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啤酒海鲜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遗传才是罪魁祸首

医生曾见过这样一个病例,某天下午,医院中来了一个由别人搀扶进来的中年男子,他一看到医生就哭喊:“医生,求求你把我腿截了吧”。

之后给他做检查,医生发现他足部的各个关节长满了痛风石,每个痛风石都很大,这导致他足部产生了畸形,那种疼痛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住,每走一步路都像一把尖锐的刀插进了血肉之中。

研究表明:啤酒海鲜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遗传才是罪魁祸首

痛风是中国高发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只有手术、服药能够缓解症状,因此它几乎毁掉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而关于痛风,传统观念认为啤酒海鲜是“痛风”的主要原因,但根据一项研究表明:啤酒海鲜并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遗传才是罪魁祸首。

一,痛风是由高尿酸引起的疾病

当代人惬意的生活方式,自然是下班后出去小酌两杯,三五知己,半打啤酒,十几串烤串,消费低廉又放松了心情还增加了友谊,但是熟不知,通风就这样找上了门。

现在,痛风已经是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了,医生读高中时,有一帮好友经常在周末出去买醉,某一天,我的同桌突然告诉我他进医院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患上了痛风,而那时他的年龄只有十七岁,当时他的痛风症状是喝酒、受寒就会膝盖疼,而我们当时还嘲笑他。

研究表明:啤酒海鲜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遗传才是罪魁祸首

现在想来,痛风竟然离我们如此之近。

六年前,我国一医学研究会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全国痛风疾病的发病率为1.1%,差不多一百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痛风患者。现在六年过去了,这个比例可能有所上升,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的痛风患者达到了八千万之多,其中年轻人占了很大的比重。

痛风症状的主要症状是下肢关节的剧痛,经常发生于凌晨,剧烈的疼痛会持续3-4小时,直到把患者折磨得筋疲力尽,它才会消停下来,而且,痛风是会持续加深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它,它会在多年后长出痛风石,这才是真正折磨人的开始。如果还不加以控制,患者很有可能因为肾衰竭、急性尿酸肾病而死亡。

研究表明:啤酒海鲜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遗传才是罪魁祸首

痛风的原因在于人体内尿酸过高,当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时会成尿酸盐结晶,然后它会随着血液在骨关节的各个区域沉积钙化。这些东西毕竟属于外来物质,所以会引起白细胞的攻击,白细胞吞噬尿酸盐沉积后,会释放出炎性物质让关节发炎,从而引起剧烈的疼痛。

因此我们就搞懂了为什么痛风会带如此剧烈的疼痛,首先要高尿酸的沉积物,其次要免疫系统和尿酸盐结晶的对抗引发的炎症。

尿酸来源于两大部分,第一是人体代谢的废物,例如核酸、嘌呤。第二是外界摄入嘌呤物质,比如说吃海鲜、喝啤酒、动物内脏等等。

但是,得了痛风,并不能全怪饮食问题。

二,痛风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基因?

早在十三年前,就有外国专家研究表示:痛风的发作,饮食不规律只能占12%的原因,而基因要占60%。所以,如果你家有痛风患者,你就要小心了,这证明你家的基因是比较易感痛风的。

研究表明:啤酒海鲜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遗传才是罪魁祸首

那么归根结底,到底是基因的什么方面影响了痛风?答案是体内核酸或嘌呤物质代谢产生。有些人天生核酸和嘌呤物质的代谢会比较多且缓慢,所以他们体内的尿酸会比一般人的浓度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不忌口都没事,而有些人一出生就是高尿酸血症的患者

但是这并不是说天生基因好的人就可以乱来了,别忘了,后天的饮食引发的痛风概率还能达到10%以上,同时如果成天摄入的尿酸都严重过量,即使基因好也会有代谢困难的一天。

目前,我国有两个地方是痛风大户,一是广东省;二是山东省。广东省喜欢喝高汤、吃海鲜,嘌呤和尿酸的摄入是别的地方的数倍,山东省是饮酒大省,因此痛风的人数也是别的地方的数倍,所以这两地的居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因为贪吃而患上痛风。

三,不知道自己基因,如何预防痛风?

对此,医生建议大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预防痛风:

1,适当饮用咖啡、奶制品。有研究表明,这些饮品具有降低尿酸,中和尿酸的作用,长期、偶尔的饮用这些饮品或许能帮我们预防痛风。

研究表明:啤酒海鲜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遗传才是罪魁祸首

2,戒酒、拒绝嘌呤。痛风的本质就是尿酸和嘌呤物质过高,因此,只要我们从源头上遏制痛风物质的摄入,就能预防痛风,所以酒类、肝脏类、海鲜类、高汤等能不吃就不吃,一定要吃就少吃一点。

3,日常多吃瓜果蔬菜。瓜果蔬菜对人体的好处,相信大家都已经熟记于心了,他们能降血压、清血脂、通肠道,自然对痛风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总而言之,痛风是难以消灭的疾病,但是我们可以预防它,只要少吃容易引发痛风的食物,我们患上痛风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痛风   啤酒   嘌呤   尿酸   山东省   核酸   白细胞   罪魁祸首   关节   剧烈   海鲜   基因   患者   疼痛   物质   疾病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