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作者:林艾


我在察右前旗计划委员会工作了十年以后,于1988年调动到了察右前旗人民政府工作,干的还是老本行,只不过大货车换成了小客车。以前开大车是为单位职工服务,现在开小车是为领导服务。他们大部分都是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能人。他们的工作作风严谨,尤其是在时间上要求非常严格。8点30分开会,总要提前赶到,如果耽误了事情,领导的脸面马上晴见多云。这样严格要求,真让我受益匪浅。在我四十五年的工作岗位上,从来没有因为不守时造成严重后果。党政部门的学习氛围浓郁,部分办公室每天晚上十点钟还亮着灯光,人人力争上进,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个别司机议论说我比较清高,我们等候领导打会儿扑克或者拉呱上一会儿,他却不是抱本书就是拿张报纸,真他妈像个“二百五”。他们说的一点儿都不错,我爱读书的习惯一直到老都没变,至今麻将不会玩,扑克不爱打,图书陪伴我走过了五十多个年头。小学三四年级汉字都没认全,就开始阅读《艳阳天》、《金光大道》、《红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长篇小说,经常夜里十二点还在被窝里看书。那时可读的书很少,外国作品只看过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大部分优秀作品都被当做“封、资、修”读物焚毁了,就是想看也没地方去找。我父亲也喜欢读书,他收藏最多的是历史和戏剧方面的。“文革”开始不久,父亲就被关押。我姐和我妈连夜把这些书籍付之一炬,如果让造反派们搜去,父亲又多了一条罪状,传播资产阶级和帝王将相的急先锋。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俗话说“没文化,胆子大”。政府机关大学本科以及研究生学历的大有人在,但他们很少给报刊投稿,一方面因为工作忙,另一方面人家爱面子, 怕别人说三道四。可我却没有任何羁绊,在文字的海洋里尽情地翱翔。写好了被人尊敬和夸奖,写砸了人们也原谅我,一个开车的能写成这样就很不错了。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厚重;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明智;逻辑和修饰使人能答善辩;文学更把人性剖析的淋漓尽致。所以,喜欢读书也能改变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相处多一些理解和谦让,少了些纠纷和争吵。多读书对事情的发展以及结果有着比较客观的预判,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大是大非面前就少栽跟头。读书还能掌握更多的词汇,三言两语就能把问题表达清楚,外出办事或者汇报工作避免词句啰嗦,前言不搭后语,听者也不知所云,其结果就大不一样。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人常说与智者相处等于多读几本书,在我爱好文学的路上,受到了许多热爱文学领导的关心和帮护。陈龙和张珍副旗长经常与我探讨文章布局、词汇运用、人物塑造、语言特点、伏笔悬念等等文学常识。他们鼓励我多读书、勤思考,有志者事必成。我在《察右前旗报》和《乌兰察布电视报》发表了巴掌大的文章以后,更多的领导给予了支持和鼓励,让我放开写,增加文中故事情节、人物肖像、心理和环境描写等等写作技巧。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领导开会或者外出办事,我在车里一边等候一边读书看报,有时候看文章的结构,景物描写和人物塑造,有时候专门看标点符号的使用。经过几年的积累,我已经远远不满足欣赏别人的作品,便尝试着给更多的报刊投稿。先后在《乌兰察布日报》、《乌兰察布电视报》、《内蒙古法制报》、《鹿鸣文学杂志》、《人民公安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三十余万字的通讯、小说、散文、论文等文学作品。对于我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汽车司机来说,能在文字的海洋翱翔,实属不易。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2008年至2016年我又分别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苦乐年华》和《集宁旧事》上下部长篇小说,当我怀着喜悦的心情给陈龙副旗长送书时(当时他在乌兰察布市农牧局任职),听说他已经去世了,后来赵殿仁书记也离开了人世。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这么才华横溢的领导说没就没了,他们音容笑貌至今还在我的眼前闪烁。我深深怀念关心帮助过我的每一位领导,察右前旗的发展史也将留下他们浓墨重彩的足迹,他们为共和国事业做出的成绩将永远载入史册。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在我文学创作的路上还得到了许多同仁的大力支持。自己耗费大力气写出一部长篇小说,由于用电脑打字,白字错字比较多,往往需要文字功底扎实的行家校对。王玉平、武建国、常耀宗等老师们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为我“效劳”,从而使我的作品顺利付梓印刷和出版。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甘当绿叶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和尊敬。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察右前旗政府大部分是212吉普车,伏尔加小客车比较上档次,专门跑呼市和北京等大城市,用于引进人才、技术、资金等项目的服务。我开着伏尔加小客车呼市、北京一个星期两三次。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去北京从隆庄到兴和走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行驶至河北的怀安才有沥青路。早上出发,黄昏才能到达。那辆破旧的伏尔加刹车总出毛病,越到了关键时刻,越是踩不住刹车,真是提心吊胆。记得有一回天降大雪从呼市返回,行驶至中旗的金盆附近坡陡路滑,好险掉进山沟里。当时我的头发都竖立起来,真像人们说的“脚踩油门犹如鬼门关”一般。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后来换了辆桑塔纳轿车,安全系数提高了不少。因为我经常跑大城市,呼和浩特、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区比较熟悉,领导说去哪里,看过地图就能找到。经常出门在外,不但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游记等纪实作品,没有实地感受是无法完成的。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爱转悠几乎成了我一生的嗜好,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真让人流连忘返。山西的每个小山村几乎都有庙,庙宇周围几人合抱的古松,神秘莫测荡漾着威严的气氛。大殿中看似面带微笑的大佛留露杀机,打死我也不敢跟这些呲牙咧嘴的泥胎们呆一夜。河北与山西除了话音的区别,生活习惯也迥异不同。河北梆子的高腔与山西梆子的柔情,老远就能感受到这是什么地域。一望无际的河北大平原郁郁葱葱的庄稼地与山西黄土高原植被稀少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开车这种职业上午还在荒芜人烟的地域,下午就到达了人群鼎沸的城市。听听异地不同的方言,看场腔调别样的戏剧,何尝不是一种享受。长途行车虽然辛苦,但增长了见识,丰富的阅历,对文学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的业余生活——文学创作

如今随着国家的强大富裕,私家车遍地都是。每到节假日期间,公路实行免费政策,人们南来北往,见证祖国大好河山的辽阔壮观。我便是其中的一员,近几年自驾车去过西安、泰安、承德等许多地方。只要身体状况容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伏尔加   乌兰察布   前旗   呼市   电视报   山西   河北   长篇小说   北京   地域   报刊   业余生活   领导   作品   旅游   工作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