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阿拉善的行程

文/林艾


西行漫记——阿拉善的行程

文|林艾

阿拉善是个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多次相约老同事们回去看看,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今天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当我走出乌达火车站望着眼前繁华的街道,车辆游人如织的景象,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同时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震撼,这里还是原来的地方吗?四十五年前,我们察右前旗化肥厂车队的六辆解放牌大货车,一路上千辛万苦横跨呼包、两过黄河,终于来到了乌达火车站。当时的三道坎黄沙漫漫,茫茫戈壁,整个原野只能用一个词汇来形容——荒凉。车站不远处有一排旅店兼饭店的平房,我们就下榻在这里,休整了两天前往阿拉善的古拉本煤矿往乌——吉铁路的本井车站运送煤炭,然后再装上火车皮运回厂部,用于化肥生产。

西行漫记——阿拉善的行程

临行前的场景颇为戏剧性,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尤其是有了家口的中年人磨磨蹭蹭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不是汽车有毛病就是本人身体欠安,以各种借口不想离开老婆孩子。眼看着原料煤不多了,厂长孙世义真急了,看着出出进进的车辆,你们今天就是驻到平地泉也给我滚蛋。

太阳快落山前,我们终于把汽车开出了厂部,天黑前到达了集宁,不管怎么说总算离开了察右前旗化肥厂。第二天到达呼市,第三天下榻包头,汽车行驶缓慢,除了路况车况不好,吃喝拉撒也是耽误时间的主要原因,一辆车停十分钟,其它车辆就要等候,六辆车就是一个钟头。

从包头过了黄河浮桥后,便进入了鄂尔多斯高原。牧区上百里地没有人烟,这时才能感觉到我们家乡是多么的美好,黄旗海像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在百里平川上,周围遍布着众多的村落,还有相对繁华的集宁城。离家几天就想家,真没出息。

夜间我们住在了傲托克旗,一条东西走向二百米长街道两个商店,上百户人家,就这个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也敢作为旗政府的所在地,真有打肿脸充胖子之嫌。第五天我们来到了拉僧庙,迎面碰上了检查养路费的工作人员。我们的车辆没办养路费,因为我们拉煤的线路不走国家公路。人家严厉地呵斥我们,不走公路你们从天上飞过去呀?

西行漫记——阿拉善的行程

我们的六辆车都被圈在了公路征费站。大家面面相觑望着车队长巩子胜,他伸开双手做了一个没办法的动作。整个下午我们十几号人就在征费站院里静坐,他们撵我们都不走,大有一直耗下去的意思。傍晚时分隔壁家属院站长的老母猪跑了,他们全家人猛追,但逃出牢笼的母猪岂肯就范,越跑越远。我们立功的机会到了,大家摔倒爬起来,冒着被母猪咬伤的危险,终于把母猪摁倒在地,五花大绑地抬回了猪圈。我们奋不顾身,舍己为"猪"的精神感动了站长,他放行了我们车辆。晚饭大家欢呼雀跃,完全顾不上摔倒擦破肉皮的疼痛,谁都不肯少说一句,整个场面叽叽喳喳,热闹非凡。老师傅们还从车上的塑料桶倒了一碗白酒,庆贺我们能够顺利前行。

第六天上午来到了拉僧庙渡口过黄河,车辆顺着两块搭在船与岸边的木板依次上船。一辆机轮拖拽着木船向对岸驶去,过了黄河就是三道坎火车站。如今海渤湾至乌达架起了好几座黄河大桥,天堑变通途,汽车行驶了十几分钟就过了黄河。离我们的第二故乡阿拉善不远了,如今那 个地方是个什么样子呢?

西行漫记——阿拉善的行程


今天终于又踏上了这个魂牵梦绕土地,过了宗别立镇问路,我便朝红旗大队驶去。当车辆下了柏油路后连续打听了两辆过路车,他们都说顺着半沙漠的简易路用不了十公里就到了。我就按他们指给我的方向行驶,道路崎岖不平,车辆的速度很慢,路过两个牧民定居点都没人,这里的骆驼自由放养,不用人照看。车辆已经行驶出了十多公里,但远远望不见红旗大队的影子,前方有十几米沙窝横档在眼前,我踌躇片刻掉头返回,这里的自然环境恶劣,汽车如果抛锚在沙窝里后果不堪设想。在返回的路上,有一处比较大的院落终于有了人,我上前敲门出来一个年轻人,我说是寻找四十年前红旗大队北约一公里处,当年建设兵团遗留的四五排红砖瓦房,这位年轻人告诉我,就在前方几公里处,但房子全拆了。

西行漫记——阿拉善的行程


多少年来,我做梦都在怀念我的第二故乡。我们的原址应该被牧业大户用做养殖场,或者用于别的作用,怎么说拆就拆了呢?我把车停在路边满腹疑问,这五六户蓝颜色的房屋是原来的红旗大队吗?四十五年前河沟满目苍翠的景色不见了,替代的是枯死的沙枣和杨柳;过去田地里绿油油的小麦、蔬菜、瓜果也被悠闲的骆驼所替代。我满腹惆怅地走进了一户农家,一位比我大几岁的婆婆告诉我,那些红砖房子早就拆了,在原址上牧民又新盖了房子。她用手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栆林说,就是那个地方。老婆婆说当年她的家这儿十来里地,你们那里放演电影我经常去。那时的红砖房子有好多的汽车和年轻小伙子,现在什么都没了。我问以前红旗大队不止这几户人家吧。老婆婆说,四五十户呢?可现在就留这几户了。我问为什么土地都不耕种了。老婆婆无奈的说,四十多年前河沟那是长流水,如今还哪能见到水,庄稼不能种了,只好养骆驼。


在老婆婆家喝了杯水,我告辞出来。老婆婆要留我吃午饭,我不能再麻烦人家了,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只剩下这些留守老人,每月发九百元的生活费。虽然老人很知足,但我的心情很糟糕,一点儿食欲都没有。


我顺着老婆婆指引的方向来到了原旧住址,这里只有一个存放油料的石窑还健在,想必拆除它非用炸药不可,如果不是国家爆炸物品管理严格,它和那些兄弟姐妹肯定是一样的下场。我再仔细寻找,发现留有原房屋的基础,在河沟里还找到了以前的水井。当时管道一直铺到伙房,只要一开电闸,甘甜清澈的水立刻流满了缸瓮。此刻的水井却像一个醉汉般的东倒西歪,我们过去的家园就像楼兰古城一样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大漠中。这个日想夜盼,魂牵梦绕地方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我顺着通往吉兰泰盐场的高速公路来到了乌吉铁路的本井车站,正好有一辆火车通过,以前一列货车挂有三节客车厢,如今为什么只挂一节呢?跑过去一打听才明白,乌达与吉兰泰之间早已停止了客运,如今只有铁路工人乘坐唯一的火车沿途施工或者上下班。我向铁路工人打听吉兰太盐场的情况,他们说如今的盐场承包给了工人,那里变化不是太大。这样宏伟的国营企业变为私有,早年轰轰烈烈的劳动场面不见了,我一下子失去了前往的意愿。

西行漫记——阿拉善的行程

从本井车站返回巴彦浩特的路上,我看见了通往火炬大队的路牌,去了以后却不见村庄,看见几个修路工人,我急忙停车打听,人家说全村整体搬迁了。我又一阵痛楚,要是早来几年还能见到原汁原味的村落,或许还能打听到原来的熟人,可如今全没了,失去的永不回返。下集讲述四十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沙漠遇险记。这篇文章以前在《集宁文艺》发表过,但我还是想把它介绍给喜欢我文字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阿拉善   集宁   水井   西行   包头   盐场   黄河   河沟   红砖   老婆婆   母猪   大队   行程   车站   车辆   地方   旅游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