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食用近一个世纪的味精如今成了万人嫌,味精是致癌还是高钠?

引言:对于一个厨师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食客能从自己的食物里面体验出幸福感。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食物更好吃,厨师都会在食物里面加入自己的独家秘诀。虽说食物的新鲜程度很重要,但是为了食物的美味,厨师会加入一些调料,像盐,味精,酱油等等。这些调味料都是为了提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提鲜的调料,竟然是“害人精”,曾有人说味精食用多了不仅会伤身,还有可能致癌,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国人食用近一个世纪的味精如今成了万人嫌,味精是致癌还是高钠?

味精的起源和发展

味精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作为一种增鲜剂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是要食用味精的。不可否认,味精的加入让食物变得更加鲜美,但是味精吃多了,我们身体的警钟也被敲响了。味精从以前的万人爱到现在的万人弃,根本目的在于味精本身的安全。饮食除了美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健康,现在很多人在外面吃饭的时候,都会问食物里面有没有放味精,大家之所以如此重视食物里面有没有放味精,是因为味精致癌。关于味精致癌的言论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因为这个言论,大家才开始弃用味精的。

国人食用近一个世纪的味精如今成了万人嫌,味精是致癌还是高钠?

味精提鲜

味精并不是一开始就叫味精的,味精的出现还要追溯到1908年,当时有一位日本化学家在家里面吃了妻子做的海带黄瓜汤,尝过之后他觉得味道很鲜美,在确定妻子并没有在汤里面加过其他食材之后,这位日本化学家认为海带黄瓜汤的鲜美全都有赖于海带,后来经过他的刻苦钻研,谷氨酸钠被提炼了出来。谷氨酸钠也就是鲜味剂的原材料,后来这位日本化学家将其取名为味之素。

国人食用近一个世纪的味精如今成了万人嫌,味精是致癌还是高钠?

谷氨酸钠--味之素

味之素就是味精的前身,在那之后中国工程师吴蕴初通过自己的办法将味之素里面的谷氨酸钠提炼出来,中国才有了味精。而后,味精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成为了烹饪必备的调料之一。被国人吃了近一个世纪的味精如今成了万人嫌,这一切的根源还得从美籍华裔医生赵浩民说起。

味精致癌?

赵浩民在1968年的某一天,寄了一封信给新西兰医学报。在信中,赵浩民提到自己每次在中餐馆吃完饭都觉得脖颈后面有麻痹感,且会心跳加速,体力不支,究其原因,凭借自己的医生触角,他觉得是吃了中餐馆的味精导致的。赵浩民医生的这个言论被公开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对于味精感到害怕,不仅外界出现了拒绝吃中餐的言论,一场关于味精的研究也就此开始了。

国人食用近一个世纪的味精如今成了万人嫌,味精是致癌还是高钠?

其实关于食用味精对身体有害的说法并没有事实加以佐证,然而就是因为外界谣言纷纷,民众对于味精也分外恐惧。聚焦味精之后,有部分科学家认为味精致癌并不在于味精本身,而是在烹饪的时候,味精在高温的条件下,谷氨酸钠变成了焦谷氨酸。有很多人都觉得焦谷氨酸就是致癌的凶手,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首先焦谷氨酸在味精当中的含量是非常低的,味精在100℃的温度下加热一个小时,仅有0.6%的味精会生成焦谷氨酸。其次焦谷氨酸本身是无毒的,所谓的致癌物更是子虚乌有

国人食用近一个世纪的味精如今成了万人嫌,味精是致癌还是高钠?

其实只要保证味精的生产流程是符合规范的,就根本不会存在安全问题。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买到的有S级标志的食用味精是很安全的,大家食用的时候根本就不用担心。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并不是味精当中有没有致癌物,而是如何均衡的摄取味精当中的钠含量。钠离子的摄入一旦过量会导致血压飙升,也会引起糖尿病等相关问题,所以吃味精一定要适量。

生活当中如何合理利用味精?

如何让大家吃得更安全呢?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些患有高血压的人一定要少吃味精,避免病情加重;在煮菜的时候像糖醋里脊,醋溜白菜这些已经加过醋的食物就不要再放味精了,因为即便放了味精,在酸性条件下,绝大部分味精难以溶解,提鲜的目的自然也就没有办法达到了;拌凉菜的时候也不建议放味精,因为温度低,味精也没有办法溶解。

国人食用近一个世纪的味精如今成了万人嫌,味精是致癌还是高钠?

总结:平时去超市买味精的时候,一定要认准有S级标志的味精,也就是俗称的中国驰名商标。一般高质量的味精晶体是洁白的,看起来流动性很好,没有结块的现象也看不到杂质,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参考文献:

1.邹静.鸡精、味精真能致癌?[J].家庭医药,2016,(4):82-83

2.刘少伟,阮赞林.味精那点事[J].质量与标准化,2019,(9):24-25

3.吴晓薇.科学解读味精是否有害[J].中国食品,2017,(15):15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味精   味之素   谷氨酸   目的   化学家   致癌物   条件下   日本   海带   鲜美   调料   厨师   国人   言论   食物   医生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