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集宁旧事》节选——第三十八章


长篇小说《集宁旧事》节选——第三十八章

作者 林艾

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欺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但使中国失去了很多土地,还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国富民强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自身强大才能免受外族侵略。全中国人民一条心,要在短时间内赶超英美,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大打出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当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对中国指手划脚时,中国人再次不受其的摆布,与苏联交恶了二十余年,每一个中国人都期盼国家一夜之间强大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愿望虽然美好,违背经济规律必然承受损失。大炼钢铁不但废钢铁成堆,还严重破坏了森林植被。人民公社浮夸风在全国蔓延,山东有个亩产千斤的水稻县,河南便诞生出亩产万斤的水稻生产队。爱出风头者从古到今大有人在,能够博得上司的好感,就有提拔重用的机会。为了个人目的违背良心说话办事,哪管老百姓的死活?

河南那个亩产万斤生产队,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把其他水田的水稻移植至样板稻田里。密密麻麻的稻穗,小孩躺在上面都不倒。参观的人们对这样的稻田持有怀疑态度,便七嘴八舌地问道,稻田通风怎么办?生产队长说有鼓风机通风,脸不红不白睁眼说瞎话。从上到下树标兵,就是亲眼目睹有问题,也不敢提出异议。“大跃进”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谁敢无事生非泼凉水?

那些讲了真话或者给领导提过意见的,上至彭德怀下至普通老百姓许多人被打成了右派。到了落实政策平反的年月,年轻力壮的小伙已经变成了老头。人这一辈子又有几个二十年?所以,所以人们宁可少说或者不说,任由那些欺上瞒下的政客们折腾。

集宁市委副书记刘秦泰分管农业,他从广播、报纸天天能够了解到全国各地农业生产的情况,当某某县粮食产量翻了一番,他看出了弄虚作假的苗头。劳动竞赛树标兵能够提高人们的干活热情,偶尔出点儿偏差也在情理之中。但随着浮夸风的不断加大,刘秦泰心里着急。遇上好年景每亩增收上百斤实属正常,哪能成倍的翻番呢?所以在地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别人说,自己冷静思考……

许多旗、县的领导表态明年要把粮食产量再翻上一番,更有甚者假话大话连篇,塞外恶劣的自然环境亩产小麦要上两千斤?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刘秦泰越听越气愤,他的总结报告说着说着便离开了手稿,“我们党历来提倡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可是我们有些干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还在层层加码粮食的产量,实际情况能办到吗?大家心知肚明办不到,可办不到为什么还要吹嘘呢?就是一个目的,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不惜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你们知道老百姓们手中还有多少粮食吗?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

坐在刘秦泰身边的王副市长听见说的有点儿不对劲,便伸脚轻轻的踢了他一下,暗示适可而止,可刘秦泰却收不住口,“乡下许多人家的粮食过了今冬便所剩无几,而我们的父母官们还在打肿脸充胖子。如果我们不为老百姓着想,只想昧着良心升官发财,还不问心有愧吗?”

刘秦泰的话就像一块儿石子扔在平静湖水,溅起了阵阵波澜,与会代表们好像不认识般的睁大眼呆滞地望着他。刘书记说出了许多人不敢讲的话,但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形势下,他的话与上面要求格格不入。更何况这话出于一个市委副书记之口,其后果多严重。

会议结束之后,市委立即召开会议做出决定,让刘秦泰在闭幕大会上做检讨,以挽回损失。刘秦泰说:“我凭什么做检讨,我说的哪一点儿不是事实!我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大不了再回家开我的毡房,我就是看不惯你们这种欺上瞒下的作法!”

鉴于刘秦泰顽固不化的态度,上级做出了免去刘秦泰党内外一切职务、停职反省的决定。刘秦泰回到家里,邢杏好一阵埋怨:“你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这张乌鸦嘴,想说啥说啥,好日子没过几天,又出事啦!”

刘秦泰调侃地说:“你不是说我总在外边‘撒野’吗?如今呆在你身边不是挺好的。”

邢杏愁眉苦脸地说:“好个屁,看看街坊们幸灾乐祸的表情,如今咱们可是凤凰落架不如鸡啦?”

刘秦泰说:“随他们说三道四去,只要我们活得问心无愧就好。”

邢杏说:“问心无愧……你是包公呀?人家都能当哑巴,就你称能。放着荣华富贵的日子不过,没事儿找事儿,这辈子跟上你提心吊胆还有完没完?”

“不管怎么说,让我昧着良心干缺德事情,除非太阳从西边上来!”刘秦泰大声地吼叫。邢杏看见丈夫怒气冲冲,再不敢叨叨,忙着生火做饭。

从古到今便是一人升官鸡犬升天,一人落难众人跟着倒霉。因为刘秦泰公开和大跃进唱反调,首先受到牵连的便是女婿赵大川。为了防止他因岳父的问题而出现过激行为,市公安局党委决定让赵大川上交手枪。

赵大川想不通,他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并荣立过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岳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革命,就因为对目前的作法有些意见,而被革职反省,组织也没给岳父定为反革命罪,凭什么就把我的枪收去了呢?

赵大川和大岚家与刘秦泰的市委住宅只隔一条马路,他们小夫妻俩经常回父母家吃饭。虽然女婿不愿意告诉岳父他们单位的事情,但从人们谈论中刘秦泰还是知道了赵大川在单位受气的事情。刘秦泰便与女婿交流思想,“我跟着共产党出生入死了几十年,目前的经济政策只是一时的失误,中央一定能够采取措施避免更大的损失。我就是看不惯有些人不顾老百姓死活的做法,可我从来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的信念,能把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治理好容易吗?人生一世有些委屈也属正常,只要我们抱有一颗善良心,党和人民一定能够理解我们。”

岳父的一席话,让赵大川心中不快烟消雾散。岳父从市委副书记一下子落为了平民百姓,人家都没当回事,自己在单位受些委屈还不是芝麻点儿小事?赵大川便诚恳地对岳父说:“我是在您的引导下参加革命的,一切都听从您的?”

“不能什么事情都听我的,自己应该有主见。要牢记一条真理:损人利己、坑害老百姓的事情也不能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我们时刻想着老百姓,上级一定会正确地对待我们。”

人在世上遇上任何事情,只要你不拿它当回事,再大的事情也不是个事情。赵大川忍辱负重,不随波逐流,也不溜须拍马屁,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点点滴滴。若干年后,被提拔为市公安局局长,当上了他们家族有记载以来最大的官。

刘秦泰免职以后无事所干,本来心里就烦,再加上老婆邢杏絮絮叨叨的火上浇油,使他心中更加不快。为什么不出去走走呢?解放以后一直公务缠身,难得无官一身轻。如今闲暇无事,便去后山看望老哥乌力计。前几年乌力计来过集宁一次,弟兄俩人开怀畅饮喝了个一醉方休。乌力计告诉刘秦泰解放初期,旗里给他安排工作没上几天班,自己没有文化又受不了上下班时间的约束,就回到苏木云游四方,活得自由自在。刘秦泰说这样也好,人这一生只要自己痛快就好。

刘秦泰踏上了温都尔庙行程,集二线铁路全部贯通以后,过去牛马车五六天的路程,现在火车半天的时间就到了。过去几百户人家的温都尔庙,如今成了集二线上的大地方。刘秦泰下了火车,望着四通八达的街道,真不知道该从哪儿走。天色已是黄昏,太阳很快就要落山了。刘秦泰寻找着乌力计家的位置,找到以后已是伸手不见五指。

人与人之间情投意合的心灵互相贯通。乌力计听见院中的狗吠声,走出家门看见一个男人站在院门口,从来人的体形上便认出了刘秦泰,他上前一把拉住他的手说:“你这家伙当了官,还有空来我呀?”

刘秦泰说:“现在 我是无官一身轻,以前想来没时间,这回来了就不走了,要常住下去,直到惹你心烦为止。”

乌力计说:“什么大事把官给丢了,多少年的老革命了,不可能犯大错误吧?”

“一言难尽,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你就这样让我站在院子里,我丢了官连你的家门都不能进吗?”刘秦泰的拳头打着乌力计寛厚的胸膛。

乌力计用力还了刘秦泰一拳,“你这家伙,哪儿有这么多的礼节,进我家门还用我请吗?”

两人说说笑笑走进了家门。乌力计的妻子与刘秦泰熟悉,问过一路辛苦便忙着烧茶做饭。砖茶水端上来以后,乌力计抱歉地说:“这几年折腾的牛羊都入了社,奶茶喝不上了,你就凑乎着喝吧!”乌力计用手挠了挠头又说:“刘老兄你先喝着,我去去就来。”

乌力计悄然走到外屋,从厨柜拿出一把杀羊刀走进了夜幕中。乌力计来到苏木队的羊圈跟前,他望望四下无人,便跳进篱笆圐圙。他在黒暗中伸手摸见一只膘肥体壮的羯羊,一把摁倒在地,一只手举起羊头,另一只手持刀割破了羊的喉咙,乌力计扛起羊往家的方向走去。

刘秦泰喝完了第一壶热茶,嫂子添加第二次热水,乌力计扛着肥羊走进了家门。把他女人吓得胆颤心惊,“这可是苏木的羊啊!随便宰杀犯法。”

乌力计蹲在地上一边剥羊皮一边说:“苏木的羊还不是大家的羊,他们啥时候嘴馋随便宰杀,难道就容许他们吃,刘老兄来了就不能吃!”

刘秦泰根本不知道乌力计出去偷宰苏木的羊,可现在生米做成了熟饭,再说别的也没用,便由着他剥皮剁肉。

片刻的功夫,锅里的羊膻味弥漫在屋里的每一个角落。乌力计女人把流淌着血水的羊胸端在了他们哥俩的面前,乌力计用刀割下一大块儿肥肉放在刘秦泰的碗中,哥俩便手把肉美酒吃喝的酣畅淋漓。

蒙古族煮肉讲究肉嫩,十几分钟出锅的肉最香。席间刘秦泰向乌力计详细谈了自己被免职的经过。乌力计说:“兄弟做得对,征粮都快征出人命来了,还弄虚作假,一级哄一级,老百姓还怎么活?那个昧良心的官咱们不当他啦,你来后草地,我来养活你……”

就在他俩酒酣饭饱时,屋外的狗突然狂吠起来。乌力计女人吓得面如土色,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除了苏木的领导,还有谁来他们家呢?

院里的狗大声地吼叫,乌力计不让女人出门。他放开喉咙,“蓝蓝的天上百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站在院门外的是牧业队赵队长一行,他带领村里的民兵们巡逻,发现牧业队羊圈门前有血迹,便打着手电筒顺着路上血痕找到乌力计这里。赵队长看见乌力计家里的电灯雪亮,乌力计还满不在乎的唱歌喝酒,这个抗日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从公社到旗里那个领导都让老革命三分,就是进了人家门有能怎么样?赵队长便对手下的人说:“撤退,明天有人问起羊圈少了羊,就说夜里狼叼走了一只,大家听明白了没有?”

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听明白了。”

院里的狗降低了吼叫,说明来人已去。乌力计和刘秦泰端起酒杯用力“碰”了一下,双方一饮而尽,然后开怀大笑。乌力计直喊肚皮疼,这下子他们可真喝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集宁   苏木   大跃进   抗日战争   浮夸风   羊圈   亩产   岳父   水稻   旧事   长篇小说   中国   家门   队长   老百姓   事情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