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坚武传略(4)

(4)

白坚武传略(4)

然而,好景不长。在广西度过元旦没几天,白坚武这段闲适的日子就结束了。

通过各方面得到的信息,他敏锐地感觉到形势在天天趋于恶化。他知道“中央本无调和诚意,故局势又日趋险恶”。因为地处偏僻的广西,加之离开北方已经近两个月,阅南京的报纸,其内容又都是陈陈相因,所以,他总觉得自己对形势是“更形隔膜”。于是,致电李纯,请示是否返回南京。他连接南京两电,因为今日局势恶化,叫他暂留南宁,以观察形势。白坚武不以为然,于是又致电李纯,陈明“以现局在中央,西南不成问题”,他认为“然此间已实无留之必要,就湘粤局部言之,就国家全局言之,故早已瞭然也”(1918,1,15)。他决定不再等南京指示,自行即刻回南京。1月19日,与广西各界人士告别之后,便登上了返程的轮船。经过一路颠簸,终于6月31日回到阔别已两个月的南京。

此时的李纯确实有点焦头烂额。段祺瑞辞职以后,1917年12月19日,他致电北京政府,严辞拒绝张怀芝部队借道江苏进攻湘南,继续努力谋和平统一。以李纯为首的长江三督一再阻挠“武力统一”的政策,引起皖系军阀的痛恨。1918年1月4日,李纯、王占元、陈光远又通电要求解散临时参议院,遭到了主战派军人的反对。11日,因受主战派军人逼迫,李纯电请辞职,未果。1月27日,南方的湘桂联军突然攻占湖南军事重地岳州,大大刺激了北洋政府,一时间,主战派占据了上风。28日,李纯再电主南北调和;30日,李纯电孙中山等,调停南北时局,停止战事。2月1日,徐树铮拉拢直系曹锟和奉系张作霖准备出兵,并强请政府罢免李纯,重新启用段祺瑞组阁。面对主战派的强大压力,李纯于1月16日通电声明,对和战问题丝毫无成见。8日,张作霖电责李纯首倡和议,李纯则电诋张作霖对南主战。22日,孙中山通电陈明主张,赞同李纯和平救国之议。其间,倪嗣冲、曹锟、张怀芝等从中疏通,要求不要罢免李纯。李纯也派出刚刚回到南京的白坚武再回上海,向有关方面陈明立场。可是正在这时,白坚武接到天津家电,说家人病急,听到此消息,白坚武方寸烦乱,立即匆匆赶回天津。等白坚武再回到南京时,已是2月17日了。

自从参预议和以来,白坚武通过多方面去了解情况和自己的观察判断,渐渐对议和和护法感到失望。他认识到,“时投机政客作祟欲护法名义换得私人权利,被其崇者甚多”(1918,3,9)。正在此时,著名学者章太炎到南京来访白坚武,二人就中国的现状和前途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谈。关于交谈的内容,白坚武3月12日的日记中有所记载:“12日。章行严赴汉过宁来访,余扣以国会问题主张如何?章以法律、政治、行政三方之论,未明言恢复之不可能,但事实不易办到。复扣以联邦意见?伊所谈似转移一瞬之顷,似可成联邦之组织。余言联邦甚所赞同,自昔即主张非联邦之组织不足以强中国;惟需从根本上确定其权能。若蒙马以作虎皮,仅保障督军之权位便了结此一篇公案,则昔之患中央一人作皇帝者,今忽增为二三十人之皇帝,真正之权上不在国,下不在民,徒令督军垄断而专有之,甚非所夙望也。章君以法学家而认定势力以谈政治,乃为根本上之大误。故其谈国会联邦也,颇有转入歧途之恐。政象未清,吾有以知章君矣。”3月18日,吴佩孚占领岳州。白坚武听到这一消息,叹道:“报传岳州已下。同国相争,失固无谓,复亦何功?哀哉!”(1918,3,18)

3月18日吴佩孚占领岳州,却使主战派更加嚣张。徐树铮致电张作霖,主张段祺瑞复出,等段组阁后再罢免李纯。3月19日,曹锟、张作霖等十五名北洋将领联名电请段祺瑞重新出任国务总理,可是李纯坚决反对。于是,20日,徐树铮亲电李纯,解释误会。3月23日,冯国璋被迫令段祺瑞再次组阁。26日,徐树铮电李纯,共释前嫌,局势才暂时平静下来。恰在此时,匪患又起,李纯将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剿匪上来,一直参预议和的白坚武也算是暂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可是,此时的白坚武对议和已失去信心,对李纯也大为失望,“日来妖云密布,清明之望几斩焉中绝,怅恻前途,感曷能已?”(4月1日)因此,工作热情也渐渐冷却下来:“余自四月以来,日惟闭门养晦,不闻时事”(1918,5,1)。6月,北京政府选举新国会,友人苏少衡、夏润生推荐白坚武为议员,却被白坚武以“新国会为吾人根本所不认”而谢绝。

不久,发生了一件对于白坚武个人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7月22日,奉段祺瑞命令进入湘南的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通电全国,主张议和。30日,吴佩孚派他的参谋长李倬章来南京与李纯会谈。李倬章是直隶献县人,与白坚武的老家交河县是邻县。相见之下,二人谈得十分投机。通过李倬章的介绍,白坚武对吴佩孚的才干与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对此人关注起来。8月17日,吴佩孚再通电,表示李纯停战宣示正义,归本法律问题,白坚武对此非常佩服。他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此等见解,北洋军官未之前闻,吴可谓开天荒人物也”(1918,8,17)。此时,代总统冯国璋代理期即将届满,并公开通电辞职意愿,于是,一些有图谋的人蠢蠢欲动,窥伺总统权位。8月25日,吴佩孚、冯玉祥等人通电,建议“宜先解决时局,后选举总统”。此电一发表,实际等于与北京内阁决裂。结果,冯国璋下台后,9月4日,北京新国会选出徐世昌为大总统。作为冯国璋嫡系的李纯,顿时失去靠山,但仍极力调停南北停战。此时的白坚武已将挽救时局的希望都寄托在吴佩孚身上:“法国利卫尔、否探两将军,皆于欧战中以偏裨起身擢任统帅,升迁最速,建功亦伟。言念及此,颇令人思及前方吴子玉之为人也”(1918,9,13)。于是,他向李纯请示,决定往湖南一行。正是此行,为白坚武日后人生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9月22日,他开始了湘鄂之行。9月25日,船抵汉口,他拜访了湖北陆军第二师师长、汉黄镇守使杜锡钧、湖北督军兼省长王占元等人,向他们转达了李纯的意见;28日,乘轮赴去长沙。10月2日,抵达湖南衡州,见到了久仰的吴佩孚。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契。可能是在轮船上受了风寒,会见过吴佩孚后,他病倒了,并且一病多日。吴佩孚自然对他格外照料,延医请药,关爱有加。吴甚至还亲自为白坚武算卦批八字,预卜前途。病稍愈,吴便陪他到处游览、吟诗作赋,宴乐终日,使白坚武有乐不思蜀之慨。

10月26日,白坚武接到李纯的电报,要他再赴永州接洽谭组庵。在赴永州的路上,他触景生情,口占一首《衡永道中》:

径石崎岖逶迤峰,万山千曲穴中通。

北南人地天为限,竖子穷兵气尚雄。

31日,白坚武到达永州,当晚便与谭组庵进行了会谈。第二天,前湖南财政厅长林伯渠前来拜会他。此时的林伯渠早已是孙中山的人了。他来的目的,是想从白坚武的口中探听一下直系方面的情况,所以,一连几天都陪着白坚武喝酒、游览。11月3日,白坚武又在谭组庵和林伯渠的陪同下,游览朝阳洞。洞在城西,宋代以来在此题咏的人很多,白坚武兴致勃勃地朗诵起自己那首《衡永道中》来。林伯渠听出诗中讽刺军阀们是穷兵赎武的“竖子”,自诩自己使吴佩孚与谭组庵“万山千曲穴中通”的“勾结” ,便也作诗一首反讽:

洞泉泠泠似清磬,危倚石栏恰可听。

一滴终须归大海,几人到此悟平生。

白坚武在永州呆了四天,便踏上了归程。一直到11月20日,白坚武才回到南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北洋   永州   主战派   竖子   督军   传略   权位   时局   广西   湖南   南京   国会   北京   局势   联邦   政府   白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