揖塘不及时更换,所谓同盟者后患方长也,以暴易爆固也。”吴佩孚对白坚武的意见大加赞赏,于是,坚约白坚武前去襄助。白坚武虽然认为吴佩孚这人“实有担当”,但仍心存疑虑,怕他周围奸人太多,徒作牺牲,未有前往。

白坚武并非多虑。直系与奉系的结合,本来就是各怀目的,即使偶然因利益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早晚也是会各奔东西的。张作霖的逃避,就证明了白坚武的判断;而且,段祺瑞与皖系也不会束手待毙。果然,5月8号,段祺瑞在将军府召集会议,准备讨伐曹、吴。见徐世昌下不了决心撤掉曹、吴的职务,9日,徐树铮率兵包围了徐世昌的住处,逼他颁布“大总统处分曹锟、吴佩孚令”。无奈之下,徐世昌只好颁布命令:“前以驻湘直军疲师久戌,屡次吁请换防,当经电饬撤回直省,以示体恤,乃该军行抵豫境,逗留多日,并自行散驻各处,实属异常荒谬。吴佩孚统辖军队,具有责成,似此措置乖方,殊难辞咎,著即开去第三师师长署职,并褫夺陆军中将原官,暨所得勋位、勋章,交陆军部依法惩办;其第三师原系中央直辖军队,应由部接受,切实整顿。曹锟督率无方,应褫职留任,以观后效。”

曹、吴自然不会买这个帐。13日,吴佩孚通电全国,直斥段祺瑞为卖国汉奸,声称要“应天顺时,时不可失,扫清君侧,奠我神京”。曹锟宣布将自己的军队称为讨逆军,为国家讨伐卖国贼段祺瑞与徐树铮。曹锟任讨逆军总司令,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王承斌为副司令。讨逆军兵分三路,与皖军对峙。张作霖也将七万大军集中于天津北仓,准备援直。大战一触即发。

此刻的白坚武也没闲着,他极力鼓动李纯出兵相助。可是,李纯却顾虑重重。最主要的是此前不久他推荐自己的亲信齐燮元出任江西督军,却遭到淞沪镇守使卢永祥的反对,二人心生间隙,李纯怕自己出兵相助曹吴,被卢永祥乘机抄了后路。为此,白坚武对李纯十分不满,牢骚满腹:“好人任事要有担当,奸雄任事亦要有担当。今之国狡即自以身为谋主,设种种陷阱以制人之死命,殆其终也乃自作好人,以人为牺牲。斯人而能竟全功也,则所用之人尽为僵石枯木而后可,否则必有议其后矣。固知作好人者,乃天下之至为败类者也。圣贤固知,而不屑奸雄亦有所冀而不肯,余今拭目以观好人之后矣”(1920 ,7 ,4 )。一气之下,致函李纯,“余愤当局之懦诈,函询能否接谈,不然即长辞矣”(1920 ,7 ,14.)。李纯接到他的信,当即召来相谈:“当局约11时相谈,余问是否有贯彻决心?否则请从此辞。彼仰天自誓,词虽痛恳,多辩护之言。余询齐抚万师长,亦多恍惚之语。有长必有属也”(1920 ,7, 15 )。

1920年7月14日,直皖大战终于在京汉线上爆发。段的定国军第1师师长曲同丰,率领第一路军猛袭吴部,一举攻陷涿州、定兴,直军退出高碑店,皖军直逼保定。同日,东路的徐树铮由梁庄、北极庙向杨村方面的直军猛扑,于16日上午占领杨村,并乘胜追击到天津北仓附近。17日,战局发生逆转,吴佩孚退出高碑店后,在松林店附近布下地雷阵;一路追赶的皖军踏入雷阵,被炸得尸横遍野。直军乘胜追击,一气推进到涿州、琉璃河附近。17日夜,生擒曲同丰及其司令部多名高级官员。直军一举占领涿州,并向长辛店方向追击。固安方面,皖第13师师长李进才的一个旅与吴部对峙,此时也败退南苑。东路徐树铮部,追赶直军到北仓一带,逼近天津,正逼得天津守军曹瑛部走投无路时,却被赶来增援的奉军打乱。内外夹攻之下,杨村、廊坊相续失陷。到7月20日,徐树铮率少数人员化装逃回北京;而直军在东路也大获全胜。段芝贵被俘的时候,正坐在指挥车里搂着随军妓女寻欢取乐呢!皖军大败,从此一蹶不振,段祺瑞也跑回了北京。7月18日,段祺瑞派人去天津讲和,使者却被直属省长曹锐扣起来;段祺瑞求徐世昌颁布“停战退兵令”,同时,自己也于7月19日宣布辞职。7月23日,段祺瑞在家中开枪自杀,可第一枪打偏了,再开第二枪时,被卫士将枪强行夺下,剩下的就是束手就擒,等待处置了。28日,徐世昌批准段祺瑞辞职,撤销督办边防事务处,撤销西北边防军名义,由陆军部收编,并勒令解散安福俱乐部。至此,直皖大战以直系大胜、皖系惨败而告结束。

战争结束后,对李纯已经绝望的白坚武去意已决。7月23日夜,他在半梦中得到诗一首;“虎踞龙蟠地,鸟飞免走哀;元戒长望气,风定战书来”。 7月27日,李纯找白坚武谈话,白坚武却称病拒见,并随之提出辞表。李纯复书苦挽,也终于未能使早已绝望的白坚武回心转意,只是因为孙洪伊等人的劝说,他才暂时留了下来。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大战中,白坚武失去了他的一位亲侄子。7月28日,白坚武接到二哥白履中的信,说在京保战斗中,在15师充军的四侄失去音讯。二哥把愤怒都发在他的身上,因为四侄子的入伍是白坚武介绍的。他入伍时的营长是白的亲戚苏冠峰。白坚武后经多方打听,最后得知四侄死于战事告终之日,“盖以一人押运子弹,遇奉军十余人阵亡也”。听到这个消息,白坚武也很愤怒:该军官竟然只派一个人单独押送子弹于危险之中,而“夙在亲谊之苏冠峰之丧信负义,尤不可怒谅之列也”。不过,白坚武并不后悔当初送侄参军的决定,“即为军人,则战争之危既不能避,然陋习有未免者,乌足以知军人之本分。余爱吾侄,余尤爱吾侄之尽秩。惜今次战役不能以斯义归纳耳(1920,7 ,30)”;“人谁无死?死于糊涂之局,殊令余恨终生耳!”为此事,他决意不再理会苏冠峰。后来,白坚武到了北京,也不愿再见苏,只是苏接连托友人捎来三封信乞求和好,白坚武才算回了他一封信,苏冠峰惊喜过望,赶紧上门拜见,两人这才算握手言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安福   高碑店   涿州   边防军   督军   传略   奸雄   东路   乘胜追击   总司令   天津   北京   日夜   军队   好人   联盟   白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