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所以,雷军摊牌了,他要造车。

资本——1080亿现金,万人研发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

计划——10年,100亿美元投入,全资。

就像11年前做手机一样,雷军又一次站到了风口上。

更重要的是,这是雷军最后一次创业,他准备All in了。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所以,雷军必须赢。

好在,小米在硬件、软件、互联网三方通吃。

有自己的用户生态圈和明星老板,足以省下一大波广告费。

好在,已经有理想one、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打好了样,基本不用试错,

甚至只是“抄作业”都能搞定

按照30号雷军在发言中的调性,小米的第一台车肯定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

追求性价比,像特斯拉一样自建工厂,组流水线,自主掌握定价权,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但,100亿美元真的够吗?

要知道即便是江淮代工的蔚来在2018年就烧掉了240亿现金储备,

并预计未来还有近700亿的缺口。

而且搞定汽车的生产、销售资质太耗时间了。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所以,小米选择代工的几率同样存在,而且小米早已把产品“贴牌”玩得驾轻就熟,

即便代工,凭着小米用户庞大的体量,也能保证足够的话语权和议价权。

那,国内谁来代工最合适呢?


如果代工,为什么是比亚迪?三大理由,非它莫属


在过去的7、8年时间里,小米投了10家电动产业公司,包括蔚来和小鹏。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2014年,小米申请了9个和汽车相关的专利,

但很难想象的是,雷军及其团队在2021年1月15日,

才开始认真做起“是否造车”的调研。

75天,85场业内拜访沟通,还有那个流传很广,但已经被辟谣和长城共同造车的传言。

基本排除长城,才拿出“柠檬平台”的长城太忙,坦克300的订单都多得造不出来了,

而且长城汽车此前也没有向其他车企提供代工服务的经验,

也不会是长安,UNI-K刚开卖,CS75刚拿销冠,订单充足,产品规划推进正酣,

燃油车的甜头还没尝够,而且双方似乎0交集。

当然不会是吉利,前几天刚成立极氪公司,吉利生态中的代工土壤正在加速消失。

小米造车要找的合作伙伴,

基本要满足三点:工艺够好(质),产能够大(效率),够稳(资本)。

所以,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行业声誉,与小米最匹配的比亚迪的可能性被拉到了最满。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为什么一定是比亚迪?

其一,比亚迪产品够“发烧”与小米的精神属性不谋而合。

就像小米手机的出现,让中国手机走向平价发烧时代以来,

DM-i平台的发布和刀片电池的大放异彩,

不仅让如比亚迪宋PLUS DM-i、秦PLUS DM-i的发烧级车型一车难求,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更瓦解了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品牌溢价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与小米一样,比亚迪也是“斜杠”企业,

业务囊括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领域,在所有车企中堪称独一无二,

如果和小米达成合作,双方的合作将是裂变式的共赢。

其二,比亚迪的代工水平让小米无可挑剔

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电池技术。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作为一家在全球都颇具影响力的电池研发生产企业,比亚迪目前服务的客户包含科沃斯、戴尔、三星等,

同时比亚迪也和丰田、日野、华大北斗等公司有密切的的合作,

也曾和滴滴出行联合打造过比亚迪D1,

这样的成功样本,对小米简直太有诱惑力了。

而且比亚迪拥有如弗迪电池超级工厂这样的效率载体,匹配小米的生产订单完全不在话下。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其三,比亚迪的实力和发展策略更加开放

换标后的比亚迪,上升到了新的境界。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比亚迪已经向所有资本敞开了怀抱,

更开放的姿态加上2020年1565.98亿的营收,

小米和果粉们还能更期待谁好过比亚迪呢?


雷军的棋局:造车,是一张通往未来的准入证


雷军说,造车是一件时髦的事。

可他却没说,造车,关系着小米的未来。

还记得扎克伯格在斥资10亿美元收购Ins时说的话吗?

收购公司,不是投资,而是逃命。

当你不知道对手的未来,却心有担忧时,那就买下他。

搞定竞争对手最好的方法,就是成为对方的老板。

任何行业都是有天花板的。

而现在,小米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天花板。

全球第三的手机业务,谁又会真正期待小米超越苹果呢?

所以,小米必须产业破圈,把目标放在未来,放在衣食住行中,潜力最大的“行”——车身上。

小米造车,千亿现金豪拼,代工还是自建?比亚迪恐成最后赢家

为什么必须是车?

因为同行都在搞,阿里和上汽组建智己汽车,腾讯刚和恒大达成合作,

百度已经和吉利达成协议。

基本盘就那么大,谁先来谁吃得多。

造车,几乎可以打通工业全产业链,反哺繁茂小米整个生态链,

造车,可以全身心拥抱工业4.0,把小米带进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所以,为什么搞互联网巨头们的都想造车呢?

欢迎评论区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代工   小米   长城   天花板   吉利   赢家   现金   订单   电池   资本   生态   美元   未来   业务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