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坚武传略(3)

(3)

李纯(1874 -1920),字秀山,天津人,出生在一个小商贩家庭。1889年,15岁的李纯跟随姐夫投聂士成部入伍,17岁入天津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教练军操。1895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军,李纯任教练。通过与袁世凯小妾杨氏同乡的关系,得到袁世凯的提拔,至1907年,他已是北洋陆军第六镇第十一协协统,兼第六镇随营学堂监督,驻军保定。1911年,清廷赏给李纯陆军协都统衔;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他奉命随军南下镇压,因有功,实任第六镇统制官。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李纯被北洋政府授为陆军中将,改任中央陆军第六师师长,驻河南信阳,兼豫南剿匪总司令。1913年,加授陆军上将衔。1914年,袁世凯授李纯为将军府昌武将军,督理江西军务;1915年,北京成立“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做准备,李纯积极附和,并由北京追随段之贵等人向袁密呈劝进电。袁称帝后,册封李纯为一等侯。护国战争开始,李纯派第六师赴湘镇压蔡锷的护国军,大败;后又转而附和反对帝制。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任命李纯为江西督军,兼浦口商务督办。1917年5月,黎元洪解除段祺瑞内阁总理职务,“府院之争”白热化。6月4日,李纯进京调停时局,结果无功而返,回到南昌。也就在此时,白坚武来到南昌。经与白几番交谈,于7月17日正式聘白为督署顾问。白坚武上任后,立即建议李纯联合其他势力,以恢复国会为目标,作为解决时局问题的对策。7月27日,督署接到北京来电,主张召集临时参议院。白坚武与有关人员连夜研究,第二天向李纯提出建议,历陈召集新国会、着急临时参议院,在法律及事实两方均无成立之理由;主张联合南京、武汉方面,要求北京恢复国会。

8月1日,情况发生了变化,副总统兼江苏督军冯国璋进京代理大总统;8月6日,任命李纯为江苏督军。19日,白坚武随李纯一起启程,20日到达南京。到达江苏督署后,白坚武仍任都署顾问兼秘书,在书记处交际股办公。14日,被正式任命为书记处交际股主任。上任后,白坚武与同事相处并不融洽,一些宵小之徒不学无术,且嫉贤妒能,甚至给督军写黑信、告白坚武的恶状。尤其是书记长,更是处处刁难。这使白坚武十分苦恼。他在日记中写道:“即已处无聊之境,复为奴辈所制,殊不甘也”(1917 9 25)。他经常在日记里发牢骚:“宵小充军,职不能称其位,种种应付,其脑筋直不可以人类计,此等浑物真属少睹”;“官吏如狗,竟有甫脱书生面人形而狗性者,可痛!狗不足责,可惜此一副面皮!”白坚武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有一次他向书记处请病假,主管此事的处长居然不负责,将假条退了回来;白坚武就又写了一张病假条,陈明理由,复交上去,然后就走人了。还有一次,督军令起草致国务院剿匪电文,此令由书记长转交到白坚武手上。因为白坚武与书记长矛盾很深,电文写好后,根本没让书记长经手,径直呈送督军亲阅。好在督军十分看重他,再说,白坚武也不是为几个小人而误自己事业的人,所以,在工作中仍是兢兢业业,积极努力,照样频频建言国事,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

1917年7月,为了反对段祺瑞破坏民主的行为,孙中山南下广州,成立军政府,发起护法运动,要求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国会。他联合西南军阀唐继尧、陆荣廷,开展了反对北洋政府独裁统治的斗争,一时间,南北对峙。这时,北洋军政府内冯国璋主张和平统一,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10月6日,北洋军和湘南护法军在湘潭开战,护法战争正式爆发。10月20日,李纯会同江西督军陈光远、湖北督军王占元,联名提出解决南北问题意见,包括停止湖南战争、撤回湖南督军傅良佐、改善内阁,整理倪嗣冲部等内容。10月28日,李纯又致电孙中山,表达恢复约法和国会,惩办倡乱诸逆。11月18日,李纯又联合王占元、陈光远、曹锟通电主和。在强大的压力下,段祺瑞被迫辞去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职务。

听到段祺瑞下台的消息,白坚武自然十分高兴。他在日记中有一段对段祺瑞的评论,可谓精当:“自督军团肇变以来,总统退位,国会推倒;研究系阴谋拨弄,段总理刚愎妄为,激川湘之变,遂致今兹变局。直至水尽山穷,始挂冠而去,固无足语知机。然观过知仁,亦可谓劲骨者矣。吾闻段芝泉氏,清介可风,沉默刚果,以视今日时流中沉缅酒色,剖克聚财之徒,不可同日语也。然而功过异揆,成败相反者,不悟政治家之原则,偏听独断,逆时势而行也。以段氏之为而不得收相当之用,不经济之结局重以自杀,吾为段氏痛,尤为中国通矣。”

段祺瑞下台后,南北议和仍在继续,初倡者李纯几乎将此大任都交给了白坚武。11月25日,白坚武与参议张松山,代表李纯到南方进行商洽,力促南北和平。他们的第一站是上海。11月28日,他们到达上海,立即拜见了淞沪镇守使卢永祥,陈明来意。上海任务一完成,立即乘火车赴浙江。当时浙江形势很乱,友人劝他不要前往,他只是一笑置之,毅然前去。在杭州,他拜见了浙江督军杨善德。12月4日,他们回到南京,向李纯汇报沪浙之行的情况后,李纯又让白坚武立即南下两粤。结果,第二天白坚武就又出发了。他先是到上海,找到老上司孙洪伊,让孙洪伊为他出具两粤方面的介绍信,然后登上了奔赴两粤的行程。

白坚武此行的第一站是广东。孙中山对白坚武的到来非常重视。白坚武坐船绕道香港,孙中山专门派人到香港迎接;13日,白坚武到达广州后,立即拜见胡汉民等民国要人;14日一早,孙中山即派船来接白坚武,并在病床上接见了他。他这样描述初次见面的孙中山:“中山形神交瘁,不胜抑闷,然谈及外交问题议论风生,详尽明锐。开山人物名下无虚。”对孙中山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随后,白坚武又先后拜见了广东督军莫容新、众议院院长吴景濂、参议院院长王家襄等人,经过一番交涉后,白坚武致电李纯,报告与广东接洽情况,并提出了三项意见:“一去龙济光,免碍调停;一迅扫纷障,恢复国会,以安人心;一保守中立,划分宣战案以对日俄关为两项问题,防日本强牵入漩涡;末言防鬼蜮利用机会推翻政局,以上各节,请转电中央。” 另外,他还广泛拜会各界人士,了解广东人的想法,“征访各方心理,渴望和平甚于望岁,异口同声恢复国会而外他无问题”。经过了解,他对广东人得出了这样的判断;

“一,粤人富于政治,经济上之才力,在全国中可称优越,惟军事则以现状而论直无办法。他省人固有垄断之诮,然粤军既无战之能力,又无军纪之可言,冲突之结果徒祸地方耳;二,粤、桂人之感情已坏。以前敌之危迫屡蹈于危,幸免破裂,然来日终不免矣。陈舜卿氏之统治固失平衡,惟粤人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有志而无力,徒为口头之攻击,得毋近于好乱而无成乎?余非官僚,不能作丧心痛狂之语,现象如斯,固不诬也。”

11月16日,他又奔赴广西。广东督军派专轮送行,并让广西籍参议员梁士模陪同,到广西武鸣拜见宁威将军陆荣廷。与广西方面接洽完后,白坚武此行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而且进行得比较顺利。接下来,便是坐守西宁等待形势的发展。每天由广西的高官陪着,游山玩水水,灯红酒绿,一直过了元旦。这大概是他一生中最难得的一段轻松惬意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北洋   督军   传略   大总统   书记处   参议院   广西   江西   护法   南京   江苏   广东   浙江   国会   上海   北京   白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