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坚武传略(19)

(19)

白坚武传略(19)

吴佩孚到了岳州之后 ,谢绝了赵恒惕的盛情邀请,依旧住在军舰上。一是怕形势多变,在舰上随时可以行动,进退方便。由于湖南早已宣布自治,不受北京的指挥,所以,吴的行动也自由多了。顿时,吴所住的决川舰热闹起来,各省都派了代表来探望吴佩孚。1925年3月30日是吴的生日,各方代表借着庆祝生日的机会齐聚岳州,共商再起大计。此时国内局势已发生了逆转。北京方面,由于段祺瑞自己是空架子,只得依靠张作霖;张作霖又排挤冯玉祥;冯玉祥只得再与直系势力联络,以扩充自己的势力。段祺瑞一边安慰直系旧部落,如孙传芳、齐燮元等,一边又派张宗昌、卢永祥南下,以控制直系。所以,直系的怨声愈来愈高。吴佩孚看准这个时机,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拉起了湘鄂川黔联防,很快,扩充为7省联防;而孙传芳也组织了苏、浙皖等5省联军,再加上粤、桂,已有14省联盟。这时,都拥戴吴佩孚再度出山。他们的想法与吴一拍即合,10月15日,孙传芳发动了反奉战争。19日,吴佩孚通电讨伐张作霖;20日,孙传芳等10余人通电,推吴佩孚为14省讨贼联军总司令。21日,吴佩孚乘舰到汉口,正式就任讨贼联军总司令,白坚武被任命为讨贼联军司令部政务处长。10月24日,吴佩孚以讨贼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发出了讨奉通电。

这场讨奉战争持续了不长时间。10月24日吴佩孚发表讨奉通电后,激烈的战事就在多地同时开始,奉系军阀纷纷溃败;11月中旬,吴佩孚下令,由靳云鹗军配合岳维峻部进攻山东张宗昌。但12月9日,靳云鹗到达徐州后,却与张宗昌勾结,致使岳部受挫;12月31日,吴佩孚通电结束讨奉战争,原因是国内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吴佩孚此次重新出山后,他要对付的敌人,南有广东革命政府,北有冯玉祥的国民军,呈现出一种南北夹攻的态势;他感到四面树敌会将自己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恰在此时,其境地与吴佩孚极为相似的张作霖频频向他发出了和解的信号。因为第二次直系战争后,张作霖一直在想着消灭冯玉祥。1924年11月25日,张作霖的重要将领郭松龄在冯玉祥的支持下,突然倒戈反奉,使得张作霖措手不及,兵败如山倒;幸好日本人帮了他的忙,这才打垮了郭松龄。后来郭被张作霖枪决。但这次战争使张作霖元气大伤,因此更对冯玉祥恨之入骨;但他又觉得自己不足,所以,这才想起同样对冯玉祥恨之入骨的吴佩孚。而此时正担心被南北夹攻的吴佩孚,当然不会忘记当年在二次直奉之战中冯玉祥从背后给他的那一刀,权衡之下,他决定先暂时与张作霖合作,等解决冯玉祥后再对付张作霖。所以,1925年12月31日,吴佩孚通电结束讨奉战争,张作霖也于1926年1月5日致电吴佩孚,正式提出联合。

冯玉祥自知凭自己的实力远不足于对付实力雄厚的直奉联军,无可奈何之下,宣布自己下野,将权利交给了他的亲信张之江。张之江担心被张吴南北夹攻,只好通电表示欢迎吴佩孚入京主政。谁知吴佩孚并不领情,他已下定决心要彻底消灭冯玉祥和他的国民军。北京政府段祺瑞见自己已失去了各方的支持,也于1926年1月9日宣布下台。根据吴、张同盟条约的规定,北京时局由吴佩孚主持,张作霖不加干涉。吴佩孚执政后,要恢复曹锟当总统时所颁布的宪法,由颜惠庆恢复内阁、代摄总统职权。张作霖虽然声称不干涉,实际上他对曾经签字通缉他的颜惠庆代摄总统职务自然是不能接受的。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最终勉强达成谅解。1926年5月12日,颜惠庆宣布依法复职,并于第二天公布了阁员名单。就在这时候,南方形势又开始吃紧。广东的孙中山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配合下,于1926年2月和10月两次出兵,消灭了吴支持的陈炯明部;6月又打垮了杨希闵与刘振英,从而清除了吴在广东的势力;然后,准备开始北伐。在湖南方面,也开始了驱除赵恒惕的运动;12月,赵恒惕被迫出逃,省长由第四师师长唐生智代替。唐生智虽然表面上表示拥护吴佩孚,实际上早已与广东民国政府联络,在北伐开始时立即响应。因此,他一代理省长,马上扣留了一些湘军中的要员,并下令解除了吴佩孚支持的第三师师长叶开鑫的职务。吴佩孚虽然也明白唐生智已生异心,但因为正准备讨冯战争,不宜同时用兵,所以,只向唐提出了三个条件:1,限24小时内撤退岳州的驻军;2,通电宣布“讨赤”;3,与叶开鑫恢复感情。唐不肯接受这些条件,二人终于决裂,于是,吴佩孚利用叶开鑫发起了驱唐运动。唐生智为了保存实力,主动退出了长沙。

安抚了湖南局面之后,吴佩孚立即驱车北上,与张作霖商讨“讨冯”大计。会张之前,他下令免除了一向主张联冯反奉的重要大将靳云鹗的全部职务,以向张作霖表示自己的诚意;而且,为了给张作霖面子,他还于6月16日严令全体内阁成员总辞。6月22日,颜惠庆辞职,由杜锡硅代理内阁总理职务。一切准备妥当,二人这才入京,共商大计。经过会谈,决定由吴佩孚任总指挥,负责指挥关内奉军、直鲁联军、直军和晋军各部,彻底消灭国民军。

6月底,讨伐国民军的战争开始。吴佩孚以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大败国民军,并曾当着张作霖的面夸下海口。谁知事实并非如此。主战场南口的守将刘汝明,具有优秀的军事素养,而且,早就开始备战,构筑了有力的防御战线和严密的作战计划;而吴佩孚指挥的这支部队,都是拼凑起来的,内部矛盾重重,吴佩孚指挥不灵;尤其是奉军,心怀鬼胎,基本上采取观战态度。最要命的是,因为免除靳云鹗的职务,直系部下都愤愤不平,其至出现了整团整营叛变,投降国民军的现象。所以,战争整整进行了20天,都没有取得丝毫进展。这时候,吴佩孚也意识到自己指挥失灵,能力有限,只好让张宗昌任前敌总指挥,并许诺战后将任命他为直鲁巡阅使。恰在此时,广东革命政府开始了北伐战争,矛头直接对准了吴佩孚,吴佩孚又气又急,想尽快结束南口战斗,就悬重赏鼓励将士攻克南口,并用重炮轰炸国民军阵地。国民军损伤严重,8月13日,悄悄撤出阵地,退往绥远方向。

南口战役结束后,直奉之间的矛盾又显现出来,奉军将领甚至连以国务院名义加封的头衔都不肯接受,吴奉联合呈现一触即溃的状态。就在此时,南方的形势又恶化了。广东政府在镇压了陈炯明等人的叛乱后,立即开展了北伐战争。1926年7月1日发表《北伐宣言》之后,由叶挺独立团为先锋的北伐部队迅速北进,连克北洋军;7月12日,占领了湖南长沙。吴佩孚认识到事态的严重,8月21日,匆匆把北京事务交给张作霖,让齐燮元代理总司令职务,自己就连夜南下了。当25日他到达汉口时,北伐军已攻到武昌的桥头堡汀泗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北伐战争   汉口   国民军   传略   恨之入骨   总司令   总指挥   湖南   联军   大计   广东   北京   势力   职务   战争   政府   白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