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集宁旧事》节选——第三十九章


长篇小说《集宁旧事》节选——第三十九章


作者 林艾

城里的领导干部刘秦泰都以瓜代饭,稠一顿稀一顿,一日三餐成了两餐。农民的日子更不好过,芳菲妈带领着两个儿子加入了人民公社,起早贪黑,春种秋收,挖渠垒堰,一个工分五毛钱,两个儿子还的折扣。老大李景武十六岁,老二李景文十四岁,只因为他们两人没长大成人,干一天只给半个工分。

芳菲妈他们既是孤儿寡母又是外来户,别人都是吃糠咽菜的日子,他们一点儿依靠都没有,更受人欺负。老二李景文年岁小,不公平的待遇只能忍气吞声,可老大李景武却不能逆来顺受,不是与村长争吵,就是与村民打得头破血流,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父亲李义雄杀死吴铁匠老婆和孩子的罪恶,就像一条无形的枷锁套在了李景武的头上。人们张口就是杀人犯的儿子,就好像是他杀人放火,这辈子没完没了。在外边受尽欺辱的李景武回到家里,大声责备母亲为什么生下他们?没本事保护儿女们,就不应该拉扯他们。

芳菲妈只能默默地流泪,一个旧中国过来的三寸小脚的老太太,除了没能耐保护孩子不受欺负,就连吃饱肚子本事都没有。难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吗?芳菲妈没有奕花妈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更没有奕花妈口齿伶俐的敢作敢为,只有像似滔滔江水般无穷无尽的泪水。

秋收分下的那点儿陈粮旧秕子没等春苗长高就吃光了,尤其等着饿死还不如去抢去偷,李景武便和村里的另外两个后生商量偷盗生产队的粮食。一个夏初的夜晚,李景武他们三个人撬开了生产队的仓库门,仓库里边泥土抹的长方形圐圙里堆放着小麦和莜麦种子。李景武三人把粮食种子塞进口中,贪婪地吞嚼着,长时间没有品尝过麦子的滋味,嚼在嘴里比山珍海味都香甜。他们三个人吃过以后,便把粮食装进麻袋,分别背回各自的家。

芳菲妈看见儿子三更半夜地背回了半麻袋粮食,早已吓得六神无主。李景武让他妈连夜熬麦子粥吃,芳菲妈不敢。李景武大声地责备着母亲,“你这个没用的东西,没米做不出饭来,今儿个有了现成的粮食,为什么不做呀?”

芳菲妈战战兢兢从被窝里爬出来生火烧饭。人穷理短,两个儿子每长大一天,她的尊严便丧失一天,芳菲妈这辈子也别想在儿子们面前抬起头来。

麦子粥熬熟以后,李景文从被窝里爬出来,好像几天没吃过饭的饿死鬼般的饕餮。他不时用感激的目光看着哥哥,以前家里粥少僧多,你嫌他舀的稠了,他嫌你多吃了一碗,弟兄两个摔盆砸碗没少打架。此刻,在弟弟的眼里哥哥比电影里的英雄还威风。他才不管粮食从哪儿来的,只管填饱肚皮便是最大的享受。

芳菲妈吃的胆颤心惊,双手不停地抖动。她明知这麦子的来历不明,但他不敢问儿子李景文,多管闲事只能招来破口大骂。她明明知道这麦子吃下去的后果比黄金还要贵重,但还是颤颤巍巍不声不响地吃着。芳菲妈碗里的麦粥掺杂着泪珠,嚼在嘴里有股淡淡的盐味。

天亮以后,有人发现生产队的粮仓被人砸了锁,队长一行人进去一看,小麦、莜麦种子上面的印斑全乱了,粮食丢失了不少。什么人胆大包天竟敢来偷盗种子,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不到片刻的工夫,市公安局的警车鸣着警笛开进了村庄。民警们顺着昨夜麦种洒落在路上的痕迹,没用多长时间便找到了王后生他们家。经过审问王后生供出了其他两个同伙。人赃俱全,除了李景武他们煮过一顿麦子粥,其他麦种全部完璧归赵。李景武和另外两个盗贼被带进了市公安局。

李芳菲听说弟弟因为偷盗麦种被关了起来,便让丈夫刘睿找熟悉的人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刘睿去市公安局打听,回家对妻子李芳菲说:“人家说了,当前打击的重点便是破坏农业生产的行为,你兄弟把生产队的种子盗了,这事儿闹大了,最轻也得劳动教养。”

李芳菲心急如焚地说:“兄弟要是让劳教了,这辈子全完了,咱们找叔叔看能不能帮些忙?”

刘睿不想去找叔叔刘秦泰,叔叔因为说了错话革职不久,他都自身难保,还能帮得了别人。刘睿便责怪妻子说:“你兄弟不懂事,你妈也不懂事,还连夜把麦种煮给两个儿子吃,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也能张开口?”刘睿嘴上虽然这样说,但他还是领着李芳菲来到了叔叔家里。

刘秦泰看见侄儿和侄媳妇,忙着让座并让邢杏给他俩沏茶。还没等刘睿两口子坐稳,他开门见山地说:“是为李景武的事情来的吧?”

李芳菲面带愁容地说:“我弟弟不省心,让众人操心啦!”

刘秦泰说:“事情弄大了,当前全国城乡都缺粮,出了偷盗粮种的大事情,上边让严肃处理,起到震慑和教育别人的作用。”

李芳菲说:“后果不严重呀?除了损失了几十斤粮食,再没有别的事情呀?”

刘秦泰说:“啥事也别赶在火头上,我不就是讲了些别人不敢说的话被免职了吗?要不是因为我是抗日时期的老革命,还不知道怎么挨整呢?反右斗争不就是有人给领导提了点儿意见,让人家无限上纲,打成右派开除了公职,发派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吗?这些人也没有杀人放火呀。”

李芳菲被叔叔反驳的闭口无言,但又不能不承认叔叔说的在理。

刘秦泰接着说:“你兄弟刚满十六岁,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应当减轻处罚,就是赶在火头上,最多劳教上一年。你俩不必再为此事东奔西走,尤其是刘睿,要多做工作少说话,一旦让人抓住辫子不放,真能让你掉下一层皮来。”

李芳菲和刘睿从叔叔家走了出来,一路上闷闷不乐。叔叔除了不帮忙,还给他俩上了一堂政治课,但她又觉得叔叔提醒的对,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日子里,处处小心很有必要。

大忙帮不上,去看守所探望一下应该是情理之中。李芳菲想着弟弟见了她,肯定会嚎啕大哭,但没想到弟弟呆滞木讷,他都没用正眼看过一奶同胞的姐姐一眼,好像在说你来干什么?

李芳菲说:“我给你带来了馒头,你吃了吧。”

李景武说:“用不着你来关心我,你就顾自己,还能想到别人!”他对这个姐姐没有多少好感,从他有了记忆开始,这个姐姐便给家里增添了无数的麻烦,父母磨破了嘴,多少好人家不嫁,专门等着那个国民党军人。她要是嫁个有钱人,他们一家子大光沾不上还能沾上些小光,起码不像现在这样整天饿肚子,要不是没饭吃,他能偷生产队的粮种吗?

李芳菲还不知死活地责备兄弟:“你干什么不行,偏要偷队里的籽种?”

李景武说:“饱汉不知道饿汉饥,妈和我们都快要饿死了,又有谁管过我们,像你有男人养活会出去偷吗?”

“姐也不容易,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人就你姐夫一个人上班。再说,国家每月每人定量二十八斤粮食,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呀!”李芳菲尽管让弟弟噎得够呛,但还是耐心地向他做着解释。

李景武说:“你们再难也是吃的公家饭,城里有几个饿死的,你到农村看看,像我们这样的能活下去吗?滚!不用着你来可怜我。来呀,枪毙我呀,死了也就算受出去啦!”

李芳菲从市公安局的看守所出来以后,觉得兄弟的神经有些不正常,从前虽然他经常顶碰她,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是被关进去压抑苦闷的发作,还是看着她不顺眼排泄着心中的不快。李芳菲一路上都想着弟弟李景武的举止言谈是否有毛病。

李芳菲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焦急地等候。她把去看守所看望兄弟的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以后,泪一把鼻涕一把地暗自流泪。女儿女婿城里人都救不了她儿子,她一个乡下老太婆更是无能为力,看来只有听天由命了。

中午女婿回家问了一声妈来了,便逗两个孩子玩去了。刘睿虽然与丈母娘的话不多,但还是尊重她,一个寡妇女人,带上两个半大小子,吃喝拉撒一切都靠自己,谈何容易。这让刘睿想起了妈妈赵青梅,孤儿寡母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与丈母娘不是一样的命运吗?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母亲却死在了反革命报复的枪口下。

芳菲妈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到秋收季节便坐上生产队的马车,给外甥们送来甜玉米、老莴瓜等农副产品。外甥们也盼望姥姥经常来,他们围着姥姥听她讲过去的故事,姥姥大部分都是神鬼故事,吓得他们夜间都不敢出门,姥姥笑得前仰后跌,能把外甥唬住也不容易。一家人虽然粗茶淡饭,倒也其乐融融。老百姓没灾没病就好,可平静的生活还是让李景武给扰乱了。

过了一个星期,市公安局看守所来了一位警察通知李芳菲去接她兄弟回家。李芳菲喜出望外随警察前往。一路上她想肯定叔叔刘秦泰使了关系,人家才肯放人,接回兄弟就过去感谢人家。

看守所的王所长对李芳菲说:“近几天李景武的神态反常,整天不吃不喝也不睡,公安机关决定让他出去保外就医。不是他没问题,只是让他出去看病。你是他的亲姐姐,作为他的监护人,不能让他跑了。他要是跑了,我们就找你要人,你听明白了没有?”

警察的话总是冷冰冰的,在他们面前就像人人都是罪犯似的。尽管警察的话不好听,可人家让你来领兄弟,李芳菲还是在保外就医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芳菲见到李景武与七天前大相径庭,弟弟面如土色,目光呆滞,不吵不闹,就像一只绵羊般地跟在姐姐身后。见到警察更是躲躲闪闪,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这让做姐姐的李芳菲倍感同情,可能是一个娘胎骨头挨着的情份,她把他破口大骂的事情全忘了。

李景武回到姐姐家坐在凳子上不再挪动。他的话少,饭量更少,整夜不睡觉。半夜三更李芳菲看见弟弟两只眼睛直勾勾地望着窗外,心里琢磨兄弟哪儿根神经出了毛病。

第二天上午,李芳菲带着李景武上医院检查,她先对大夫讲了兄弟的病情。大夫量血压正常,听诊器也没查出肚子里边有啥毛病。大夫便对李芳菲说:“休息不好思维有些混乱,回去睡上几天就好了。”大夫给李景武开了些安眠药,并告诉了李芳菲用量,她便领着兄弟回了家。

芳菲妈正好来到了女儿家,她听邻居们说女儿领着儿子上医院去了,寻思着也去医院看看?姐弟两个一块儿回来了。她便忙着问女儿:“景武患了什么病?”

李芳菲回答母亲:“没大毛病,大夫说多休息,多睡觉就好了。”

李景武见到母亲没有一点儿惊喜的样子,像个局外人似地坐在炕沿边默默无语。吃过午饭芳菲妈要领儿子回乡下,李芳菲说:“妈,你刚来又要走,这几天刘睿下乡催粮去了,家里挺方便,你和弟弟多住几天吧。”

芳菲妈说:“三个外甥够你操心啦,我们给你添了不少的麻烦,村里清静,让你弟弟安安静静地睡上几天,妈再来看你们。”

李芳菲觉的母亲说的有道理,兄弟住在这里,外甥们整天吵吵闹闹休息不好。她就把母亲和兄弟一直送到城外。李芳菲一点儿都没想到李景武回到六间房村的第三天就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集宁   麦种   生产队   芳菲   看守所   旧事   麦子   外甥   长篇小说   叔叔   粮食   弟弟   儿子   姐姐   事情   母亲   两个   兄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